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两金”管理工作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应收账款和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金”)的管理对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两金”管理工作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 “两金”管理
一、实施“两金”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两金”管理主要指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清理应收账款、压降存货,对企业瘦身健体、降杠杆减负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理应收账款直接表现为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增加,压降存货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两金”管理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质增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两金”管理具体措施
(一)任务分解,各司其职
企业应成立“两金”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企业全面化“两金”管理工作,审定年度“两金”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對重大事宜进行审议,统筹协调解决“两金”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工作组由财务、人资、业务部门组成。财务部门为牵头部门,负责管理、指导和推进企业“两金”管理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企业“两金”管理工作进展和业绩情况。业务部门为直接责任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两金”管理工作计划及贯彻落实。人力资源部门为考核协调部门,负责拟定年度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办法及建议,根据“两金”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对责任部门进行刚性考核。企业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切实做到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做到目标到岗、任务到人。
(二)制订方案,明确目标
每年初应发布当年“两金”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制定年度“两金”管理目标,就应收账款回款、项目完工结算、实物存货清查盘点等重点工作做重要指示。通过宣传贯彻文件和指导开展“两金”管理工作,既着力压降存量又严格控制增量,既集中清欠催收又注重源头管控,把年度目标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把“两金”管理工作与全面风险管理和公司法律诉讼管理相结合。各责任部门以财务部门核定的“两金”期初数为基准,梳理项目,分解任务,根据应收账款与存货的不同占用情况,分步制订切实可行的结算或回款计划,将“两金”管理纳入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积极推进,定期分析
坚持“两金”管理工作过程实时跟踪,定期召开“两金”管理专题推进会,部署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各经营单位实际情况预测全年“两金”管理工作完成目标。企业可实行“两金”管理月例会机制,积极推进“两金”压降重难点项目清理、长期挂账项目清理、已实体完工项目财务完工结算、实体存货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等“两金”管理重点工作。按事项、按项目逐一梳理,按月制订详细清理计划和具体措施,多维度、多角度分析“两金”各科目;定期通报各经营单位“两金”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效纠偏,确保取得实效。工作小组要加强对“两金”管理工作的督查督办,对目标偏差较大部门、重点目标任务实施督导,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
(四)有奖有罚,刚性考核
根据企业预算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要求,对“两金”管理工作进行刚性考核。考核部门以结果为导向,将“两金”指标作为重要的年度KPI考核指标,纳入对各责任部门的整体年度考核,与薪酬奖励、职务任免等相挂钩,严肃考核问责。要依据“突出重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联动”的原则,完善考核措施,确保责任到位,考核到位。各责任部门要探索和建立内部考核和奖罚措施,积极推进“两金”压降专项工作的常态化。同时,为鼓励长账龄项目完工结算和应收账款回款,3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款、长账龄债权性存货的结算及收款,可由企业领导决定实行临时性奖励激励措施,按实际收回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并在年底前完成奖励兑现。
(五)创新思路,多措并举
针对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除通过电汇回款压降应收账款外,可以采用票据收款、保函替代、债权债务转让、实物资产抵账、应收账款保理、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压降方式;对于恶意拖欠款项的业主,采取法律诉讼方式回款。对于存货管理,既要定期清查盘点实体存货,加大对呆滞物资的利用,对废旧物资尽可能修复再利用,对停工项目存货统筹利用到其他项目,又要量出为入,严控材料采购,严格耗材管理,加快存货周转,降低材料最低库存保有量,最大可能地盘活库存,减轻存货压力。同时,细化生产计划,根据项目进度提资、采购、排产、验收、发货,缩短材料在制品在库时间,及时确认成本、收入,降低在产品规模,并与客户单位积极沟通,尽早发出产成品。
三、结语
“两金”管理与企业利润增长息息相关。回收长账龄应收账款可以冲回企业已计提的坏账减值准备,盘活、处理长账龄存货可以冲回企业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两金”压降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现金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两金管理工作需要业财融合,也需要明确边界、明确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国敏,张银江,宋玉超.关于企业开展“两金”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7,12(1).
[2] 孙艳兵.中央企业“两金”风险管理研究——以NZ公司为例[J].财会研究,2019(09):37-40.
[3] 陈辰.浅谈国有企业加强“两金”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54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