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重视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国家也开始大量投入科研经费,进一步保证了农业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已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发展现状,通过具体分析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经费管理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农业科研单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风险
  2016年,国务院、中央机关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2018年7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上相关政策文件表明:我国不仅充分重视科研事业的发展,并进一步明确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新要求与新口径,以此扩大了各类科研院在经费管理上的职责和权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简政放权”的发展理念。但同时,在科研类单位财务人员职权放宽的政策背景下,经费管理的灵活性同样意味着科研院在此方面大大加重了管理责任,并可能面临着更多的财务风险。新形势下,我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如何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优化科研经费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是目前急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
  (一)科研项目经费来源的多样性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来源趋于多样性,多层次性,例如共同承担着来自地市级、省市主管部门以及国务院部委等专项科研经费项目等。另一方面,若按照类别分析,科研项目可分为公益性行业转向、国际科技计划、省级科技技术、市级科技计划以及发改委项目等等,不同来源和类别的科研项目在经费管理的要求上也呈现不同。
  (二)科研项目经费下达的矛盾性
  随着科研项目朝着国库集中支付趋势发展,因此通过国库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费比重也越来越高,但国库资金的科研项目经费支付一半采取直接支付形式,可以采取财政授权支付的比例相对较少,一般只占据当年下达经费的30%。由于我国农业科研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着跨季节、跨年度的明显特点,很多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资金必须需要垫支,这与国库集中支付不允许直接垫付资金存在矛盾性。另一方面,经国库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费有着结转次数以及使用进度的要求,这就导致在科研项目经费下达后,存在突击花钱的现象。
  (三)管理的领域半径从内部拓展到外部
  在我国,单一化的农业科研单位无论是在研发技术上还是研发资源上都是有限的,近几年,为了解决这一研发问题,具备不同研发优势的科研单位已经开始进行共同合作,并申报科研项目,这种方法已经成为科研项目申报的主要力量。但同时,共同合作申报的科研项目在管理领域上已经由内部扩展到了外部,导致管理相对复杂和困难。
  二、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分析
  (一)项目经费管理不严,忽视高级人才的培养
  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只是重视内部科研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在一些农业科技单位中,企业虽然非常重视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但却忽视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这使得企业内部会计队伍人员结构和专业素养上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现状。此外,还有很多农业科研单位会计人员因缺乏经验,其在科研经费支出核算过程中,对宏观政策把握不准,无法有效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项目预算对经费支出进行控制,这就造成了科研单位内部支出账目混乱,项目经费管理不严,影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缺乏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影响财务决算的统一性
  随着我国农业科研工作与经济发展和建设联系的日益緊密,科研经费的来源逐渐呈现多元化,例如来源国家政府的下拨经费、社会各界的横向科研经费等。但当前,我国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制度均是针对具体项科研项目制定的经费管理办法,缺乏一个统一的,对各类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适用的规范性,统领性管理制度。科研单位内的各类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无法匹配,造成资金管理和监督口径缺乏统一性,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科研单位无法用统一管理尺度衡量项目经费支出,这就给单位内部的经费管理和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财务分析缺乏可比性,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不利于企业的科研项目决策。
  (三)重项目立项论证,轻经费预算编制
  我国很多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进行前,只关系如何有效、快速争取到科研项目经费,从而导致重项目立项论证,轻经费预算编制的现象发生。在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内,公司在申请科研项目研发立项时,在申报项目预算过程中要求科研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提交预算单,但因工作量大、时间紧,从客观因素上就导致了公司的科研人员无法按照本年预计实施内容对经费进行测算,而是对可能用到的科目之间按比例分摊进行经费预算编制,这就导致该公司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忽视科研项目经费监督机制建设,缺乏管理约束力
  我国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缺乏专门、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机制,甚至有的单位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就使得内部管理人员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不能严格履行经费监管职责。有些项目下达部门虽然签订了协议,但缺乏管理约束力,使得内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实施困难。
  三、优化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统一管理理念
  首先,统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理念。相关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并利用前期项目经费支出和应用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后面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提供数据参考,在科学的经费预算体制下,使科研项目活动顺利进行。科研经费管理者也要认识到,通过对科研经费实施管理,来达到对科研项目活动的监督,既能准确反映出项目实施的进度,又能杜绝项目舞弊现象;财务人员也要提升经费管理理念,主动加强对科研活动流程的了解,掌握科研人员对经费的需求度,转变由以往单纯的、机械的、被动式的经费核算,转为主动介入科研活动和项目经费拨出,使得财务信息对科研项目活动起到良好的指导、纠正作用,赋予经费鲜活、有效的生命力,也能在此过程中提升工作自信心,增强经费管理理念,并主动参与进去,为经费的有效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管理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还要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打破传统行政管理框架,例如,可以将单位内财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制定到专门的科研项目组中,并明确每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和监督人,赋予每个人明确的职责权利,且科研项目组可以随着项目的结束和再次建设而改变。在科研项目实施期间,还应要求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到经费管理工作中,使所有流动资金和费用支出透明化,防止出现贪污现象。基于此,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约束单位人员的行为,提升所有者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有效整合三方资源,从而为经费管理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三)优化管理手段
  农业科研单位还要不断创新和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改进科研单位内部财务系统的核算功能。例如,将财务系统中专用的科研经费数据,平均转换到管理人员、科员人员能直接操作的系统中,将科研项目经费的各类财务信息数据分类整理成所有管理者能直接使用和查询的格式数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方便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与到经费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在实现科研经费动态管理同时,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共享,为科研活动及经费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素琴,刘成录,谢苹,赵倩倩.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 (06): 86-87+92.
  [2]杨蛟峰.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南方农业,2018,12 (30): 85+87.
  [3]陆道翔.新形势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 (29): 95-96+98.
  [4]吴昊,汪国莲,汤安明,王露.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 (11): 624-6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1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