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把握“小城匠心”,打造郯城非遗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当前非遗保护为热点的社会趋势,并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展开的调查研究。此次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当地的文化市场。通过进行手工制作,结合书面和亲身实践,切实体验非遗的内在力量,感受精神冲击。深入挖掘非遗保护重建改造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将新鲜的时代“血液”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此实现非遗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反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连带式效应。打造非遗文化的“活态”继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振兴,最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非遗;传承保护;扶贫助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地区文化的缩影,是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发展结晶,是一个国家鲜活的历史、文化的印记,更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初步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极大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而保护好非遗文化遗产可以减少文化精髓的流失,还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于认识历史,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传承文化根脉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现如今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到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威胁。而所有文化将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入或是输出,更多的是生活、经济、科研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推广和发展非遗文化不能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要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
  针对这些社会的痛点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缩影,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这一历史文化因素为出发点,将非遗和助农攻坚有效的结合起来支持非遗的发展。在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打开并拓宽海内外市场、建立新的产业链,使其成为乡村地区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其非遗文化加入新鲜的时代元素,实现进行改造和再加工的目的;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文化发展新模式。通过各地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基础上,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对此我们不但是“深入”更是“身入”参与到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当中,切实承担起了责任。以郯城县为调研点深入了解非遗现状,展开了如下的论证研究。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和文化基因,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实施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选择。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际挂钩,利用学校的资源平台,把优秀的非遗产品介绍给外教和留学生。对此我们采用校园文化产品的推广形式,让非遗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限制,最大化的提高郯城手工、画、音乐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其次,我们亲临郯城县,走访了许多传承非遗文化的手艺人,发现了非遗文化存在与社会相脱节,非遗传承点较为分散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归类和集中宣传,我们与郯城县文化馆对接,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为大学生假期活动搭建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平台;开展研学活动,将学生带进非遗传承手艺人的家里,解决了非遗文化传播难的问题;把五大调与当代民谣等音乐风格相结合,创新表现形式,展现出新的活力;广泛征集民间存留的优秀木版画作品,通过了解郯城版画的演变过程,以史料的形式到各地展演宣传,使艺术家和劳动人民思想的结晶为大众所知。
  将“互联网+非遗”实现高度融合。以积极“融入”的姿态,提高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效率;从“凸显”的高度,丰富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发展和转化成效。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对鲁南五大调、传统手工编织、版画进行宣传,有效的利用网络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从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把郯城县的柳编技艺通过与电商的結合实现了让村民致富,通过网上的订单、淘宝的发展,这一个个“鲜活实践”,表明“非遗扶贫”不是概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的新路,让非遗产品不受地域的限制,让技艺人与电商平台实现了共赢。
  同时,在线下我们采用多元文化传播手段,使非遗文化以一种更加亲和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开设手工艺体验课,让青少年儿童能够亲身体验编制乐趣;在景区以演艺的形式向游客展出,不仅是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活化,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传播,也引导了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意愿。
  通过走访、调研、参观、考察、研学、汇演、宣传等方式助推非遗文化与产业传承和发展,为扶贫振兴注入非遗文化的催化剂。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富”农、国际化联系起来。我们只有不断与世界接轨,才能使非遗的发展更具有展望性。将每一位大国工匠的“匠心”精神更好的传承下去,我们相信“非遗传承扶贫”的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段超,孙炜.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6):3.
  [2]张岩,王策.“互联网+”环境下非遗文化的整合推广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125-128,135.
  [3]刘金祥.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5):87-92.
  [4]葛艳奇.“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呈现与传播[J].传媒,2019,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8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