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期货行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对冲现货风险、资金周转融通等方面具备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优势特点,稳步推动期货行业的发展,保证期货市场安全、稳健和高效的运行,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货经纪公司又是联系客户与期货市场的重要枢纽,在期货市场构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期货公司的兴衰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休戚相关。2018年,我国金融领域宣布“对外开放”,期货经纪公司在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即将与发达国家期货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建立健全期货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增强期货公司抗风险能力,提升我国期货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期货行业内控的核心关键点,阐明内控的风险所在。针对期货公司内控的现有措施与弊端,为逐渐完善期货行业内控制度提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核心;期货行业内控;经纪公司;措施与弊端;如何完善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期货行业内控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行业发展历程短,经验少,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产生了许多风险漏洞。另外,有制度不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也是导致期货行业违法违规案件的主要根源;加上金融企业所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复杂与多样性更加大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难度。
  1期货行业内控的核心概述
  1.1什么是期货行业内控,期货行业内控存在的背景
  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共同构成了内部控制体系。期货行业内部控制机制是期货行业内部组织架构以及架构问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关系:期货行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期货公司为了防范风险、规范自身的经营而制定的一系列业务操作流程、业务管理办法和措施的总称。
  1985年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如何形成市场价格”成为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一群中青年经济学家经过研究探索,理顺了市场价格的由来:价格是通过有组织有秩序的期货交易形成的。直到1988年,中国期货市场成立。截至现在,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30年的发展时间。期货市场成立初期(1994年以前),我国的期货市场管理制度无章可循,只能简单照搬海外期货公司的做法。期货公司的工作重点大都放在开发客户和扩大业务规模方面,风险意识淡薄;法规制度跟不上,政出多门,很多部门都在管,但又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期货市场规则不明确,随意修改规则,客户投机性强,期货公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了许多违规操作,造成了巨大的政策和市场风险。那一阶段发生了许多恶性违法违规事件。尤其在经历了1995年“327国债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事件”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从国家管理层面和期货公司自身,都认识到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经过若干年不断总结探索,我国期货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1.2期货行业内控的要求
  期货行业建立内控机制的原则:全面性;健全性;合理性;相互制衡性。
  一是全面性。内部控制制度应渗透到期货公司的各种业务流程及各项操作环节当中,覆盖至期货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并且需要全员参与,任何决策策略或操作环节都应当有案可查;二是健全性。期货公司要成立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并设立能够满足公司经营运作需要的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和必要的内部监督岗位;三是合理性。期货公司机构和岗位的设立在确保岗位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满足成本效益原则;四是相互制衡原则。期货公司内部机构和岗位的设立要确保相互制衡,将各环节风险控制到最小化。
  1.3期货行业内控制度现有的措施
  1.3.1从内控环境看
  第一,国务院和期货行业监管部门制定了与内控制度相关的各类法规及规章指引。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期货行业首部有章可循的法规制度。2000年4月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期货经纪公司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期货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该份《指导原则》成为期货公司内控机制设立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国务院在暂行管理条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并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四次修订。2007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2007年6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了《期货经纪合同指引》,上述法规及规章为期货公司内控机制的设定搭建指明了方向。
  第二,经过30年的发展后,期货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自有资本金得到了较大改善。1999年,《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期货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期货行业历经磨难,凤凰涅槃,行业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股权结构多元化发展。目前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公司注册资本金近贰拾亿,客户资产规模贰佰亿左右,期货公司资产规模和质量得到稳健发展。
  第三,中国期货业协会是期货行业自律性组织。于2000年12月29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接受中国證监会和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管理。协会成立以后,从行业自律、会员服务、从业人员管理、公司内控建设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有效的自律管理体系,不断地推动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2004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期货经纪公司治理准则》,规范了期货经纪公司的法人治理架构,对提高期货行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期货公司内部机构的有效运作、相互制衡和决策、激励约束机制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第五,2004年7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期货经纪公司客户保证金封闭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和自有资金的使用及管理原则,有效地保证了资金运营的安全性。
  第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金融安全监管报告制度,将调整后的净资本作为考核期货公司财务安全边际的核心。通过调整各种相关财务指标和衍生指标,按照谨慎性原则提高期货公司财务安全边际和抗风险能力。   第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成立保证金监控中心,监控投资者保证金及相关业务的安全运营,进一步规范客户权益和交易。
  1.3.2从内部风险管理看体制建设
  第一,期货公司建立了独立的风控部门,将前、后台部门交易和结算,财务和结算严格分开,各部门人员独立,岗位独立,业务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有效减少失误,隔离风险。
  第二,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系统,涵盖公司所有部门:开户、财务、风控结算、交易、信息技术、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部门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各岗位、各项业务得到明晰授权、清晰流程。
  第三,建立公司内部风险预警体系,实施以“净资本”为管理目标的风险监控体系,进行压力测试和动态监控,寻找公司经营决策的关键风险点,进行监督、反馈。
  第四,期货公司全面实行客户保证金封闭运行管理,要求开设保证金专用账户,确保保证金与自有资金账户之间完全隔离,封闭运行,不得相互划账,并制定相应配套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防范资金风险。
  第五,2004年9月,期货公司向证监会报送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报表体系。
  第六,期货公司内部建立信息管理技术部门,及时更新软硬件系统,确保交易信息流畅,保障客户交易安全。
