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管理理论丛林的协调管理内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永红
[摘 要] 新管理理论丛林构成当代管理思想的基石。本文采用引用、分析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理论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其中的协调内核,为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管理理论 丛林 协调内核
一、引言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导致企业管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新理论层出不穷,新管理理论丛林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实践证明,新管理理论丛林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发展,构成了当代管理思想的基石,指导当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本文将着重分析新管理丛林中主要理论体现的协调思想,为日渐增多的协调问题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新管理理论的协调内核
1.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从系统观出发,认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核心修炼将各项要素聚集成心整体,以寻求最大综合效应,这五项修炼相互聚集和影响,共同演变学习型组织这种创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包含了个人心智的协调,具有个人修为的特征;“建立共同愿景”是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整合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而这种协调通过“团队学习”实现,可以充分有机调动个体的工作努力程度,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应对环境改变的能力;“系统思考”有助于掌握学习过程中各种资源和行为道德动态搭配。显然,作为传统系统学派的继承者,学习型组织不仅接收了系统学派的协调观,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及其五项修炼都显著的具有协调功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理解组织发展提供了一种学习机制的思考方式。事实上,科学管理倡导工人通过掌握科学方法、标准工具提高生产率的思想就是这种组织学习机制的一种具体体现。确切的说,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看来,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协调组织各种资源最佳匹配和解决组织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其他理论的相关文献中,例如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积累、流程再造、知识管理等,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观点。另外,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涉及组织变革,因此,根据五项修炼的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组织来说,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战略管理、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变革、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等理论相互作用、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2.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主流,包括“核心能力观”和“整体能力观”两种典型观点。前者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竞争的根基,不仅包括沟通、跨组织边界的任务承诺,而且包括各层级的员工和任务,是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的知识,同时也协调工作的安排和价值的传递。通过这种协调,是组织的核心能力最后转化为核心产品。后者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组织价值链中的整体优势,人为整体能力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集体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相互交往方式的组织程序。很显然,实现这种整体优势的关键是组织内部各种能力、知识和资源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并保持协调比例。
企业能力是协调与整合通过市场提供的通道获取的各种资源获得的,因为作为企业能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首先与企业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结合,在组织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得到积累的并改变取之能力增强方向。由此可见,企业能力获得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来源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和整合,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适应,是组织局部协调和整体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组织建立核心能力,便可将其与不同的相关创新结合,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3.新企业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新环境下,通过重新整合组织要素、提高组织适应性、建立有生命力的组织机体实现企业组织变革,表现为组织结构扁平化、分权化、柔性化、横向一体化和开放化。这些表现都是组织对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的一种适应和调整。实践表明,这些适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组织价值观和基本经营理念的改变。企业再造正是实现这种改变的途径。
企业再造要求企业彻底重新思考已经形成的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官僚体制,具体体现为经营目的、企业文化、流程和业绩的变革,以及以人为本理念和人力资本管理实施,在包括技术、知识、管理者的任务和角色、组织权力和职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根据文献[5]提供的大量再造实例可以知道,企业再造并不是可以简单而任意实现的,它是建立在组织发展与环境变化必须协调匹配的理念指导下,根据具体组织面临的具体条件和因素变化,采取与之匹配的技术、人员配备、方式等的一系列彻底变革。
这些变革的最直观反应是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代表性形式为网络型组织、中间层组织、团队、供应链等形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形式都具有协调职能特征。
(1)网络组织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组织安排,通过层级、市场、对等伙伴、代理等协调方式管理其中的依赖关系。
(2)中间层组织作为介于科层企业和市场之间组织形式,包括虚拟型组织、战略联盟等形式,以信任和契约为协调机制,通过数据、知识、技术共享等方式协调行为,能够产生比直接的市场或企业交易费用更低的协调成本。
(3)团队是一群有特定目的、被委托予足够权力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没有层级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除了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之外,组织认同、社会表现的心理机制以及任务协调活动也是团队管理的重要协调方式。对于从事创新的研发团队来说,日常细微的调整、改进和协调,都非常有可能成为组织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但是一个限制性前提条件是团队成员认同的氛围、有高的忠诚度和好的合作关系。
(4)供应链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网络,包括一个企业内部的各种环节联系,也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各种业务联系,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协调是其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一个供应链中存在两种层次不同的协调机制,从而采取的协调手段和协调技术也不尽相同。供应链管理就是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协调和控制供应链成员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4.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这种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以公共和私有的知识和隐性知识为管理对象,通过构建知识库,促进两类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吸收和整合等知识的运动,从而带动物质、资金和价值的流向。由于知识的可编码性、可获得性,以及私有制使得产权问题,因此存在建立促进两类知识转化的协调机制,包括在技术、制度、知识存储模式等方面。另外,由于私有知识向公共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个体资源外在化的问题,对于组织的知识管理来说,开放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有效的协调方式。
在个体知识转化成为组织知识之前,常常以隐性知识和技能的形式依附于人力资源而存在,并以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表现出来。根据智力资本理论,必须对这种资本进行管理,像泰勒科学管理那样发挥个体潜能,例如通过学习、交流和相互共享知识,才能够发展、更新和利用个体的这种隐性知识。而这种管理,在众多的协调管理研究文献中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式的沟通协调机制。
组织知识管理的一个显著的技术要求是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决策技术、人机交互模式、数据仓库等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技术搭建不同知识相互接触和彼此整合的平台,例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这种平台就协调了不同创新人员和阶段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开发的步调。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地采用信息技术,而是一种综合了开放的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知识传递的技术、制度和组织结构渠道,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采用这种模式是一种战略决策,并且需要协调新旧模式之间的冲突。
三、结束语
上述这些理论不仅在内容上彼此交叉、融合,而且协调管理观构成它们共同的内核思想,并且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协调管理研究的理论渊源。也就是说,已有的理论为了适应新的管理问题的产生,正在逐渐被融入和吸纳到一个更加深刻、宽泛和包容的协调管理理论框架。我国提出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则从更广泛角度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因此,其首要任务是构建经济与环境、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平衡与协调。从管理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协调管理是实现这种平衡与协调的最直接方式。本文的研究为管理研究者从多样化管理理论中找到其思想一致性本质联系提供了依据,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和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提供方向性思路和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6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