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芸华 闵 慧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渐完善,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有关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我国也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要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了商业秘密的界定和特征。由于商业秘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越发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显现出一些不足。我们渴望建立一个以《商业秘密保护法》为核心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基于此,本文就将探讨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道路如何前进。
[关键词] 商业秘密 法律定义 法律特征 法律保护
一、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概述
1.法律定义及特征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对商业秘密所做的定义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从商业秘密的定义来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秘密性、价值性、管理性、实用性。这四个要素是商业秘密获得法律保护的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可能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
2.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侵犯商业秘密,是指行为人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并加以公开或使用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1)以非法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2)以非法手段处置了前项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实施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行为。(4)恶意第三人获取、使用、披露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不足
我国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规定过于分散,可操作性差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起步较晚,1991年《民事诉讼法》首次将“商业秘密”一词作为法律用语使用,现行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由于这些不同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主旨和侧重点上都各不相同,因此,散见于诸法中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条文,很难保证其内容上的统一性、协调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此种分散立法所带来的弊端导致法律、法规之间各自为政,司法实践无所适从,不能有力、及时地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2.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与国际规范的规定尚有差距
中国现有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基本符合的,。但我国对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法律规定与国际规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秘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相比,范围小了一些。但这只是大的趋同趋势下的差异,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随着国家经济技术交流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对商业秘密认识的差异总的来说应该是逐渐缩小的。
3.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对于商业秘密这一概念的规定时间尚浅,有很多规定还不是非常地明确和清晰,连立法者和执法者还在不断地探索,更何况普通公民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商业秘密本身的特点,使得受害者不愿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其商业秘密。
三、对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意见
1.尽快制定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界定没有完全揭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和范围,不利于司法实践部门的操作,应借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3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4条的司法解释所使用的方法,对商业秘密采取末穷尽列举式表述,使之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操作性。
2.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
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地使受到侵犯的商业秘密得到合理的补偿,使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更为了减少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也是必要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更加完善。以《商业秘密保护法》为核心,其他法律就要与之相配合,这样才能做到法律保护的和谐统一。
3.应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意识
加强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意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树立保密观念,加强保密措施;遇到侵犯其商业秘密的行为及时寻求法律的帮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商业秘密还要让可能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知道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后果,从而让他们从心理上打消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念头,确实做到用法律来保护商业秘密。
四、结语
虽然我国还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但由于诸多原因,在法制的很多方面我们还处于落后的状况。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便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习惯做法,尽快制定一部专门规范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同时,还要在如《民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不断体现出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的协调规范,从而尽量规范到经济生活中与商业秘密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而达到完善中国法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本著:经济法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漆多俊: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祥林:知识产权保护原理与策略.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柴振国:经济法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孙 欧:商业秘密概述及诉讼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版
[6]种明钊:竞争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郑成思:知识产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10]潘静成: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2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