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破窗理论”与图书资料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管理科学中,“破窗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对于管理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图书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同样如此,恰当运用“破窗理论”,有利于指导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为此,本文就“破窗理论”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破窗理论”;图书;资料管理
  图书资料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损坏,究其原因,大体可分为人为和自然两个原因。加强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就是把这些造成图书资料磨损的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把图书资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并降低图书资料补充过程中所增加的成本。
  一、“破窗理论”的由来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两辆汽车分别停在了治安良好地区和治安不好地区。停在治安不好地区的车摘掉车牌,打开车顶棚,结果这辆车当天就被偷走。而停在治安良好地区的车几天也无人过问,但是在砸掉车窗几个小时后就被偷走。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一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打破一幢房子的窗户,不去维修,很快就会有人跟着去破坏这栋房子的其余窗户。时间一长,人们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从而助长犯罪的发生。
  从心理学上说,“破窗理论”强调了人行为上的暗示性和从众性的特点,即某种行为给予人的某种特定的心理暗示,从而让其余人继续这种特定行为。专家研究认为,“破窗理论”阐述的主要是以下几种心理现象:一是投机心理,就是当别人占了便宜而没有受到惩处时,自己也会去占便宜;二是颓废心理,即不会主动维护公共物品;三是继续破坏的心理,不去主动维护已经损坏的物品,从而导致破坏行为继续进行,造成更大的损失。从对“破窗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知,及时修补好破损的第一个“窗户”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研究“破窗理论”的目的所在。
  二、“破窗理论”介入图书资料管理的必然性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破窗理论”要求管理者应该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维护和修补管理对象,保证管理对象的完整和美观。这里,着重强调了修补维护的及时迅捷,最终目的是有效恢复对象的原本状态,确保其完整和美观,防止被他人因为心理暗示加剧其破坏程度。这其中,要确保恢复工作的有效性,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地恢复管理对象的美观和完整。这是因为,修补过的物品,哪怕修补技术再高明,也避免不了留下修补的痕迹,不可能彻底消除被破坏的痕迹,和原生状态终究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破坏性痕迹最大限度的消除,尽最大可能让管理对象恢复其完整美观的状态,避免其被继续破坏,从而实现管理的目的。
  我们把这一理论延伸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在管理图书资料等的过程中,“破窗理论”同样发挥着作用,从而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一,作为一种公共用品,图书资料处于不特定的空间中。一般来说,图书资料,特别是教育机构和社会公共机构的图书资料,其性质属于类似的公共产品。这就导致图书资料处在一个“破窗理论”中所假定的情境中。在这些场所中,管理者与借阅图书资料的群体而言数量是微小的,一旦图书资料处于开放时期就会给管理者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知道,管理者不可能真正的即时监督和管理每一份资料、每一本图书,在场所开放时期,这些图书资料就处于由借閱者随意处置的状态之下。
  第二,当由上文提出的实验我们可以推导出,当图书资料处于无人监管的环境时,就会大大增加其被破坏的几率。一般来说,人为破坏在主观上有两种:过失和故意。这两种在客观上都会导致图书资料的损毁,破坏其使用价值。同样我们也知道,只要建立起恰当的监督管理体系,那么无论是过失还是故意的行为,发生的几率都会大大降低。前面我们又已经知道,我们不可能去监督管理每一份图书资料,这就造成了管理和维护图书资料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借阅者的个人素质。而我们不可能确保所有人都具有较高的文明素养,个人行为很大程度上有着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在监管较弱或者无人监管的时候,图书资料被破坏的可能性被大大增加。
  第三,在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图书资料一旦出现破损,其破损的程度和速度是以“加速度”的形式体现的。也就是说,当图书资料没有损坏时,借阅者会小心翼翼的使用,这就会延长图书资料的磨损周期;而图书资料一旦出现破损,那么在短时间内,其破损程度会很快加重加深,在短时间内,书本的折旧期就会迅速变短,直至无法使用,这也符合了“破窗理论”的现象。
  综上所述,“破窗理论”介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是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浪费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用“破窗理论”指导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我们已经知道,坚持“破窗理论”就是要及时修补维护好管理对象,以保持管理对象的完整和美观,从而避免管理对象遭受到进一步破坏,防止继续破坏这样的心理暗示的发生和蔓延。这就要求我们在图书资料管理中,要及时修补受损图书资料,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价值:
  第一,对于破损的图书资料,一经发现要立即进行及时有效的修补,防止图书资料处于“破窗”环境中。在这里,要首先确保修补工作是在发生破损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即发生破损,即将出借或使用前就要修补好;还要确保修补的图书资料尽最大程度的恢复原来的面貌,保持完美性;还要注意确保图书使用价值。即图书资料不丢页少页,没有缺损情况发生。
  第二,要认识到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完美性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完美性,降低可能发生的人为破坏图书资料的行为,尽可能的延长图书资料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补充购买的几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经常保持完整美观的图书资料也有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读者队伍,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图书资料的管理维护,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正确认识经常性修补检查图书资料工作和降低图书资料循环购买、节约资源之间的关系,与后者相比,这样的管理成本提高额度是不值一提的。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图书管理者特别是负责保存和借阅的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归还和存放的图书资料要坚持经常检查制度,以争取能够及时发现图书资料可能出现的破损情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的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图书资料出借和归还两个环节,只需要扫描仪一扫即结束这一环节的工作。同时,相对于借阅者这一庞大的群体,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属于真正意义的少数派,这就导致在这两个重要环节中出现图书资料检查工作的缺漏,或者忽视了对图书资料破损情况的检查,或者遗漏了图书资料破损情况的检查,进而加剧了“破书”的破损速度。
  落实“破窗理论”就意味着在出借和归还图书资料的环节中要坚决贯彻仔细检查的要求,以及时发现图书资料是否出现新的破损。一旦发现新的破损,既可以对破坏者进行惩罚和索赔,以增加破坏行为的成本,又可以及時的对破损图书资料进行修补。
  总之,运用“破窗理论”指导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有效”两个词。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及时、有效”地修补图书资料,防止“破窗理论”环境下人们出现的那种从众心理和暗示心理的出现,从而避免破坏行为威胁图书资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科学看待“破窗理论”,不要把“破窗理论”视为解决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灵丹妙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坚持灵活的原则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图书资料的完整美观,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价值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文佳.基于破窗理论的用户体验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09)
  [2]刘英飞,何园园,黄正廪. “破窗理论”在高校体育图书资料管理中的运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3]缪秋香.图书馆日常管理中的“破窗理论”[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5(05)
  [4]赵发员. “破窗理论”与图书馆管理[J].公共图书馆.2014(04)
  [5]周拴龙,张楠.高校图书馆破窗现象及其治理[J].创新科技.2016(08)
  [6]樊荣.“破窗理论”与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
  作者简介:
  邱  晔(1987.2-),女,汉族,籍贯:河南开封,河南省图书馆,助理馆员,硕士学位,专业:图书资料管理,研究方向:图书典藏与流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1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