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企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下,国有企业获得了又一次发展的“春天”,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了其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夯实了企业发展的内核。同时,在不断的演化和更新中,国企在发展中存在的多种弊端也浮出了水面,对此,我们应正视经济改革的两面性,既要肯定改革的成果,又要鼓起勇氣面对改革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不断钻研和创新,改善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拨乱反正,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国企的多项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可谓是重头戏,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当前,我国经济受到下行压力的影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对于褪去“保护”的国有企业来说,要想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立足,并保持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就必须从内部进行整改,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经济行为的把控,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杜绝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和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国企的领军地位不动摇。
   一、当前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1.国企对现代财务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
   在进行经济改革之前,国企的经营管理可谓是“旱涝保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拨款,企业本身并不自负盈亏,所以在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企业的资金来源、资金流向甚至在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转也没有进行全程把控,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无疑是将资金置于无人管控的局面,必然会加大其在流转过程中的风险。此外,财务部门并未参与到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甚至对企业主营业务知之甚少,造成财务部门与一线部门在财务对接上过于被动,也不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
   2.国企在投资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
   面对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于不同行业领域以谋求更多的利益,国有企业也不外如是。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开始进行跨领域投资,利用经营所获取的利润,分化到不同的项目以赢取更丰厚的收益。然而,在进行投资前期,国有企业的相关财务部门对投资的行业或项目缺乏前瞻性的财务预估,而在投资过程中也不能进行经济干预,造成项目的投资失利。此外,财务部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投资也缺乏科学预判,容易造成企业运转资金过剩或不足,导致其自身运转的资金链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引发了企业的财务危机,影响了企业的全局发展。
   3.国企内部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制度
   内控,是近年来企业经济活动所普遍关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的内控,可以将企业所有经营活动控制在预算之内,保证企业经营规范,降低企业在发展中的风险。而受思维固化和工作模式固化的影响,国企内部并未建立财务内控和财务审计制度,让财务工作仍停留在最初的模式中。而另一方面,良好的、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的建立的前提是要建立起财务预算机制,让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能够被控制且能被调整、优化,而就目前而言,过期的财务部门并未施行财务预算,仅是凭借财务工作的传统经验进行不断调整,这样财务工作仍然停留在原地,对于财务风控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推进。
   4.国企内部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落实不到位
   国企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让企业的存在形式、制度、模式等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前进。就现阶段而言,国企在权责划分中的边界较为模糊,管理的主体和工作中的具体责任无法落实到位。例如,为实现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之间会进行合并、重组和收购等经济行为,在进行经济并购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权责主体的问题,当多家企业组合在一起时,必然会产生企业的经济权责四分五裂、权责主体模糊的情况,由此财务部门在工作时无法明确权责主体,必然也不能进行财务管理责任分配,这就延误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度,增加了财务工作中的风险系数。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应对策略
   1.树立全企业层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国有企业改革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顺境中,我们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毅力,而在逆境中,我们更需要的是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魄力,但是无论是哪种境况,我们都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就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从企业的决策层来说,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环节应重点加强监控,同时还需要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在出现风险时能够一击即中,将企业的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保证经营管理工作万无一失。其次,从财务工作的基层而言,财务人员也需要树立财务工作的全局观,无论是财务宏观经济情况还是具体财务工作的细节,都需要财务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仔细思考,确认当前的财务工作符合国企发展的宏观环境。
   2.完善国企内外内控体系及制度
   企业内控是保障财务工作安全运行的最为关键的一道防线,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国有企业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和内部审计来提升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鉴于此,在国企的财务工作中,需要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财务信息监管档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员工乃至是企业的固定资产,都要进行动态监督,做到实时监控、实时检查,提升企业财务活动的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建立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为每项经营活动建立一个检测系统,以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为依据,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3.提升国有企业在资金流转方面的控制力
   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必须要综合考量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企业的项目投资计划,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需要财务部门对投资进行科学、准确的财务信息预估,切实参与到项目前期规划、开发及经营的相关工作中,了解企业在投项目的精准财务信息工作。但在其中,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根据国企的情况进行主业和辅业的业务分离,减少国企的负债压力,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而对于主辅业分离的情况,财务部门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安抚工作,解决好因主辅业分离而产生的财务补偿等问题,减少国企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4.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
   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是履行工作职责,保证财务工作权责统一的基础,也是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必须要推动财务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使之能够与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要求相匹配。首先,要分化企业的权力,明确企业财务、人事和综合性事务的管理权的同一性,即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同时,在财务内部也要权责分离,设立预算、会计、财务评估和风险管控等不同的岗位,并设立专人专岗,权责分明,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国企的财务系统并不与市场经济中的先进财务管理理念所兼容,甚至在某种层次上是落后的,而财务系统攸关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一旦财务系统的风险系数高于企业所把控的范围,就极有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连锁反应,危及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国企必须要将财务风控当作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内部形成全周期的财务管理思维,同时还要提高财务部在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特别是要抓好企业的资金流,减少企业在投资、筹资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风险,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金昇.国企内部控制应用于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266.
   [2]金红伟.探究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财经界,2018,(21):59-60.
   [3]郭郅琦.关于防范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019):59.
   作者简介:冯科成(1969- ),男,陕西宜川人,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目前职业:会计,学历:本科,职称:审计师,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61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