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思索及其新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静静
[摘 要]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笔者以为,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理论界已提出的有关理财目标并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当今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应是追求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
[关键词]利润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利益均衡
一、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深入研究
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在我国和西方都曾是流转甚广的一种观点,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并不十分理想的理财目标之所以在现实中尚能广为应用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在经营决策时,运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均是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进行多样化经营。(2)企业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优化配置及企业的兼并和分立,也是遵循利润最大化目标的。(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实行谨慎原则后,企业要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利润的计算已开始考虑了某些风险因素。
二、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可以解决时间价值及风险等问题,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1)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还没有最终形成,证券交易还很不规范,所以股票和债券价格往往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真正价值;(2)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选择;(3)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式计算复杂,实际上使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
该目标乍一听起来很有道理,似乎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就能满足企业的各方面相关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需要,但仔细分析起来,它的缺点更多,所以它不适合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1. 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分析、比较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当今学术界所持的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主要的两个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笔者试图从产权理论对这两个目标进行分析。首先,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来看,非人力资本如机器、厂房、资金等,不仅易于被观察和测量,而且具有抵押性;而人力资本如人的知识、技术、能力等,不经过使用,通常难以被观察和认可,而且人力资本与其主体天然不可分割性又决定了人力资本是不能抵押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这些差异,决定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初建时能够获取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此时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具有必然性的。其次,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又会因为人力资本难以被观察的产权特征而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具体地说虽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初始缔约时成为雇主,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雇员,但是一旦雇佣关系确定以后,雇员又可能反过来运用人力资本难以被观察的信息优势,损害雇主的利益。所以,雇主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也不可能独享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反,他们可能通过分享的方式使雇员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并鼓励雇员参与多种形式的管理与决策。此时,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必须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作出修正。
虽然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较之以前的理论,考虑了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这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股票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并非都是企业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太合理的,再次,股东财富最大化指标只适用于发行了股票的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很难使用。
2. 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深入研究
财务管理目标“最大化”的提法是一种极端化理想化的表述,带有浓厚的单边治理的色彩。由于当今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难以实现。
经过仔细观察企业的运行后,就会发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程度日趋严重,股东对经营者的授权越来越大和股权的日益分散化,使得现代企业有为经营者所控制的趋势,这导致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经营者的行为价值取向,即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是否一致以及一致的程度,和经营者在企业所有权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所有者对利益目标的追求是通过其代理人,即经营者来实现的,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经营者行为目标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一致的程度,而实际上由于代理人的能力、行为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产生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代理风险,从而较低了所有者利益的实现程度。同时,经营者报酬的高低及其获得报酬的稳定性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经营风险的高低等,因此,企业经营者常常为了寻求进行扩大规模、分散风险的投资而接受资本预期回报率很低的项目。这些最终导致企业价值比它应有的小得多。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应是追求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它的内涵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出资者权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共同发展,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上保持平衡。这种修正的幅度主要由两点决定:第一,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最初的既得利益者,在所有权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仍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出让所有权的大小,取决于这种分权能否为他们带来效用与财富的增加,如果雇员对分权的要求可能导致雇主对企业失去控制的情况,雇主可能采取关闭企业的策略。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出资者的权益要求仍占主导地位。追求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国家。我国企业应更注重员工的利益,更加注重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仅仅局限于股东这一个利益相关者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而只有追求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才能符合我国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会计研究,2004(11):2-3
[2]张燕:企业十大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会计研究,1999(10):4-5
[4]黄国良 侯晓红 郑爱华:财务管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学义: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8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