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透视贫困的马太效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下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从政策、措施、资金、力度上这些常规方面下功夫已经致使扶贫工作渐渐进入了疲倦期,很多工作都开始出现滞后或效果不佳等情况,甚至贫困人口群体出现了抵触心理。本文在深入阐明贫困内涵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切人,以窥探造成瓶颈局面的原因以及如何打破脱贫攻坚怪圈。
  关键词:贫困;马太效应;心理失衡;习得性无助感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1 相关概念释义
  1.1 贫困的内涵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还可能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社会及政体不稳固、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所有组织的难题,也是重点问题。
  贫困,通常指某方面的缺乏从而造成的落后,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参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要的五个层次来讲,每个层次都存在贫困,最底层一生理需求的贫困是通常意义上绝大多数人理解的贫困,即物质上的匮乏,也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不足以支撑支出,基本的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剩下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是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之上的,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人的低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会衍生出下一层级的需求,也就是说只要生理需求上存在贫困,那么剩下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通常都是贫困的,因此,要解决贫困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先解决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进而解决人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1.2 马太效应的含义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源自《圣经》里的一则故事,故事中3位仆人得到了国王同样的赏赐,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后,3位仆人中有两位用赏赐去做生意赚了钱,但是有一位怕赏赐弄丢、保管得小心翼翼,钱还在。国王根据仆人不同的财富现状给了不同的处置二赚了10锭银子的奖励10座城邑、赚了5锭银子的奖励5座城邑,一分没赚了原有的那1锭银子也给赚得最多的那个仆人,即“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从故事中引申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即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后泛化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主要用于反映两极分化的现象。
  马太效应揭示了这个世界中真实而残酷的一面,同时就是自然界的一种“优胜劣汰”,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地区,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或者进步,那么就获得了先发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行更多资本的积累,继而形成更大的优势,长此以往,资源越来越多、优势越来越大,而缺乏资源和机会的个体、群体和地区就会无形中遭受到掠夺,从整个社会来看,彼此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对贫困问题的解决首先就要打破“马太效应”。
  2 贫困的马太效应
  2.1 经济的马太效应
  从现今地域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正越来越明显地印证着马太效应。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直接折射出“马太效应”:影响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都会源源不断地从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结果,经过重复的循环,地区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2.2 教育的马太效应
  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马太效应。从教育资源的布局上来看,国家整体的教育投资是有限的,那么在资源配置上就会有所倾斜。通常,对于名校而言,因为自身的硬件、软件、名声等发展充分,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所以,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会比一般学校得到的更多、更容易,而一般学校苦于硬件、软件上的限制无力突破发展,久而久之,名校实力越来越强,而一般学校发展受限,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地域的实力,甚至引起一系列的連锁反应。
  对个人而言,在自我认识、价值观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在孩子的教育上通常都比较重视,进而花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为孩子创造更优良的教育环境,这样无形中很多穷人的孩子本应享受的教育资源就被占用了,而经济基础薄弱的人,本身自己也不够重视,就更是造成了穷人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良的教育。长此以往,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就贫困问题而言,马太效应的存在无疑会加剧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会加快贫困的恶化速度。
  3 如何应对贫困的马太效应
  要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根源上首先就要增强本地区的吸附能力,而一个地区的吸附能力强弱,主要由经济基础、观念、制度等因素决定。而纵观这几个因素,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是肯定的,也是必须通过经济发展后才能改变现状的一个长期工程。所以,关键点和突破口就在于观念和制度,制度又是由人因时因地制定的,归根究底,观念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固有观念开始的。一个地区亦然。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老百姓和干部的观念问题。