  1.4期货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期货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基本保证岗位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然而,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期货行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仍有待完善,内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内控效果不理想。
  1.4.1公司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架构不合理
  只有合法健全的组织结构才能更好地完善内部控制目标。目前,虽然各期货经纪公司普遍遵循了金融企业制度要求,成立了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单从形式上看,期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少期货公司的法人治理留于“表面形式”,真实情况却不是那样。“内部控制”以及“道德风险”的问题非常突出,作为决策机构的董事会,其大多数成员由股东选举产生,管理期货公司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很少。监事会成员为股东单位的兼职人员或期货公司的非管理人员。监事会成员没有在重大投资项目中担任监督职务,使内控系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有些期货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在这种权利失衡的状态下,期货公司的实际决策权仍主要由公司大股东或高管人员控制。董事长或总经理“任意和私自决定”的现象不时发生,导致一些公司的信息不透明,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公司的业务决策不能科学、标准和民主化。
  1.4.2公司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存在偏差
  某些期货公司的高管人员错误地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就是规章制度的建立。有了规则,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部控制在业务流程中的动态监控。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在内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只把内控制度作为管理下属的工具,内控制度操作流程流于书面形式。在这种认识下,下属业务部门单方面追求交易量的扩张,忽视风险控制流程及动态监控机制。个别期货公司通过办公会议的形式,忽略内控制度、打擦边球,以低于交易所规定的标准招揽一些所谓的“关键客户”。
  1.4.3我国期货行业内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由于期货公司实行保证金交易,保证自有资金及客户资金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内部控制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风控结算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和客服(负责客户的穿透性)、资产管理部门。
  因此制度上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各岗位责任制。充分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梳理工作流程,突出关键岗位并实施重点监控。实施授权机制,建立事后监督系统和文件记录留痕制度。
  第二,维护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建立内控监督机构,健全违反内控制度的惩罚机制。加强信息技术的科技投入,增加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认清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期货行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金融行业的内控指导指引
  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和期货分支。各金融机构在制定和修订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采取的通行做法是各自为政。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缺乏金融行业整体的内控指引。因而,期货行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与其他金融行业形成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2.2缺乏期货行业的法律体系
  目前,证券行业有证券法,银行体系有银行法,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分支,期货法迟迟未能出台,行业只能遵循各种各样的法规、规章、制度、细则,没有整体完善的法律体系,现实业务中只能根据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操作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法律制约体系不完善,这种内部控制机制很难实现对金融机构各种业务活动的系统控制。
  2.2.1內部控制缺乏及时性
  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变化反应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修订内控制度,对新业务的开展无法及时制定相应内控制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2相关部门实施不到位
  例如,期货行业成立了保证金监控中心,可以实时准确的掌握所有客户的资金规模及实时动态。各个交易设立了自己的软件系统,期货公司又要求单设自己的信息技术部门,需要多重采购不同软件,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不能很好地实行成本效益原则。
  2.3期货行业业务体系不完善
  对于中国的期货业来说,同质化运作十分严重,在未来的金融开放过程中缺乏竞争力。通过对中外期货公司的比较,大多数中国期货公司只开展经纪业务,2015年开展资管业务,由于行业没有统一的监管制约体系,各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处于暂时停滞状态,造成期货行业范围单一,收入结构简单,缺乏国际竞争力。   3如何在金融内控制度不完善的过程中完善公司内控工作
  3.1增强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共识,凝聚企业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要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所有者要充分认识到公司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权力膨胀和失控现象,企业权力的行使应该是内部控制监督的重点,搭建有效的相互制衡机制。二要企业高管决策层必须不断学习法律法规,合法经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提高分析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判断力,不断增强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2强化完善期货公司内控监督评价体系
  一是单独设立内控监督评价专岗部门。该部门负责建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及时修订内控制度并进行全员宣传推广。二是组织、检查公司所有部门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建立内控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隐患和缺陷时,按照规定的报备制度和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四是各相关部门要养成定期自查本部门风险控制方案和具体操作流程的习惯,及时评估反馈给内控监督评价部门。五是内控监督评价部门不应掩盖风险,可以采用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和例行审计、非常规审计等方法评价检查内控系统的完善性,提出整改和处理违规人员的建议。六是管理层要定期评价下级部门的内部控制落实情况,形成评估结果,并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七是公司要建立内控缺陷和问题的纠錯处理机制,及时修正完善,并对其进行监督、跟进实施。
  3.3提升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
  一是企业各部门及时了解公司内控制度新规定、新要求,并组织各岗位落实;二是公司员工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沟通,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岗位胜任能力;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定期沟通职责的履行情况;四是细化公司内部流程接口工作的时效性及责任性,做好部门接口的细节岗位规则和流程管理,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明晰岗位责任制。通过各部门努力,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4结束语
  4.1金融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是服务实体企业的保障
  我国期货行业成立时间短,经验少,在不断摸索中发展壮大,由于行业自身特性的原因,凤险诱因会高于其他行业。而内控制度具有全员性、全面性、长期性特点,对期货行业的日常及专项管理可以起到有效地保障作用。期货行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4.2期货行业的内控制度完善可以提升金融企业形象
  期货行业是金融的一个分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相应衍生品业务不断增加,加强其内控要求,对维护行业形象,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增强实体企业抗风险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4.3是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需要
  期货行业内控有效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风险,增强企业实力,最终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就期货行业内控的核心问题,追根溯源,全面性地探讨了期货行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