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关键,而创新性人才则是一切创新活动实施的源头。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高专就需要大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以便推动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就目前来讲,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积极革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13-02
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其促使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得到丰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满足,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后,行业、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综合竞争优势,就需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纷纷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一、高职高专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意义
第一,在党的相关会议中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较大的内外部挑战。从内部来讲,我国的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复杂性日趋增强,如何能够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处理,在完成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同时,又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从外部来讲,中美贸易摩擦的增强,充分表明世界一些国家正在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可以促使供给侧改革与产业升级任务得到顺利实现,内外部挑战可以得到有效化解,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现阶段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只有大力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对关键核心技术充分掌握,方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导地位,获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通过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科学技术革新,推动我国的健康发展。
二、现阶段高职高专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
1.没有正确认识创新人才标准
调查发现,我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认为一流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是培养实用性人才。这种错误认识的出现,主要原因是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清晰把握创新性人才的标准,认为一般领域内不需要创新性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创新没有较强的相关陛。且在有限的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作用下,创新教育难以有效实施。
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依然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过来,没有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革新步伐及时优化和完善,局限性较强。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高专院校将技能培训作为了工作的重点,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虽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讲,技能是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如果仅仅培训技术,没有给予技术养成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就会比较缺乏,进而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创新教育面比较狭窄
部分高职高专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时,主要依据创新创业课程来开展创新教育,面对的对象为那些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其实,创新能力是每一个高职高专学生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职高专在开展创新教育时,需要扩大面向对象,不能够单单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三、创新性人才培养策略以高职高专为例
1.大力革新教育观念
教育活动的实施,会直接受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因此,要想培养出创新性人才,高职高专就需要对传统教育思想积极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起来。在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作用下,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没有着重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与综合素质。十分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深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入结合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深入融合智力因素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开发,这样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受人文精神的影响,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起来,能够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勇于创新。
第二,深化教学理念改革。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性较强,制约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传统灌输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启发式教学实施下去,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等大力培育,对自主学习、努力进取的创新意识深入弘扬。同时,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此外,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具有较大的帮助。
2.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高专要将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教育体系构建起来,对校园创新氛围大力营造,通过创新条件的合理设计,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实践机会得到增多。
第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深入改革教学模式,重点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将定势思维、常规思维的束缚有机打破,积极运用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以便顺利养成创新思想和创新理论。要想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进行判断,就需要开展实践活动,有机检验,且实践锻炼活动的实施,也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高专就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制定,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高职高专也需要将创新实践组织机构、活动平台等设置起来,推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要对创新实践基地、新型教学实践平台等进行完善构建,深入锻炼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资源的支持下,发挥创新精神,进行自主开发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竞赛当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新技术和产品,充分体现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二,要大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队伍的支持。因此,高職高专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将旧观念的束缚打破掉,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教师要将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起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即便出现了错误也需要给予支持。
第三,要深入改革教学制度与评价标准。传统评价机制比较局限和片面,仅仅考察的是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利于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制约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高专就需要将考试为中心的评价制度彻底改革。设计的考试评价内容,既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水平等进行考察,还需要能够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反映出来。要综合采取笔试、口试、实验测试等一系列形式,提升评价活动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通过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够将评价机制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充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的新要求,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较大意义。高职高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需要充分肩负起自身的职责,结合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大力革新人才培养观念,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更多优秀的创新性人才输送给社会和国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2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