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国家政策的调整,近年来事业单位在运营与管理方面不断面临着改革与挑战。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基础建设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为国家发展提供着动力与保障。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通过优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来促进事业单位和谐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改革与运营中受到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角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运营与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内部控制制度是贯彻于单位管理全过程的,需要单位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共同参与努力。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随之而来的是在改革过后所凸显的单位管理不规范、管理漏洞等所带来的问题。教育行业相关事业单位,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虽然单位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与动力,但是由于以往内部控制与管理问题带来的发展弊端也开始凸显。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更需要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提升单位的规范性和发展潜力。所以,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存问题分析
  1.1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个自上而下且需要全员进行参与的工作。单位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中应该承担起引导、统筹、监督等领导作用,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落实。但是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多数管理层人员未能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单位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对内部控制合理规划和系统安排的认识。以教育行业相关事业单位为例,部分管理者认为单位自身工作内容比较专业,涉及到的业务与管理内容也较为清晰,所以没必要专门针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规划。还有一部分单位虽然对单位内部管理作出了规划,但是却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少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及员工也存在对内部控制工作消极怠慢的抵触情绪,认为内部控制耗费精力、没有效果,缺乏主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识…。这些事业单位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缺乏现象都导致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不足,单位运营存在一定问题。
  1.2单位管理中职权划分不清
  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单位本身就具有较为科学、清晰、层次分明的管理结构,才能实现单位管理效果的稳定。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管理中管理结构不明、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管理问题互相推诿等现象却较为严重。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在实际内部控制实施中业务活动的开展与内部协调工作的推进都出现一定阻碍。单位各部门之间对于自身职责与权利没有明确的认识与划分,工作交叉、职责不明导致内部沟通与合作效率较低,极大影响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推进的效率。内部控制中缺乏清晰的职责划分导致内部控制工作难以落实,内部管理应有的效果难以发挥。
  1.3单位内部控制行动力不足
  执行力是保障单位内部控制发挥效用的重点。如果不能有效落实内部控制所规定的内容,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优化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升单位各个部门工作的行动力。如果能让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执行中发挥应用,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真正价值。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制定的系统科学,但是在实际落实与执行中却存在严重不足。执行力不足导致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很多事业单位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问题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难以保证。即使有少部分事业单位认识到监督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设置了相应的监督机构,但是由于监督人员工作专业度不足、岗位划分不明确、监督管理规范性不足等因素影响,这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仍然难以保障,内部控制在单位运营与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不足。
  1.4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当前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管理与运营中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涉及到事业单位管理与发展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复杂性与全面性都给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内部控制,更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当前事业单位正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在单位内部管理与控制上仍然技术水平略有落后。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在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以及缺乏信息化内部控制管理能力,都是事业单位当前运营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难题。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单位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對减少重复性工作的人力消耗与时间消耗都是有重要作用的。当前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程度,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拓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1.5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在近十年来,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变化与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波动中不断面临着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国家相关政策及事业的发展变化不断影响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虽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并完善着,但是却仍然没有形成系统且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环节缺失等情况都导致内部控制中管理问题和单位运营中错误的出现。所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问题。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原则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优化前,要先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的原则,基于这些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的调整,防止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与单位发展方向和基本现实出现偏离,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的前提。
  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合法性原则是事业单位在优化内部控制制度中需要首先遵循的原则。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很多重要社会职责,而只有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及优化,才能让事业单位发挥更大的社会功效,为中国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正向推动力。以学校建设为例,作为我国教育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进行内部控制改革中,就需要严格遵守我国教育法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与行业内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冲突。
  2.2成本效益优先原则
  当前事业单位类型较多,全额拨款类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等所面对的市场发展情况与政策规范情况会略有不同。但是遵从成本效益优先,却应该是事业单位在单位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上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和实施都会相应的涉及到一些成本的投入,从事业单位成本控制角度考虑,在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与优化中,也需要把握成本意识,认识到成本效益原则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性。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应该尽量做到减少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的投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成本的压缩,实现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2.3重视“专项整治”
