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实现国有林场改革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在对安溪国有林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安溪国有林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寻找一些实现国有林场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有林场 生态文明 林场改革
  一、安溪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
  福建省安溪县原有丰田和白濑两个林场。白濑国有林场建于1959年,位于安溪县西北部,北纬25°18',东经118°00'。林场东南紧邻湖头镇,西接剑斗镇,北与永春县玉斗镇、达埔镇毗邻。场址距县城38km,省道307线贯穿南北,交通便捷。林场经营总面积32819亩,其中用材林面积14902亩,占45.4%;生态林面积17911亩,占54.6%;林场森林总蓄积量12.2万立方米,年产木材0.3万立方米,是一个生态型公益型林场。丰田国有林场建于1979年,位于安溪县西北部福田乡内,属九龙江支流感化溪汇水区,场址建于安溪县福田乡后坪山1号,距县城100公里,与漳平、华安毗邻。安漳公路、漳泉铁路穿、莆永高速公路均从林场经营区经过,距离场部三公里处设有高速出入口,交通、通讯便捷。全场经营总面积12.1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48614亩),森林总蓄积61万立方米。林场有水力发电厂1座(装机800千瓦),道路111.46公里,防火林帶156公里①。
  丰田林场和白濑林场于2018年1月份开始融合为一个国有林场,属于省办市管林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目前占有91.8%的森林覆盖率,核编83个人,实际在编65人,退休64人②。
  2017年白濑林场全面完成年度中央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3037亩,完成年度森林经营示范1201亩,完成自然项目建设851亩,完成福建柏标准化项目建设422亩,完成林分修复200亩,完成良种基地年度作业4654亩,完成良种繁育工作802亩③。
  2017年丰田林场完成造林833亩,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676亩,完成森林经营示范林2608亩,完成不炼山造林382亩,完成中幼林抚育7180亩,完成林地准备344亩,完成珍贵树种造林660亩,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2081亩,完成森林近自然经营1069亩④。
  二、安溪国有林场调查情况的基本概括
  林场调查报告共发出50份问卷调查,计收到31份已填报的调查问卷,其中男性职工填写22份,女性职工填写9份,除了一位是部门负责人外,其余都是在岗职工,其中有20位在岗超过二十年,调查报告显示:绝大被调查人员部分人认为目前林场最有盈利的项目是林业及林产品加工,也认为只有发展林业及林产品加工比较有前途,才能做成特色林场;同时绝大多数被调查人员认为林权改革对林场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大部分被调查人员认为林场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增加投资,引进资金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机制改革对林场的发展很重要,同时还有人才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对政府部门需要支持的地方,被调查的林场从业人员也有自己的看法,绝大部分人认为要提高员工待遇,还有部分人认为要多多取得社会的理解支持,还有专业培训也很重要;对于本林场的发展前景,所有被调查人员都认为要做大做强并且做成品牌特色林场才有前景⑤。
  三、以安溪国有林场为例,分析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林场与相邻的县有林地产权的纠纷
  林场还存在与相邻跨界行政区的纠纷问题,一安溪国有林场为例,据了解,目前安溪林场与华安县相邻的约有2900亩林地有产权争议⑥。
  (二)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林场的经营面积比比较大,而且基础设施差,交通道路建设滞后,每年的维护维修成本比较大。
  (三)林场的林地产权不够完善,有部分林地尚未取得产权
  安溪国有林场在融合后,也有一部分的林地还未取得产权登记证,这影响了林场的经营管理。据了解,目前约有12万亩林地尚未取得产权登记证。此外,还有很多林地尚未换发新林权证,旧的林权证延期使用,不能办理林木采伐证,导致林场没有资金收入,难以维持正常运转⑦。
  (四)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在短时间内要取得效益比较困难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由于缺乏相应的一些发展措施机制,甚至也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水平,因此在经营规模上就比较小和零散,属于小微经营,小打小闹、各自为政。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方式粗略问题,并且也由于缺少专业设备,也没有相应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再加上也没有科学有效系统的技术支持,所以导致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困难重重、不尽如人意。并且由于国有林场的部分林地产权不明晰,山林土地的流转政策不断发生改变,林产权抵押款政策等的不够完备,在实际中难以进行规范操作,这些相关的管理措施欠缺,都会严重影响林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由于国家对整个林下经济发展只有大方向大政策的鼓励,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有效的指导建议,这样就很难形成规模,也制约了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也由于国有林场大都处于偏僻山区,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再加上各种经营发展理念也相对落后,也不能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走势对本地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没法根据自己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发展适合的林下经济,这样就容易导致经营成果同质化和一般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平台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就难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此外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资金不够、实力不够,规模太小等问题,也制约着整个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五)人才的缺乏
  目前很多国有林场都存在着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问题,很难招聘到需要的人才。这个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国有林场林区主要是位于条件艰苦的乡镇和比较偏僻的山区,这样的条件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少吸引力,即使进入林场工作的年轻人也很难留下来安心工作;其次,由于国有林场很多属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国有林场职工是根据事业编制统一招聘,但是有的国有林场定性为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这就要求招纳进来的人才要同时具有专业性和生产性的特殊属性,而现在国有林场人才录用标准却与其他事业单位一致,这样就造成了人才录取要求与部分实际工作需要不符合,造成了有资格进入的新来人员因种种原因不愿意留下,而愿意进入并留下来工作的人员却没有资格进来的困顿局面。此外,目前国有林场在职的职工的年龄大部分都偏大,而且林区的环境都比较艰苦,林场职工大部分从事的工作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很多职工因此患有各种地方病或职业病,已不能胜任林区繁重的工作,人员断档缺失问题严重。此外,国有林场职工缺乏上升通道,人员位置几乎没有调整挪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人事关系僵化,也是导致国有林场人才匮乏的一些原因。   (六)林场的配套资金和补贴资金相对而言还是不够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国家针对林场的投入还是不够,虽然国家在项目实施等方面对林场加强了政策扶持,也加大了投资力度,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许多林场需要的项目资金无法进行配套投入,存在相应的缺口,在过去这些不足部分可以由林场自筹资金解决,而实施改革后,国有林场逐步实行收支两条线,如果地方各级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配套专项资金,而林场方又缺乏资金自筹的渠道和能力,那就会给项目实施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对国有林场整体的建设质量提升造成很大阻碍。
