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控制手段,具有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作用。本文从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及其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具体应用的方法,以探讨提高内部审计管理企业风险的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应用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重新修订《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践中日趋成熟。2006年我国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面风险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得到高度重视,并落实推广。内部审计通过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就感、获得感。本文拟对提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探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全过程中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将风险控制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提高风险防范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是帮助改进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内审人员可以在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及本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帮助管理层改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从全局的高度客观公正地管理风险。内审机构具有独立性,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审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
  三是指导企业建立风险应对策略。内审人员具备一定的專业知识,所从事的工作长期接触企业风险,积累了较大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从专业化角度去识别风险,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风险应对策略。
  四是在企业的各个层面中形成风险意识。通过对员工进行风险培训,使风险意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通过内部审计揭发了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员工中起到了警示效应,在员工进行的各项业务工作中树立了风险观念,有效遏制风险高发情况。
  五是内部审计具有省力、高效的杠杆作用。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参考内部审计结果确定风险的发展趋势和高风险领域,减少重复工作;相对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能实时掌握企业动态,将管理要求融入到风险管理各个层面。
  三、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审机构通过风险审计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再管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提高内审机构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国有企业可从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内审工作模式,内审机构可接受高管层和董事会的直接双重管辖,独立于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制定内部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内审机构向高管层汇报审计结果的渠道应保持畅通,沟通及时;保持内审工作的客观、独立,与被审计单位的人事、经费、组织等方面减少关联,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的左右。内审人员应重新定义自身的作用,内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基础性的审查监督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更高一层的咨询和确认服务,努力做好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的角色。
  (二)加强内审人员风险管理理念的培育
  内部审计由“监督”向“服务”转变。内审人员的主要工作由事中、事后审计,及时反馈查错防弊转变为防范审计,针对国有企业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事前查堵漏洞,防止资产流失,以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风险组合观”的概念,要求分析风险的时候使用风险组合的理念,所以内审人员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国家有关审计准则以及内部控制规范等为指引,保持高度的危机感,结合实践经验,对高级管理层风险偏好、风险程度计算、风险征兆捕捉等及时做出专业判断。
  (三)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属性标准1210 专业能力》对内部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是“审计人员应具备履行各自职责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审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具备或应获取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具体包括:一是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的专业能力;二是具备开展业务所必需的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三是良好的沟通技能和流利的表达能力等等。内审机构应逐步增加非会计专业背景人员,以组成有综合能力的审计项目组,开展多种类型审计项目。新入职内审人员应在上岗前到企业分、子公司或不同职能部门实习,熟悉各项具体业务程序。
  (四)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的实践应用
  1.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
  由于社会行业众多,各行各业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国家在规范审计制度、审计准则方面已经有法可依,然而作为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国家法律并不可能规范到具体每个行业、每个单位的操作细节,因而在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落实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去完善自我的审计制度管理,国有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操作规范,在制度上给予最大的支持,使审计人员更容易执行和得到其他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提升审计质量。
  2.以风险导向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由于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战略风险,因而容易识别相应风险,但仍应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企业存在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而确定组织年度审计计划。
  3.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不单单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更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综合性审计理念。它关注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点,将多种审计方法进行有效地整合组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二是能协助企业进行各种风险的预测;三是对风险管理是否按期发挥有效功能进行确认;四是具有咨询职能,协助企业管理层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内部流程。
  4.以事实为依据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
  从为公司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审计建议:(1)报告的内容要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危害、涉及的范围,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2)报告要反映风险管理运行情况的结论和改善风险管理的建议,重点突出风险活动的后果以及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重要性;(3)说明报告的适用范围,支持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活动。
  5.创新和发展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技术的新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技术上的创新与改进。是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的一种创新,因而在分析和评价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方面仍然会使用传统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在实践中借助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行业所具有的复杂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是一项长期探讨的课题。国有企业在管理和防范企业风险时,可积极借助内部审计的力量,分析探讨出最佳的全面风险控制方案,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蓓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计划阶段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7 (11).
  [2]王林卯.基于风险导向开展公立医院“三产”企业内部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8 (10).
  [3]胡玲玲.国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决策探索(下),2018 (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20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