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部审计改革创新中对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定位与发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形势、新要求下,企业内部审计在职能定位上不断扩充,监督关口前移势在必行。同时,企业的发展急需加强内部审计在事前事中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这成为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预警 日常监督 独立性 风险防范
  在新时代下,企业管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内部审计为企业防范和规避风险作出贡献,既能够“望闻问切”,把脉问诊开良方,又能做好未病预防与治疗,这是企业对内审的需求。那么,首先要做好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定位,之后要明确采取何种形式履行职能。
  一、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定位
  内部审计开展的事前事中监督是提供一种独立的咨询与建议服务。内审不是具体事项的参与者,不能代替内控设计中原有的,本应该对事项过程进行监督监控的职能,也不能直接干预事项的决策者进行决策。这是内审在事前事中监督职责发挥的定位及原则。
  内审部门或人员有权在相关内控体系设计阶段、业务实施阶段、决策阶段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事项的执行者或决策者在充分了解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有权自行做出最终的决定。即使有时内审会怀疑执行的合理性、正确性,但只要其执行是符合内控制度设计要求的,内审就应该无条件支持、给予认可。
  二、事前事中监督职能发挥
  在职能定位清晰明确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发挥内审的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以下是结合实践经验,在组织监督形式、监督事项、措施保障等方面的探讨。
  (一)监督形式
  内审作为企业中的一个职能管理部门,是内控体系中组织架构的组成部分,亦是企业风险预防所设置的一个重要关口。内审对事前事后监督的形式,一是以参与的形式进行事前监督,二是过程中以监督、独立评价的形式进行事中监督,三是发布预警的形式,四是整改跟踪监督。前两种监督形式是针对具体业务事项而言,后两种监督形式是针对一个组织一定时期的总体情况表现而言。
  第一,于审计独立性考虑,以参与的形式进行监督的范围是比较受限的,在事项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因为参与的形式很容易让内审越俎代庖。如内审以参与形式履行监督职能,一是可以参与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设计,并发表意见;二是根据企业决策者的要求,内审可以参与重要事项开展前调研论证,发挥内审专业特长,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决策信息。
  第二,以在过程中监督、独立评价的形式进行事中监督。如最为常见的采购招评标的监标,重要事项如资产处置、企业清算等执行过程监督,均是以独立的第三者,通过旁观的形式对事项执行是否合规发表评价。对发现的不合规行为给予禁止。
  第三,以发布预警的形式进行事前监督。内审结合近期发现的问題或是经营指标的异常表现,经专业判断可能普遍存在问题或潜在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提前预警,被预警单位有则及时改之,无则加勉。内审预警,实质上亦是监督关口前移,履行事前事中监督的一种间接形式。
  第四,跟踪形式的事中监督。为加强审计事项的闭环管理,内审对需整改事项的整改措施落实过程进行跟踪,为有效整改提供一定保证,跟踪整改过程其实是一种过程监督。
  (二)监督事项
  内审事前事中监督事项的选择,一定是业务的关键控制点,且容易发生不合规风险的环节。要结合企业当期经营重点工作安排,有选择性地进行监督。监督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第一,根据企业内控制度的规定,对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招标议标过程,对资产处置、资产验收环节进行监督评价。包括监督采购方式选择,招标文件的编制与形成,开评定标过程是否规范;资产处置申请审批,方案、回收商的选择,过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第二,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开展经济效益评价审计、工程结算审计、薪酬结算审计等过程审计项目。通过内审对数据进行审定,以增强准确性,减少支付金额或损失,为企业带来更加直观的经济效益。
  第三,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范围的预警。如被审计的多个单位或部门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为使其他未被审计的单位及时发现并整改而进行预警。内审根据日常工作中了解或获取的信息,发现如主要经营及财务指标异常波动问题,经分析后掌握波动原因后而进行经营规范性预警。根据了解的外部环境或政策信息,结合公司的依赖程度而进行风险预警。审计预警得到有效及时响应,防止风险或问题扩散,可以逐步完善企业免疫系统,强化风险承受能力。
  第四,根据重要性水平,公司治理层、管理层等临时安排对其他经营活动事项的监督,如内审被指派参与某专项工作、内控相关制度完善等。在投资项目立项阶段,邀请内审参与分析,尽职调查;对其他部门制度的建立或修订发表意见。
  (三)措施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内审事前事中监督职能,需要几大措施保障。一是建章立制,明确监督职责定位的同时确保履行程序是明确的、专业的、合规的。二是加强内审宣传,使企业从上到下知晓内审具有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使内审可以提供服务咨询业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服务机会,增加内审在企业里的认同感。三是加强信息运用。通过信息系统记录、企业经营信息、内审报告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加强内审对信息的接触机会、风险识别的敏感性。四是加强内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加强经验积累,以确保对监督事项有准确的、专业的评价。
  (作者单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婧文.事后监管的内审内控[J].中国外汇,2016.
  [2] 王凯.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特征及路径[J].财会研究,2018.
  [3] 辛旭.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J].经济问题,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5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