  四、对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对策
  (一)立足于国家长远战略目标定位,明确国有林场职责,从顶层设计层面改革创新
  自从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国有林场进行改革时,必须根据我国的各项经济体制政策实施改革。现在我国已经针对国有林场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就为国有林场指出了改革方向,这些政策就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有力支撑。不管怎么改革,国有林场的主要工作目标还是要保证和保障森林资源的逐步增长,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国有林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增长,改善国有林场职工的生活条件水平,使林场周邊生态环境得到更好保护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国有林场要进行分类经营的重要原因,也是国有林场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成果。
  因此林场要在发展机制上有所突破,要建立职能定位准确、管理科学规范、政策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发展机制,要建设能保证资源增长、能维持良好生态、增加经济效益、增长职工收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型林场。要根据各林场实际情况和不一样的需求,制定出细致的营造林计划,达到增加新造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的,同时多渠道多方面加大林场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变提高林场职工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开拓林场职工的就业渠道,完善林场的社会保障机制,做到保证职工就业有安排,职工的基本生活有保证。建设新型林场管理机制,主要是建立一个能明确功能定位、从业人员精练高效、具有有效森林管护功能、对生态资源能实行有效监管的林场管理新机制。建立现代新型机制可以确保政府对林场有后续投入、对林业资源能有效监管、保证林场的发展有持续性,从而达到保障生态环境恢复、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提高全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目的。
  (二)解决林地产权纠纷问题
  在林场以前的生产经营建设中,也经常会出现损毁林地进行开垦甚至强占林地等这些造成纠纷。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改革前林场的经营机制和生产体制与当地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冲突,在长期相互之间的矛盾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改革后,林场也在各方面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清退林地,或者与当地农村联合经营一起承包等等。同时开展明晰林地林权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会使这些工作进展有所反复,甚至导致双方矛盾加剧,从而使林地林权明晰工作的成效不够大。由于这些实际情况的存在,导致林场经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比如就算争取到了资金投入,要开展营造林工作,却因当地村民的阻碍而无法正常生产开展工作,诸如此类。这也是制约着国有林场是否能够按期完成整改目标,能否达到有效增加森林资源、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如何解决这些纠纷与问题,只靠林场的努力是不能够解决的,只有引起当地各级政府以及上级主管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结合林业行业与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各种项目带动,如开展扶贫工作和退耕还林等,多方联动结合一起整治,才能有效解决林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保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提高。
  (三)立足政策层面,多争取项目扶持资金补偿
  据了解,目前安溪林场生态资金补偿约为6万/亩,年补助120万元左右⑧。因此国有林场的管理者要立足于政策层面,多多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林场在今后项目争取的时候,要多多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多提意见和建议,尽力多争取一些资金充分到位、利于实施的项目开展工作,争取达到高标准、高质量提升林场森林生态效益的最终目的。
  (四)建立完善的科研合作开发机制
  要加强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加强与各科研院校的合作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所发展。
  (五)加强林场从业人员培训,选拔人才
  首先,要建立人力的定向培养培训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一些定向培养机制,通过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委托相关高校或是林业专业学校为国有林场定向培养林业专业人才。第二,要努力探索建设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的聘用机制,事业型国有林场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招聘录用,企业型国有林场可以实行劳动合同用工制度,依据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法则,让人才自主择业。同时,还要加强岗位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轮岗锻炼、交流任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建设。除此以外,还要努力探索建立差异化人力资源录用机制,例如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录用制度进行录取,对技术性人力资源岗位则可以根据各专业背景适当降低考录门槛进行招考录取,对林场中的工勤人力资源岗位则可以通过合同制聘用开展人力资源的招引,还可以根据林场实际情况,对有意留在林场工作的这部分职工子女,可以先培训再考录,对通过培训并取得一定资格的,可以优先招录进入林场工作。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网。
  ②资料来源:安溪福田乡调研会议记录。
  ③资料来源: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关于2017年度工作总结的报告。
  ④资料来源:安溪丰田国有林场2017年度工作总结。
  ⑤资料来源:丰田林场调查问卷。
  ⑥资料来源:安溪福田乡调研会议记录。
  ⑦资料来源:安溪丰田国有林场2017年度工作总结。
  ⑧资料来源:安溪福田乡调研会议记录。
  参考文献:
  [1]严耕,林震,杨志华.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梁文森.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问题[J].经济学家,2009,(3).
  [3]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
  [4]成金华,陈军,李悦.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7).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9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