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会计专业是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试点专业之一,中高职“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困扰着中高职学校的难题。本文主要从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入手,探讨构建以汕尾市中高职学校为背景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为汕尾市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借鉴。
  关键词:会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为深入践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适应“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学生的升学需要,本文以汕尾市中高职学校为例,探讨构建适合市场需求和汕尾中高职学校实际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各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的平衡发展,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汕尾市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一、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
  笔者在剖析汕尾地区中高职会计专业情况时,指出了六个存在问题:一是各中职学校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距;二是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人才培养出现断层;三是中职学段专业课程设置不一,与高职学段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或脱轨;四是实训教学安排和配套不一,实训教学成果参差不齐;五是个别中职学校的课程学时安排不大合理;六是中高职学校严重缺乏沟通,资源缺乏共享。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把问题解决在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之前,以利于开展工作。
  (一)个别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建议个别中职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和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向省级、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看齐、靠拢,争取向上级争取办学资源,与企业商讨合作办学之路,不断升级和完善硬件设备,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和学生管理办法,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让更多的学生达到高职院校的招考要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升读高职院校。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指南针,是学校培养人才、教师授课的核心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误、描述模糊,將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偏离该专业设置的初衷,会错误引导教师授课的思路和执行力度。建议各中职学校要明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中职学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正确定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描述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设置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明方向,为教师授课提供清晰的指导。
  (三)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与高职学段课程全面对接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充分尊重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各中职学校应严格依照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安排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兼顾中高职衔接需要,统筹安排、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注重学生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升读高职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完善实训教学设备,充分保证实训教学课时
  实训教学设备、软件及耗材是实训课程的重要载体,先进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的实训软件和充足的耗材能让学生全真地体验到实际工作的流程和感受,能够有效提高实训课程的效果。建议各中职学校应努力通过向上级申请专项建设资金或与企业共建会计实训室,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备足实训耗材,让实训室为实训课程和理实一体化课程所用,让实训室发挥其最大效能。除了满足学生日常实训课程的上课需要,更能通过规范化管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实训室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会计基本技能。
  (五)科学安排中职学段课程学时,让学生学有所获
  建议中职学段的教学模式应由目前的“2+1”改为“2.5+0.5”,即前两年半时间进行文化素养和专业课程授课,最后半年为专业技能课程——在校内进行分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训。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素养课程、扎实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会计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更能够避免学生在校外实习一年再升读高职时的各种不适应现象。
  (六)加强互访与沟通,共建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实时共享
  建议中高职领导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上加强沟通和协调统筹,为教师和学生的互访和交流搭建平台。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应在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上充分交流、分工合作,特别是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上对中职学段和高职学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仔细划分,专业教师应协同申请教改、科研项目,协同共建教学资源库和即时通讯群组,做到资源实时共享、信息及时互通。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互访交流的机会,如组织会计技能比赛,会计实训课观摩等,由学生会干部组织创建中高职学生交流群组,组织开展志愿者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中职学生充分了解高职的教学、学习和生活,体验高职学校的优越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吸引更多的中职学生报考高职。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一)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衔接互通的标准框架体系及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相关的示范课程及教学资源库,研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思考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联动性和衔接性,充分尊重职业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特点,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化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
  鉴于当前全国范围内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会更为贴合本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鉴于汕尾当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以中小企业为主,本研究认为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严格区分中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據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既要培养符合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培养实用型人才,又要为高职院校输送合格的学生。因此,应以“够用”为原则构建中职学段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应用”为原则构建高职学段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二是应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导,并且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评内容。虽然国家现在已经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但本研究认为中职学校还是应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和内容作为考查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个科目的掌握情况,将此作为推荐学生升读高职院校的参考标准。高职则应要求学生考取会计初级资格证书。因此,在设置中高职课程体系时应最大化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把考试大纲的内容融入课堂,采用与考证大纲相匹配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三是坚持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职应培养出纳、会计、会计主管、收银员、仓管员和财经文员等岗位能力,诸如:办理现金收付、出纳盘点与资料保管、登记账簿、核算财产物资等。高职应培养出纳、会计助理、审计助理、会计核算和审计等岗位能力,例如:成本预算、核算成本、成本分析、筹资管理等。因此,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必须以岗位能力主线,设置前后联动、循序渐近的专业课程模块。
  (三)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具体事项
  1.课程标准的衔接。课程标准是课程体系的精髓,只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才能让课程紧密地衔接在一起。统一的课程标准必须基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分析所需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确定中职学段与高职学段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整合,从而形成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既不能重复也不能有疏漏,既要环环相扣又要不断拓宽和加深,实现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统一性、联动性和递进性。
  2.课程内容的衔接。课程内容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内容不仅要给学生传输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给学生传输职业素养知识。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既要前后衔接,又要逐步加深,以“3+2”的教学模式进行布局和设计衔接。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一共可以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文化、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二是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三是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强调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中职学段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德育、语文、数据、英语、计算机英语基础、体育与健康、中国文化通论、艺术鉴赏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自学能力。高职学段可以开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商业应用文写作、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西方文化通论、体育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和自学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以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核心技能贯穿于会计专业教育。中职学段可开设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出纳实务等为基础理论和技能课程,可开设小企业会计实务、企业成本核算、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费计算与缴纳、初级会计电算化(金蝶KIS或用友T6)和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为中高职衔接课程。高职学段可开设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经济法、纳税实务、会计信息化软件应用和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可开设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作为拔高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以选修课程丰富会计专业知识体系。中职可以开设财经应用文写作、财经文员实务、小企业统计实务、仓管员实务等,既可作为学生的就业方向引导,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架构。高职学段可以开设纳税筹划、财务分析、非盈利组织会计、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在教学方式上,中高职教育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教学与实践有机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任务驱动法为引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学到过多的知识和技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胡秋玲. 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J]. 时代经贸, 2016(34):20-23.
  [3]洪娟. 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以湖南省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 36(7):144-145.
  [4]来爱梅. 高职会计专业“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会计师, 2016(7):60-62.
  [5]刘海燕, 田家富. 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1):87-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5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