  因此,扶贫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和干部怀疑自己的固有观念、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
  第一,要改变老百姓闭塞的信息通道。深入到贫困第一线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一点: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观念在革新,但是贫困地区因为封闭接收到的信息本来就少,加之老百姓不会积极主动搜索信息就进入了一个信息贫乏的无限循环的怪圈。
  第二,要改变老百姓的刻板印象。比如:女生就不用多读书,到年龄嫁人就可以了;扶贫就是看政府给了我多少钱等等。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但却是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扭曲的思想,所以扶贫工作的开展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一定先要扭转老百姓的这些刻板印象。
  第三,要激发老百姓的脱贫欲望。贫困老百姓对于物质的欲望在日复一日的封闭空间中由于得不到满足而日渐麻木,同时由于封闭空间的信息有限又日益加重了他们对于外界的排斥,甚至对于外界的干预会产生恐慌,也就出现了扶贫干部经常遇到的现象:“不是我要脱贫的,是你们要我脱贫的!”“不要说那么多没有用的,你们来怎么不给钱?”。因此,单纯地政策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从根源入手,要观念扶贫。让老百姓认识到自身的落后,激发老百姓的原生动力,迸发出强烈的物质和精神欲望,这样扶贫才能水到渠成。   第四,要关注老百姓之间(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脱贫户之间)的心理失衡问题。处于贫困边缘的人们由于自身素养与所处的环境,他们总是互相攀比和提防,生怕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他们不担心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成功了,却总是在意自已身边的人成功了,这让他们萌发嫉妒之情。所以,很多老百姓之所以对扶贫工作百般阻挠,就是因为互相之间比较后心理失衡造成的。也就造成了我们常说的“不以贫困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在扶贫一线,我们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事例:到了一户贫困户家做信息收集和政策宣传,走出来后碰到了隔壁的农户,这家是非贫困户,这家主人向我们这样陈述道:多年以前,我们两家原先的情况都差不多,我家的房子在他家之前就漏了,然后我们两口子就勤奋工作,一天挣20块就用10块保证生活、攒10块用来买砖,每天都攒,慢慢地攒起来了眼前的这个房子,攒来了今天的生活;但是他家不爱劳動,偶尔跟我们一样每天挣20块,人家挣20块就花20块吃肉、喝酒、打牌,结果现在政府给他家出钱修房子,他家是贫困户还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年头,真是懒的还过得更好。这个事例一下子就把笔者带入了沉思,就现实的情况来评判确实那家的条件要差很多,也绝对符合贫困户的条件,但是这家向我们反映的这个情况也确实存在,现在的政策区别无形中怎么给老百姓带来了这样的一种价值观?要是懒一点我还能享受更多?老百姓从扶贫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观点:不需要向勤劳致富的学,就光看见比自己懒的得到了更多。所以,扶贫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一定还要多关注扶贫过程中给老百姓带来的心理失衡问题,及时地进行疏导。
  第五,要帮助老百姓打破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这项实验的对象是狗,一开始实验者将狗关在笼子里,一亘蜂鸣器响起就给狗以电击,关在笼子里的狗因无处躲避只能忍受电击,多次重复之后,将笼门打开,蜂鸣器响起,还未电击,狗只是躺着不断地呻吟、颤抖,此时,尽管门是打开的,狗已失去了一开始的逃避意识,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贫困户在扶贫之前还是依靠自己做了很多尝试,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导致了失败,结果老百姓就通过这些失败学到了一点:他们的努力是没有用的,进而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尽管现在的政策大力支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们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或已经绝望了,正如我们在动员易扶搬迁时,有一位老百姓称:“我小穷小穷的时候,你们没来管我,现在我已经穷到极致了,你们不管怎么做也扶不起我了”,所以这就需要第一线的扶贫队员帮助他们打破“习得性无助”,让他们尽早地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工作中来,变“要你脱贫”为“我要脱贫”。毕竟老百姓对于自己的真实情况才是最了解的,他们才能制定出最符合自身的精准的脱贫措施,再投以极大的热情去执行这些措施,这样就只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条件保障,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包办一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要从老百姓这个主体本身入手,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打破他们的习得性无助,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入手,让老百姓积极投身到脱贫事业中,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再配合政府提供合理的发展思路、资源开发的方式,进而促进人才的流动、物资的流动、资金的流动,增强地区的吸附能力,才能打破贫困的“马太效应”怪圈。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宋建明.对贫困概念和扶贫政策的反思[J].江苏农村经济,2006(3):16-17.
  [2]刘永富.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J].新长征,2016(3):33-33.
  [3]陈丽娟.马太效应——超前策划人生[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5):51-52.
  [4]郭熙保.论贫困概念的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49-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59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