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营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尤其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新时期,基于发展和财政赤字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国家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来规范单位发展。但从实际来看,在当前新旧制度更替、财务管理改革的初始阶段,事业单位在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迫使事业单位不断加快内部控制建设。本文从内控环境、内控制度、考评机制以及信息化等方面对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高事业单位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策略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在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用于自我约束、控制、规划等手段方法的统称。对于水利事业单位而言,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第一,基于政策的要求。作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发展直接受国家的管控。而从2012年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开始,到后续《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等文件不断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要求,[1]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政策文件对事业单位的强制要求。
  第二,基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内部控制定义来看,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规范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其按照既定方针进行,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水利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内控环境不理想,内控认识不全面
  现阶段,多数水利事业单位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加强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但从实际来看,一方面受以往管理理念、行政管理思想的制约,单位内部控制模式、理念等还较为传统,单位内部缺乏科学的内控目标。另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的运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基本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类事业单位,这使得相关管理者更为重视公众服务,部分单位领导班子甚至只关心自身功绩,相对忽视内控建设等需要长期投入、见效缓慢的活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多数单位的内控活动开展主要集中于财务部门,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
  (二)内部控制制度过于刚性,执行较为随意
  虽然国家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颁布了相应的指引文件,但多数单位在参考文件编制自身内控制度时,常常存在过于理想化和过于普遍化两种问题,即部分单位在编制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过于追求完美,未和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制度实操性不强,难以落实,逐渐形式化;部分单位则完全参照文件指引,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和单位实际业务、活动相契合,难以有效指导单位项目活动开展以及内控体系的构建。[2]再加上单位也未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监督和评价职能难以发挥,单位各项活动开展较为随意,且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和调整,营造出“一切都好”的假象,不利于单位内控体系完善。
  (三)绩效考评机制不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缓慢
  从客观条件来看,近年来,随国民经济水平、物价、房价等的提升,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会计人才更倾向于薪资更好的企业,再加上事业单位对人员编制的限制以及考评机制的不科学,使得单位难以吸引到高精人才。而从主观条件来看,水利事业单位重服务轻管理的运营模式使得多数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现有财务人员又处于一人兼多职的状态,导致单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缓慢,难以支持现代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四)信息化程度较低,决策不理想
  单位内部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以及人事系统等软件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彼此间数据信息的交互还需要人员支持,不仅加大了单位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影响数据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内部控制在各活动中的运行情况以及应用效果得不到准确反馈,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较为盲目。
  三、水利事业单位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结合财务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针对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建设,构建理想的内控环境
  思想认识的提升能够为实际行动的开展提供指引,因而,水利事业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先从各人员思想层面入手。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单位应定期组织内部控制学习培训会,加大宣传力度,分部门加强各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引导单位全体人员自觉提高风险管理和按规行使权责的意识,促使其明确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的意义。并在财务部门的协助下,由单位领导班子带头,按照相关政策指导意见规定的总要求、总任务和各环节进展度来严抓内控建设,编制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明确各部门分工,合理配置人员,做好内部控制顶层设计工作。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制度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水利事业单位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先以相关政策指引为依据,并借鉴其他兄弟单位应用较为理想的制度模式,初步构建出内控制度架构。再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内控报告等对制度架构和管理細则进行优化。之后进行制度试运行,通过闭环监督、评价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促人员调整,对内控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将风险和问题控制在低水平后,开始正式运行。
  2.建立监督评价机制。针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单位还应按照《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首先,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部门,确保其运行的独立性,配备专业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权威性。其次,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双管齐下。单位除了在内部借助风险评估机制来评估内控效率外,还应邀请外部专业机构定期对单位内控的运行效果进行专业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定期披露单位内控建设和运行相关信息,便于外部监督和公众监督。[3]
  (三)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加快人才培养
  由于外部客观因素引起的人才流失问题可控性不强,因而,事业单位应将目光放在内部人才管理上。首先,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单位应加强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对彼此工作的熟悉、理解和认同,促使双方都能很好地配合对方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对财务人员在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决策、分析等管理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解读各项政策内容、抓住单位内控建设核心,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其次,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加大考评问责力度。单位要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以各岗位职责为依据,实行追踪问效,并将效率指标纳入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中去,通过和人员利益挂钩的模式来约束人员行为。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内部公开,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支持管理者决策
  首先,单位应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关注管理会计软件的研发,及时引进和本单位业务相适宜的系统软件。其次,邀请专业机构通过对单位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等各项活动的梳理来调整和优化内部控制等模块、子系统的程序、流程等,实现各系统数据的共享,并精简内控流程,促使管理者可以随时获取到单位内部控制应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决策方案。
  四、结语
  水利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单位可以通过加强单位内控思想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绩效考评机制以及加快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在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基础上,对自身内控体系进行完善,加快单位现代化内控体系的构建,促使单位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作者单位为大同市赵家窑水库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杨云霞.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纳税,2019,13(30):280+283.
  [2] 张莹.试析如何完善水利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J].财会学习,2019(24):239+241.
  [3] 宋美荣.浅谈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J].中国水利,2019(14):56-57+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6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