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自信力:唤醒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关键力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奢侈品的文化传统。
  传教士马国贤在《供奉清廷十有三年记》中记载,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每天喝茶所用的水,是派人从荷花叶子上收集来的露珠。洪秀全的“三联桌围”云锦每一平方厘米就要用22根金线,整整用了8斤金线。慈禧太后的金丝织宝珠锦褥上镶了12604粒珍珠、300多块宝石和白玉,极尽奢侈之能事。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一两个世界的撞击》中不由感叹道:“一位亚洲君主的奢侈肯定会在感观上,进而在东方迷信的百姓心目中产生强烈的印象。”
  奢侈乃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不需要教化和启蒙,有钱人都会自发地或自觉自愿地把奢侈付诸行动。5000年文明形成了中庸文化和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气质,强调内在精神修为的中国人并不缺乏对奢侈品的独特理解。奢侈品品牌要求细节的精雕细刻,更多也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以其独特的品位为人们带来极致的内心感悟,而不仅仅是昂贵。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奢侈品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亚洲的奢侈品品牌现在还不可想象。”古绮(GuccQ总裁明尼科・迪梭在香港举办的“名牌――亚洲魅力”论坛上说。
  是的,中国现在有本土奢侈品品牌吗?那些活着的是蜻蜒点水抑或昙花一现吗?在星光四射的金字塔尖的真空地带,难道中国人后天就一定“缺氧”么?有没有后来者和不速之客?它们能否耐得住寂寞?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它们的未来又将是怎样一种景象?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拿着放大镜开始了艰难的寻找。
  “虽然在戛纳电影节等西方大型活动中可以看见章子怡等女演员身着传统的紧身无袖丝绸旗袍,但她们在家是不会这么穿的,她们很可能会选择迪奥或者夏奈儿。”时尚杂志《Wow》的新加坡出版商康艾德如此描述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尴尬。
  “中国本土文化目前还不是强势文化,这种弱势的文化和人们对奢侈品固有的狭隘认知,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下,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之路注定艰难。”一位著名营销策划人向本刊记者坦言。
  即使如此,我们惊喜地发现,有这样一些本土奢侈品品牌,正在开始这样的尝试;也有这样一群营销经理人,不甘寂寞,蹒跚长路,踯躇前行。
  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开始了向世界发出“唇语”,但同时也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本土奢侈品品牌需要强化中国化和本土化的鲜明印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在国内却鲜有人认可并接受这种本土特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在奢侈品上真的就这样丧失了文化自信力吗?
  从1840年到现在,160多年过去了。战火与烽烟,动荡与贫穷,正在远离中国人的视线。是时候了,中国人有必要花些时间重温曾经丢失的文化记忆,传承由来已久的文化基因。那些我们曾经遗忘、忽略抑或珍视的文化自信力,正是唤醒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关键力量。
  追寻和探求中国本土奢侈品的过去和现在,多少有些令人伤感。《新营销》期待可以传达关于本土奢侈品品牌未来的那种令人神往的气氛。是的,这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恰恰映衬出对现实的不满。
  《新营销》期待“MADE IN CHINA”有朝一日能够赋予本土奢侈品更多的奢侈文化内涵和品牌溢价。
  我们相信:中国本土奢侈品固有的文化基点,是其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和独特声音,则将赋予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以生命力。
  请给先行者一些鲜花和掌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2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