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经济形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当前的经济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要善于分析最新经济形势,把握新经济形势给我们创造的平台,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中的挑战与困难。高等院校要通过各种举措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思路,让大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时机,迎接挑战,从而有一个很好的创新创业前程。
  关键词:新经济;形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在新经济形势下,高校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将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能否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否振兴民族大业发展。切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们用创新创业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让他们勇于把创新创业作为毕业后的首选,大学生在校期间,高校要做好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做到具体实施,不能停留在喊口号的表象上,从而能够让学生毕业后能够灵活的面对就业形势、积极的开展自主创业活动。
  一、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一)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切创新的中心,高校培养的创新能够为社会带来实际价值才能称得上是有意义的创新。高等教育背负着社会使命,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通过创新创业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生发展的必然性。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双创不仅能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提供更多的岗位,从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经济的发展减负增效。大学生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将创新创业持续发展下去,是当今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二)挖掘潜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掌握着高水平的知识理论,内在潜能可估量,通过创新创业的倡导,使得大学生把内心的想法转化成社会现实,实现了创新创业的梦想,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就是让大学生独立的去完成一件从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逐渐被激发出来,让自己持有不断发展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大学生参与双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开展双创的常识和方法
  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在对创新创业没有系统的了解之前,很难获得可行的创新创业方案。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首先需要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掌握内在规律,找出实现的方法。否则在未来的创新创业中,必然会变得迷茫,找不到方向,最终导致失败。
  (二)双创时间没有保障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大学生要完成学分才能毕业,然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足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又不能过多请假甚至休学去完成创新创业实践,以免影响正常毕业。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双创活动时间无得不到保障,必然会影响双创的效果。
  (三)缺少双创的平台资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要有办公地点、办公设备、启动资金、信息平台等资源,这些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开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些条件都不是很充分,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都需要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资助。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不足
  创新创业是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如果发挥不好会有失败的可能。有的大学生感觉失败很没面子;有的大学生经济条件有限,失败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让他们承受不起。导致创新创业的信心不足,甚至害怕开始创新创业。
  三、新经济形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双创常识和方法,确保双创所需的时间
  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常识的学习,传授给他们创新创业的具体方法,将创新创业常识和方法贯穿于实践活动中去。高校教育还要注意把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活动与创新创业实践融为一体。我们可以在学校周边建立研发基地,让知名企业入驻或是组织学生去企业中学习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加工与创新实践,让企业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为了确保大学生双创所需的时间,高校可以将现有的学年学分制度改革成终身学习的学分制,或者相对延长学年,在延长的学年内完成专业课程和学分即可。当今高校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那么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与毕业成绩相联系,成为一个加分项。这些提议需要教育部门及高校領导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当今经济形势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意义,它要求我们要勇于拼搏、不断创新、敢于冒险、不畏艰难险阻、勤奋务实、团队协作、艰苦创业。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以上优秀品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如果高校没有一支具有创造性的师资队伍,怎么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呢?在当今高校中有这样一个误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大多来自辅导员、思政教师和教务处人员,他们不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和创新精神。在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效仿其他高校。这样一来创新创业工作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高校领导对创新创业工作还不够重视,对师资队伍也没有一个优秀的规划,依然存在高校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殿堂的传统思想,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做好这项重要的工作。高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创业人士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传授创新创业经验,让学生获得先进的创业知识;我们还要与各界校友保持联系,对已经开始创业或创业成功的校友进行邀请,来给学弟学妹们讲授下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我们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中引入企业家、创业人士、校友等,大大增强了这支队伍的专业力量。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校内创新创业教师的品质和综合素养,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从而能够理性的分析当前形势,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进程奉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   (三)增加社团和项目,提供资源平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业信心
  高校创业教育要以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核心,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推动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首先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有这种意识,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凭借所学的专业知识、市场的现状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标新立异,对于不属于自己所必须去学习的课程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老师和学校的作用。在学校宣扬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大学生去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与勇气。学校要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去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鼓励学生切身的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尝试通过讲座、各种竞赛等方式,以社团和项目为载体形成“创业教育”群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实际的形式去引导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更设身处地的了解自主创业。与公司合作开展一些更加专业的竞赛,选拔出较为优质的创业设计还可以实训的形式进行尝试,学生的兴趣与专业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潜移默化的增强。政府和高校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资源平台,挖掘社会资源,积极与当地企业密切联系,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肩负着民族发展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具备创新创业的品质,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去分析当前形势,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去努力培养出一代代具有胆识和胆略的创新创业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从而促进当前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佳汝.“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6):136-137.
  [2]刘秉涛,闫金霞,李国亭.论创新基地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9(13):20-21+24.
  [3]唐亞南.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116-117.
  [4]吴孔阳,杨娆,娄亚芳,杜如月.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驱动下大学生自我管理途径及对学生能力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6):102-103.
  [5]黄莉,李永佳,张泽昊,刘付伟梅.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353-354.
  作者简介:
  郭红梅(1982.11-),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与法律基础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4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