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对河北省10县(市)农业资金投入情况的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办公室课题组

  摘 要:本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10个农业县(市)的典型调查发现,农业资金投入存在投入总量小、增长慢、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农业的高风险和低效益、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是其主要制约因素。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发展农业资金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关键词: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08-0056-03
  
  资金投入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本课题组选择河北省10个农业县(市)进行了典型调查。
  
  一、农业资金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0个县(市)的土地面积为10228平方公里,农户136.87万户,人口583.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87.5%。2006年,10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89.41亿元,占26.6%;第二产业355.11亿元,占49.9%;第三产业166.78亿元,占23.5%。农民人均纯收入3672元,比上年增加280元。调查中发现,10个县(市)农业资金投入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总量小、增长慢
  调查显示,10个县(市)2006年农业资金净投入仅有55.37亿元。10个县(市)2006年财政收入增长23%,财政支出增长25.7%,但投向农业的财政资金仅增长16.8%,大部分财政收入投向了非农领域。2006年,10个县(市)金融机构存款净增加58.15亿元,贷款净增加29.14亿元,但投向农业的信贷资金仅净增加7.01亿元,占当年贷款净增加额24.1%。农业资金投入总量小、增长慢,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支持、促进作用不足
  2006年农业资金投入中,农户、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及民间融资43.69亿元,占全部资金净投入的79.0%;财政资金投入4.67亿元,占全部资金净投入的8.4%;考虑到信贷资金当年累计收回情况,信贷资金实际当年净增加额仅有7.01亿元,占全部资金净投入的12.7%。财政资金投入和信贷资金净增加明显不足,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远末发挥出来,信贷资金对现代农业的支持作用也发挥不够。
  (三)财政支农措施缺失,引导能力不强
  10个县(市)2006年财政支农资金为4.67亿元,仅占全部资金净投入的8.4%,仅比上年增加0.67亿元。同时,财政支农措施缺失。据调查,10个县(市)财政支农仅表现为少量国家扶贫傍款和民族贸易用品生产贷款贴息,有关财政支农措施未能有效落实。
  (四)农业信贷投入较弱,农业金融服务不完善
  一是服务农业的金融网点大量撤并,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过程中撤并了大量设在农村的分文机构,农村信用社代办站更是“一刀切”地全部撤销,且现有金融机构网点全部设在乡(镇)所在地。如某县级市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含信用站)由2002年末的351家降为2006年末的54家,下降84.6%。二是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贷款审批手续繁杂,导致信贷业务基本停滞,农业金融服务严重边缘化。三是短期贷款投放比例过高,与农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不相符。10个县(市)金融机构2005年和2006年分别发放农业贷款83.12亿元和79.81亿元,短期贷款分别占到98.0%和90.4%。
  
  二、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的原因
  
  (一)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比率低下,难以吸引资金
  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比率低,且农产品供需弹性小、市场风险大、效益差,投资农业风险较大,降低了预期收益。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年增长较快,农田灌溉费、农业机械使用费等不断上涨,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农业的风险性和低效性使得各方不愿投资、农业,无法吸引到足够的资金。
  (二)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一是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低。加工业多为作坊式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普遍,农副产品多为初级品加工,精加工、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化发展不明显。二是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化水平低,农产品销售市场发育不健全。如某县级市2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仅有3家属专业批发市场,近九成市场依然采取地摊经营模式,经营品种小而全,层次较低。
  (三)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财政资金倾向于非农领域
  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地方政府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大量资源向城市、工业聚集,而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多数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都将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立足点,重点发展和打造大企业、大品牌、大项目,而对农业发展的关注较低,支持措施少,有限的支农资金也主要用在村容村貌、沼气建设、修路等方面,真正用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的很少。
  (四)金融生态环境差,银行追求利润,影响了农业信贷投入
  一是各金融机构之间信用评级系统标准不统一,信息不透明。二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由于县域经济实力弱和信用环境差,多数县(市)未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企业和农户自身也无法为贷款提供担保,即使政府成立了担保机构,多数也因无资金支持而停办,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信用担保,也就得不到贷款支持。三是社会信用环境恶化、逃废银行债务情况时有发生,欠息现象严重。四是执法环境有待改善。多数金融债权在判决时“赢得多、输的少”,但大多“赢了官司输了钱”,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五是随着经营理念的转变,金融部门为降低资金风险,寻求利润最大化,农业信贷投放呈现下降趋势,且部分农业贷款实为乡镇企业贷款。10个县(市)2006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79.8亿元,比2005年减少3.3亿元;累放农业贷款42.72亿元,比2005年减少2.1亿元。
  (五)信贷产品结构和投向不合理,资金供需不匹配
  一是信贷品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针对农业发展实际制定的信贷品种少,且贷款准入门槛高。如10个县(市)金融机构针对现代农业的信贷品种除农业贷款、加工企业贷款、龙头企业贷款外,针对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等方面的贷款品种少。二是信贷投向结构不合理。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无保障,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放款。三是农业贷款利率偏高与农业产业利润率偏低不匹配。调查表明,10个县(市)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大部分种养业收益率,挫伤了农民贷款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一是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专项支农资金投入,既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也要提高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二是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要农业科技项目、扶贫开发、生态保护和建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等重要项目。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让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回归,并进一步拓宽其文农领域,适当拓展其文农商业性贷款业务,以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企业技术改造、退耕还林和生态农业,加大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二是完善农村信用社功能。适当提高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授信额度,扩大小额信贷覆盖范围,降低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为农户生产经营和乡村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三是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为农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引导其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基地等。四是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农业发展特点和农户生产经营需要,推出信贷新品种。
  (三)合理引导民间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
  民间资本雄厚,但借贷成本较高,需要合理引导。建议引导民问资本投入农业,兴办农业基础设施,改进农业信贷服务,将吸收来的农户。农业企业等涉农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以贴息方式(差额部分由财政补贴)再发放给农户、农业企业,既可以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的利益直接挂钩,调动双方积极性,又可以充分聚集农村。农民自有资金,扩大农业投入资金来源,并对民间融资予以规范和引导。
  (四)发展农业资金市场体系
  一是政府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兼并收购中小农业企业,实现资产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拓展融资渠道,利用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农业企业融通资金,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资金来源。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积极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工商业资金投资农业,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用于农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经营。
  (五)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建议每年增加几百亿元的国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等,这样可以有效弥补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同时还要多渠道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充实农业发展资金,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六)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倡导诚信观念,建立农户、农业企业信用档案,使借贷双方信息公平与对称,让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农业企业借贷无门。二是政府要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切实解决价格评估部门不合理收费问题,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积极性。三是司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欠债不还、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四是各银行间应加强联系和沟通,制定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等措施。
  
  课题组组长:田 鸣
  课题组成员:汪宏程 张连凯 师悦军
  粘天宾 胡春华 胡文英
  
  (责任编辑 李西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3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