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SWOT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仁

  基金项目:青岛社科规划项目“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QDSKL090211)
  [摘 要]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存在旅游文化资源含金量挖掘不足、旅游品牌打造不够、开发不平衡等劣势,稳定的政治环境、较好的政策支持、奥运帆船赛的后续效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带来了机遇,但竞争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效益,使青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关键词] SWOT分析 青岛 旅游文化 深度开发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就是根据旅游者对青岛旅游客体文化和媒体文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充分发掘客体文化的内涵,同时提升媒体文化的技术和艺术品味,以整合和构建青岛的整体文化形象,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和辐射力。对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认清青岛旅游现状,找到发展青岛旅游发展的突破点。
  
  一、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优势(S)
  
  青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资源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进行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全方位的优质旅游资源条件和广泛的客源基础。
  1.青岛的区位优势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2度。青岛处于环渤海这一经济发达区域,临近客源输出地―京津塘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地区的城市人均GDP均超过3000美元,居民出游能力不断增强,休闲度假需求处于迅速膨胀之中。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国的主要口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度假胜地,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2.资源优势
  青岛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海洋文化与崂山的险峰异石、市区滨海风光交相辉映。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景,具有典型欧陆风格的多国建筑,浓缩近现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现代化的度假、会展条件,使青岛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拥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优美的海滨风景带和海内外著名的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会展目的地。
  3.市场优势
  青岛市所处的胶东半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居民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参与城市旅游的可能性大,邻近的江、浙、津、京都是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外出旅游的比例很大,青岛可能成为他们选择的目标。邻近的韩国、日本与青岛的商务来往频繁,是主要的国外客源市场。另外我国港澳地区和台湾地区、美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来青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从青岛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青岛的旅游业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二、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劣势(W)
  
  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在拥有优势资源的同时,也存在劣势,主要表现在:
  1.旅游文化资源的含金量未被充分挖掘
  长期以来,游客心目中“逛逛崂山,吃吃海鲜,洗洗海澡”似乎就是青岛旅游的全部,旅游资源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风景游览区在市南海滨和崂山,市郊及远郊景点较分散,空间距离大,不利于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和旅游线路的整合,文化旅游圈未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旅游资源的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2.旅游文化品牌打造不足
  青岛的最大特征是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因此青岛旅游业的文化品牌,首先应该是海洋文化品牌。仅山东,烟台有海、威海有海、日照有海,青岛必须塑造自己独有的特色,如果打不出独特的海洋文化牌,青岛在旅游者心目中,就难有独特的、鲜明的形象,对游客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3.季节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对基础设施带来压力
  青岛市市区人口仅170万左右,且依山傍海,城市的容纳量有限,主要的风景游览区及商业购物中心多集中在市南海滨及中山路一带。每年超过500万人次的国内游客,又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份,使得青岛的旅游景点及旅游设施处于超饱和状态。这就难免出现游客过于拥挤、旅游质量下降、游客缺乏轻松游玩心理、旅游资源与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等现象,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低。过多的游客同时涌入,对运输部门也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超过了现有的输运能力,使游客在交通上遇到困难,影响了旅游的情趣和兴致。同时由于季节性差异大,旺季游客蜂拥而来,淡季则了若星辰,发展十分不平衡。因此需要通过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科学管理、引导与调控旅游市场,塑造较好的青岛旅游形象。
  
  三、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机遇(O)
  
  稳定的政治环境、较好的政策支持、奥运帆船赛的后续效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带来了机遇。
  1.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拓展入境旅游创造机遇
  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吸引各国来华旅游的人数必将越来越多。随着国际威望的提高,国际交往不断增多,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各种会议、访问、洽谈、协商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规格、规模越来越大,必将带动商务旅游的发展。
  2.政策的支持带来开发机遇
  2003年,青岛制定旅游业发展蓝图,“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打造帆船之都”等,成为规划的鲜明目标。2005年,青岛旅游有史以来第一个操作性强、涉及面广、指导性突出的文件――《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了青岛旅游业的战略方向:“由观光型向度假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使旅游业发展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三个转变”的思路,使青岛旅游发展空间豁然开朗,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模式,则一举破解了旅游业的资金瓶颈,使青岛旅游进入前所未有的建设高峰期。
  而青岛发展空间的极大突破,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以老市区、黄岛、红岛三点为核心支点,以胶州湾畔蜿蜒伸展的滨海公路为主要轴线,沿线串起琅琊、胶南、黄岛、红岛、老市区、鳌山、田横等七大组团,构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在青岛城市特色得到更强烈彰显的同时,大大拓展了青岛旅游经济的资源空间和发展空间。以此为基础,市、区(市)、景区、项目四级旅游规划体系的建立,奥运旅游、海岛保护与利用、游艇码头及度假区、风景区和重点旅游项目规划的编制实施、“十一五”旅游规划的出台,都有力地推动了青岛旅游特色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空间及资金扶持空间也持续加大。近年来,市财政还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宣传、旅游宣传等等。鲜明的产业定位和“刚性”的政策主导,给青岛旅游文化开发带来机遇。
  3.2008奥帆赛为青岛带来独特机遇
  “奥帆赛举办地”成为青岛旅游的最佳传播载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激起了国内外旅游业巨头的投资热情。到2009年底,落户青岛市的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四星和五星级酒店已达58家。使青岛市城市旅游接待能力日益提升,优化了城市旅游环境,促进了青岛城市旅游业进一步走向成熟。占地42.06公顷的奥运帆船比赛基地,奥运会结束后成为一些水上俱乐部,为群众开展娱乐健身活动提供场地。同时承办国内外各种赛事,开发海上旅游,充分展现青岛所具有的海洋文化内容,为青岛发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4.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为青岛旅游文化开发提供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为青岛旅游文化开发提供机遇。
  
  四、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面临的挑战(T)
  
  1.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青岛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周边省市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2.开发与保护并重可能会限制深度开发的规模和速度
  考虑到青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旅游文化开发的规模还要受环境容量、接待容量等的限制,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开发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深度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青岛旅游文化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因此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大旅游”发展理念、旅游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在继承与发展并重、可持续发展、突出个性、以市场为导向、综合原则的指导下,更深入地发掘青岛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 综合考虑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媒体文化的深度开发,形成现代性、国际性、历史性和品牌化有机统一的特色旅游文化,促进普通的观光旅游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文化需求型旅游发展,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态势。同时,青岛旅游文化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取得更大的效益,使青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刘增禄:后奥运时代青岛旅游经济的模式与对策选择[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2 No.1,Mar. 2009
  [2]魏 磊:青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5 No.4,Dec.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