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和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03年,我党提出了一项针对预算绩效的任务。201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各单位应对财政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2017年,响应党的号召,全面的实行了绩效管理。加强对预算绩效的监督,也有利于政府的治理。对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和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预算绩效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党在重要会议上提出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为此,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改革成效明显,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升,但是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支出管理中跟踪问效监督机制仍不健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预算绩效比较注重预算支出的一系列效率。要求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更加的对资金及产出的效益进行关注,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不断提高对人民服务的水平,真正的从心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真正的为人民办实事。为了更好的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机制,有利于强化财政部门的责任感,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治理能力。
  (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手段
  在早年对分税制进行改革,合理的划分了地方与整体的财政权力和相对的责任,确立了比较适应社会现代发展的一套管理体制。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划分逐渐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表现为财权的集中和事权的下移。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民生领域的刚性支出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城建支出规模越来越大,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凸显,这也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财政资金浪费和错配问题,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否科学、有效的分配、安排和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资金使用的结果和产出,将预算资金的分配与预算单位的业绩挂钩,优化财政预算配置,可以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三)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有力举措
  目前,财政在安排预算时仍普遍采用人员数量和定额标准核定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由于不同预算单位人均承担的工作量是不均衡的,有的预算单位在某一年度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较多,有的相对较少。这种经费分配方式,可能会使承担较少工作任务的单位得到充裕的资金,造成了资金浪费或资金闲置;同时,承担较多工作任务的预算单位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如果政府采取追加预算的办法,则增加了财政支出压力。由于预算单位获得预算资金的多少不是取决于其某一年度干了多少事,而是取决于单位有多少人,这就容易造成机关臃肿,行政效能低下,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产生“庸懒散浮拖”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评价对预选结果加以运用,使预算资金和预算的整体评价结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意识不强
  预算单位没有对预算绩效管理有足够的了解,仍然存在一些传统的思想,比较注重支出,从而忽视了绩效。财政部门“重分配、轻管理”,还没有真正将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等作为资金分配依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预算单位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些预算单位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了解,所以在开展工作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积极去落实管理工作。还有一些预算单位有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想法,却不知从何处入手,迟迟未付诸行动。
  (二)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而且需要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但是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经验比较欠缺,上级财政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办法和规范性文件,但是不够统一、规范、完整,缺乏具体的工作流程、指标体系等制度规范。
  (三)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不牢
  一是绩效管理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需要。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做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分析工作,涉及专业领域较广,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能力的绩效管理团队来开展此项工作。由于缺乏绩效管理专业人才,影响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二是没有把预算绩效工作信息化。一些地区没有办法在电脑上对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不能够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以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管理尚不能有效结合。三是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有利于更高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因为缺乏一致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同预算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内部管理行为涉及面广、各有特点,其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差别,如何制定适合特定项目的正确的评价标准,是有效开展绩效管理的共同难题。
  (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到位
  当前,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多停留在反映情况、找问题、提建议的层面,还没有真正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效结合,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预算单位的重视,个别项目虽然绩效评价结果不佳,但是财政资金安排没有受到实质影响,容易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议
  (一)增强绩效管理意识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预算绩效管理涉及所有预算单位,有些问题比较敏感,要想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更高更快发展,就要不断积极表现获得领导的好感,增强重视程度。二要重视宣传工作,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宣传的重要性,积极利用网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浓厚氛围。面向财政干部、预算单位、第三方机构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财政管理人员、预算单位相关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三要开展监督检查。对预算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二)健全绩效管理机制
  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快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预算单位为主体、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协作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要积极对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规范,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帮助预算部门有效实施管理工作,各预算单位在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管理工作执行者。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绩效的管理体制,不断规范相关的工作,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慢慢建立起更加有秩序的预算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三)打好管理动作的基础
  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此项工作交由专业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实施,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二要搭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性。三要做好经费保障,安排足额绩效管理工作经费,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四是加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2018年,广东省财政厅究出台了《广东省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该指标库共计收录了很多的种类,对相关工作体系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其他地區应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并结合自身需要,加快形成本地区统一的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绩效指标体系。
  (四)积极运用绩效结果
  预算绩效结果运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注重绩效结果,不断发挥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提高结果运用的有效性和约束力。财政部门要将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财政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良的,优先安排预算或继续予以支持,对评价结果为不合格且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根据情况调整项目,减少或不再新增安排资金。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院长 刘小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应对之策[N].中国财经报,2019-03-30 (007).
  [2]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N].四川日报,2019-03-27 (001).
  [3]复旦大学教授 苟燕楠.当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措施[N].中国财经报,2019-03-23 (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31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