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环境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贾江丽
摘 要: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若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逐步提高对财务管理的力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国企的长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文章以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切入点,探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环境;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控体系
新的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均处于深化改革背景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改革方向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核心,内控体系的落实也是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可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国有企业需做好相关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以降低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国企之间的竞争能力,不断整合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进而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一、财务管理内容与重点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对现金流、筹资和利润进行有效的分配,最终目标是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是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管理学中,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规避财务风险,发挥自身财务管理功能,利用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手段,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内控体系的内容与重点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中层管理者和员工为了遵循法律規范、达到经营目的、有效防范风险而做出一系列保障方法的过程。2004年美国COSO将风险偏好列入至内控体系中,逐步形成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的系统。企业内控对象主要是风险,这也要求企业高管人员可在复杂经济背景下,有效防范风险。企业对风险进行管理一个系统过程,企业在此过程中需整合所有资源,不断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进而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该过程是由董事会、高管人员共同制定的,在此过程中识别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和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承受范围内,进而达到风控的目标。
三、新环境下国企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的关联性
1.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均是国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企在日常经营中,其可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对税务、现金流量等一系列资金活动进行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稳定国企的资金链,实现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企而言,企业若想实现良好的内控效果,还需在国企经营模式中寻求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此规避风险,保障国企顺利运行。在完善内控体系时,还需逐步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以此规避财务风险,实现国企的稳定发展。
2.内控体系是实现财务管理的夯实基础
国企进行财务管理的最大目标是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资金科学化配置,为了落实财务管理目标,国企还对财务管理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国有企业通过加大内控体系建设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实施财务管理的动态化全程监管。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可帮助其寻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疏漏,并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保证国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利用全面预算提高内控职能的管理效率
新环境下国企改革逐步深化,国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有效控制国企的经营成本,减少浪费现象,扩大盈利空间。国企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帮助国企做好财务计划工作,并且对外开展有效投资,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发挥内控管理职能。
4.有效的内控体系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建立诚信金融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中,存在会计失真现象将直接提高其经营风险,损害相关投资者利益。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的检查报告看,审计质量问题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仅在2018年,我国财政部门就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0余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其中审计的不实资产为13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存在会计失真现象,内控体系的薄弱直接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导致国企无法按照真实情况匹配资源,影响了国企经营的稳定性。国企通过完善内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内部约束效力,建立诚信金融。
四、国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忽视二者的作用性
国企高管人员一般都是国家政府部门指派,其管理能力较强,但是其过于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益,将忽视财务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的建设,这也导致国企高管人员忽视了二者的作用。究其根本,一是因为领导对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的认识流于形式,其在管理环节过于重视经营目标,忽视了内控体系对经营环境的优化作用,很难具备配套的保障措施落实财务管理和内控体系,二者工作无法落实。二是因为国企的性质决定了领导、中层领导干部以及员工忽视了内控体系的建设,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三是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足,国企的设计部门一般是由总经理指派的,和国企管理者联系密切,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与此同时,部分国企尚未设立监察部门,无法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从组织架构角度看,国企风险管理理念淡薄。
2.财务管理内容和内控体系内容不相符
国企逐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部门国企已经意识到了财务管理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其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国企固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符合国企新环境的运行模式,限制了其内控效能的有效发挥,也加大了新的内控风险,降低了国企的经营效率。与此同时,部门国企现行的内控制度无法协调财务管理体系,导致二者的约束能力被削弱,二者内容不相符。
最后,国企落实的内控体系的力度较弱,国企对其缺乏良好的执行方案,相关配套设施缺失。由于国企内部权责不统一,无法明确权利和责任内容,国企领导者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具备行政资源,但缺乏管理力度,缺乏管理职能。 五、新环境下国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体系措施
1.优化国企内控环境
国企的持续稳定发展需加大对内控环境的监督力度,提高对内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优化内控管理环境。
第一,国企需提高了领导以及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重视度,建立良好内控环境,需要有合理的治理结构,坚持相关机构独立性,并且相互间的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在进行权责分配时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使各部门信息沟通通畅。利用企业的文化作用帮助内控有效实施,完善内控需要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只有有良好的对策,才可以在风险发生时有效应对,进而提高内控体系的约束作用。
第二,完善内控人员管理,明确员工法制教育,特别是管理层法制观念。对于参与内控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培训诚信及专业知识,使其可以发挥出内控监督作用,对其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在职培训,加大对国企员工内控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的认知。
2.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产物彻底转变了企业的营销方式,传统国企的经营方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现在是以客户为中心,产品生产模式也从传统的规模化生产发展到个性化生产。国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单一竞争模式转变为供应链竞争,这些变化都为国企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国企财务管理能力需与时俱进。因此,国有企業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球化数据平台,捕捉、获取、加工储存信息,数据化平台的建立不仅强化国企内部部门间的联系,同时将国企、客户和社会职责更加联系在一起。例如,国企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可优先整合国企物资流和现金流,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减少了企业的经营费用。
国有企业可通过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化管理,进而实现财务管控。国企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前提便是统一企业数据接口,将各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至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在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后,可将文件数据直接上传或者下发至总分公司。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在需要时,可随时调取某分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报告,实现了财务信息的统一化和数据化,消除了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孤岛”,进而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3.建立有效持久的内控管理体系
第一,国企需逐步优化内控管理流程,优化内控控制流程,将内控内容进行逐层细化,落实到部门甚至是个人,权责统一,分工明确,树立内控管理理念,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建立财务预警流程。国企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预警,防范、化解和消化风险,是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方面,需针对业务的增长,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按照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配比原则,尤其是对新业务资产控制需最优水平,确保资金安全,获得合理回报。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识别、度量和化解风险,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自身的长期风险防范机制,进而强化企业的内控保障措施。
第二,国企需提高风险监测管理力度,以此提高内控管理效率。可在财务预警系统基础上,逐步细化风险评价指标,不断细化风险管理内容,可以针对某个风险点,分析其可承受的风险,并设定财务浮动范围,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指标,不断细化风险监测手段。
4.完善国企的内审制度
第一,国企需优化内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的落实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需建立会计监督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选定可聘请第三方机构担任,最大限度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便于其行使监督权。
第二,国企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可采取财务内容定期审计和专项内容不定期抽查的处理方式,及时弥补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三,保证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向和国企发展方向相一致。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应逐步转变审计重点,将审计方向转向事前审计、事中核算、事后监督的运行模式,将审计核心放在企业的重点业务中,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比如,在内控活动的常规监督包括以下几方面: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审核人员和经办人员是否分离等。其次,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关键控制点的监督和重要的经济业务的监督,即个别评估。对企业尤其是销售部门的各项业务进行独立监督,加强企业的监督控制制度。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推进,国企在完善内控体系的同时,还需加大对财务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为推手,提高国企财务管理软实力,引入高素质专业强的专业化人才,防范风险,落实内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卢焕芝.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精细化与财务核算体系构建[J].财会学习,2019(23):247-248.
[2]程焕强.新时期下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简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05):73-74.
[3]李婷.论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相关性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01):38-39.
[4]郝芳芳.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法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0):232-233.
[5]金红伟.探究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8(14):59-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6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