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电力企业有效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对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财务风险化解及防范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企业 财务 风险 内控 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目标
内部控制首要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守法经营和合规管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防止資产流失,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明确董事会“管战略、议大事、防风险”的工作定位,发挥其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作用,保证董事会独立于经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状况予以监督,另外,加强对规章制度、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的合规审查,确保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要求;加强对决策事项的合规论证把关,保障决策依法合规;加强对重点流程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照章办事、按章操作。持续进行风险管理知识体系的宣贯培训,增强风险意识和提高岗位履职能力。鼓励全员参与,业务部门、风险管控部门、审计监督部门“三道防线”齐抓共管,形成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引发舞弊等行为。
(三)授权审批控制
企业应当明确董事会、经理层、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权责,国有企业更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相关人员违反规定越权决策、批准相关业务,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会计系统控制
建立良好的财务信息化管控系统,将风险管控流程嵌入其中,在日常工作中将“年预算、月计划、周安排、日监控”作为资金支付的前提和基础。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办法,提高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参与度。运用风险量化工具,科学设置预警指标,全过程动态跟踪,及时掌控重大风险管控情况,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不断采取刚性约束手段,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五)财产保护控制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组,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编制清查报告,以保证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账证相符。固定资产处置应当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按照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
(六)加强预算引领,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坚持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本着“谁花钱谁做预算”的原则,加大源头管理力度,持续规范可控成本,严格控制管理费用、修理费用、材料费用、财务费用等可控成本。通过预算管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控制,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能发挥最大效用,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七)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落实资金链安全应急预案
健全债务风险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债务风险的识别、预防、预警、隔离及报告机制,制定《资金链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对自由现金流的全过程管控,实现资金少占用、快周转、降成本、优配置,实现自由现金流最大化。主动出击,确保现有融资合作渠道畅通,同时积极开源,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梳理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并加以综合运用,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链安全。
(八)绩效考评控制
要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以考评促使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例如健全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涉税人员岗位职责和具体定位,进一步健全完善税务管理奖惩机制。每月与绩效奖金挂钩,为公司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效益的人员,当月对其进行表彰奖励。针对因政策学习研究不到位、沟通不及时,发生税务处罚事件的情况,追究具体责任人责任。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有很多企业无法适应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节奏,步履维艰,严重的甚至走上了破产的道路,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因此,许多企业尝试通过构建和完善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工作流程,这不仅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是为了让企业走得更好更远的发展要求。
(作者单位为国电华北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张伟(1987—),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丁芳.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05-106.
[2] 张娟.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47.
[3] 邵玉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9):55-56.
[4]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6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