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炎

  [摘 要] 2007年以来,随着物价上扬,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可能原因,探讨了应对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明显上涨,或者说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普遍大幅上扬,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在结售汇制度下,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外汇占款也逐年递增。由于对应于外汇储备而发行的人民币也将参与国内商品的购买和投资,导致了相对于国内商品(资产)而言,货币供过于求,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
  2.居民储蓄率过高,银行信贷扩张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通过信用创造化为投资,易导致市场需求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出现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信贷自2005年以来再次呈现持续扩张态势。信贷规模过大,一方面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率成超负荷状态,使得资金补充率下降,此时银行有更大的货币派生动机,迫使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信贷规模过大,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现象会有所抬头,同样会导致市场需求增加、资源相对短缺和供给相对不足,引发通货膨胀压力。
  3.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入
  由于人民币升值加快和升值预期强烈,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以外贸顺差、直接投资或国际游资的形式进入中国,热钱带来的货币供给形成投机需求,引起境内资产价格泡沫,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
  4.资产市场财富效应带来影响,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平衡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度的上涨行情,使得投资股票和房地产给国内外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获利丰厚的参与者消费能力空前提高,增加了对社会总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财富膨胀效应也使得各个领域的资金向房地产和股市集中,影响了实业领域的投资,抑制了部分产品的有效供给。
  5.要素成本的推动
  我国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的价格过低,且未计入环保成本等,要素市场高度扭曲,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高额的投资超预期回报导致全球资本向中国涌入。从整个宏观面来讲,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
  6.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通货膨胀预期会影响居民和企业对工资和产品价格定价,还是消费者信心的主要决定因素,高的通胀预期可能影响私人消费,不仅影响总体价格指数,还影响价格指数的构成。例如如果消费者感觉一些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商品,那么就会减少购买这些商品,从而影响消费者价格中各项目的权重;当绝大多数居民预料到物价水平将会持续高涨时,他们必然会进入这种商品的抢购过程。
  7.全球化带来影响
  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全球市场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全球化可通过贸易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价格对通货膨胀产生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加剧竞争和引起劳动力市场变化对通货膨胀产生间接影响。
  二、解决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1.短期政策
  (1)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力度。
  其一,提高加息力度和频率。应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改变公众对资产价格涨幅仍将高于工资收入的预期,停止人们对资产的抢购热潮。收紧货币供应、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及股市,压制资产价格,减少热钱冲动。尽量吸收并防止过剩流动性。
  其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
  其三,推进人民币升值。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以汇率稳定为目标。当与通货膨胀目标相抵触时,汇率稳定目标应为通货膨胀目标让路。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
  政府可以对低收入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以缓解短期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影响。可取消能源和粮食等出口退税政策,进行出口征税,加强粮食、肉类等商品的生产补贴,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保障供给,同时也减少了国际收支盈余。应将税收政策同提高利率相结合,控制投机资本流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限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扩张,调节缩小贫富差距。
  (3)可以考虑放开粮食等物资的进口,以短时应对价格上涨。
  2.中长期政策
  (1)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经济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速理顺扭曲的要素价格机制,进行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中国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夸大了汇率升值的压力。必须改变在中国投资的超预期回报现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际资本流向,改善中国的国际收支,减少进入国内的热钱总量。
  第二,平衡经济结构,使中国走上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宏观经济层面当前的根本问题其实是净出口的快速增长、经常账户盈余的激增和国内消费的持续疲弱。应通过拉动内需来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从出口和投资转向公共和私人消费,从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和巨额外汇储备积累转向更为平衡的对外格局。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建立相应的机制,在央行三大法宝之外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控制流动性。热钱流入后,应正确引导其进入我国亟待发展的产业和领域去,而非将钱锁入钱箱,如用于发展中西部地区,进行对石油资源等实物的投资。
  (2)需要全面清理整顿中国存在严重缺陷的CPI等统计体系,使这些指标真正反映实际经济生活的变化与趋势。此外还需加强对整个经济部门的监管力度等。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 萧 琛:宏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史纹青: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刘崇献: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价格与市场,2008(4)
  [4]张 蓓:通货膨胀研究的国际新趋势.中国金融,2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9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