  在内部控制制度问题解决与管理优化上,既要注意改革的全面性,又需要重视“专项整治”的重点治理原则。也就是指,在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上,需要针对重大问题先集中精力进行专项治理,从纵向角度优化内部控制,由局部整改,再逐渐扩大到全面优化。例如,有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全面改正则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但是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问题是较为突出的,这时候就应该遵循“专项整治”优先原则,先对财务控制与管理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3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针对事业单位现存内部控制问题,并基于以上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原则,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3.1加强单位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
  针对内部控制意识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事业单位中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水平发挥,不能依靠个别管理层及员工的作用,而需要发挥单位中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上而下的进行内部控制意识的宣传与培养。例如,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普及和单位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的提升。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学习的课程,对全体员工进行内部控制流程、内容、重要性的培训。并且需要配合培训有相应的考核制度,让全员在学习与考试结合中深入认识并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与意义。另外,在内部控制意识培养中,事业单位管理层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在日常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宣传上多下功夫,督促每个岗位的员工都形成内部控制意识。以北京朝阳教委系统为例,作为首都人口最多的大区,系统内学校多达500余所,近年来十分重视校园建设内部控制的宣传和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系统内学校成立了相关内部控制机构与宣传部门,对学校建设与内部控制管理进行优化,在一系列改革优化下,各项成绩己名列前茅,学校教学水平和校园建设都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较好成效。
  3.2构建内部控制中的责任落实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最重要的是明确责任划分,所以构建内部控制中的责任落实是重点。在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应该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只有全体员工形成工作责任观,能够积极认识到自己所负责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自己负责工作进行认真落实,才能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与推进。在构建内部控制中的责任制度落实中,可以采用分层划分职责的方式,通过逐层递进、化整为零的责任落实制度,先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全部工作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与负责内容进行大致划分,再在部门中将内部控制中的工作进行落实到个人的明确划分,通过层层递进的责任落实制度,实现内部控制中的责任划分明确,这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贯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单位全员参与到内部控制实施当中,达成内部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
  3.3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力
  在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被执行,都难以发挥功效。为了防止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减少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来促进内部控制管理执行力的增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及监督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详细和规范的监督审查条例,对内部制度监督管控的具体要求、范围、内容作出详细规划,让单位内部在执行内部控制时明确要求、有据可依。其次,在进行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监管时,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并对监管部门中的内部控制监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健全的监督管理能力。另外还需要注意,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能由单位内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岗代替。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准确落实、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平与有效性,监管部门应该作为独立部门存在于事业单位中。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情交往、部门利益等因素影响内部控制监管工作的效果。同时,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还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部分部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来实现。因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与落实必然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单位业务水平的提升。所以运用结果导向思维,从工作结果和业务发展结果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实现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的侧面反映与印证,也能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3.4创新内部控制方法,增加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企事业单位在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事业单位由于单位性质和以往发展节奏的影响,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加快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创新,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与改革的重点方向。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上,事业单位首先应该积极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单位内部信息与资源的信息化录入与管理,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于单位发展变化情况,各个部门都能通过信息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及时了解。这为事业单位各部门实现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便利。另外,当前事业单位也面临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及预算上,可以利用参考部分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方式等手段进行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的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新内部控制的方法时,需要关注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的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信息化技术管理真正在内部控制中发挥效用,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常态化的信息管理。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己经实现了内部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为例,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化管理模块中,开发使用了OA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信息交流、会议管理、活动管理、项目经费管理、用餐管理、考勤管理、教研活动技术支持预约、工作日历等等全方位数据化管理,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内部控制管理在线上信息化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变得有序且高效。
  3.5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性是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中的重点。为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建立更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必然之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相一致。其次,应该符合国家与社会建设发展对事业单位的需求。第三,需要考虑到内部控制体系是否科学并能够调动起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参与到内部控制全过程中的制度才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事业单位都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所以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上,需要更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定是否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这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思考的内容。
  4结束語
  综上所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水平与执行力度,是事业单位在现阶段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是事业单位需要努力探索的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