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供水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公益性质的生产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供水企业市场竞争不激烈,具有垄断性。正因如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传统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如管理层及公司员工缺乏内控意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技术系统不完善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高效地运筹各项资产,提高经营效率,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将企业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本文分析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供水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供水企业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财务会计部门为出发点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供水质量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用户的民生问题。因此,供水企业应以“质量高标准,服务创一流”为理念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供水企业的客户是管辖区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居民。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一、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1.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开展。但是多数员工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认为财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己无关,从而不重视、不关注,严重影响内部控制活动的进展。
2.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较低。供水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系统性,普通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较为陌生,多数员工缺乏对相关制度的学习,因此影响内部控制的推动进度。有些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将财务日常工作与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结构需要公司管理层总体指挥。供水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由于人事制度的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多数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任免。在财务管控上呈现以下两个不足:一是管理经验不足。有些管理层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不足,有些管理层不愿为其所属公司作出长期规划,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二是风险意识不足。企业经营具有风险性,有些管理层没有风险意识,未能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当遇到问题时,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严重时还会导致企业破产。
(二)供水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不完善
1.人力资源制度不严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基本上,供水企业都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可实际中,有些工作却未能按规章制度操作。二是竞聘流程不透明。因企业性质问题,员工的聘任和升职方面有较强的裙带关系。三是未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低学历的行政管理员工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无法利用现代管理的相关知识开展工作,规避风险。
2.内部控制覆盖不全面。完善的制度能够有效地帮助公司管理层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包括企业的所有部门,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制定人员应熟练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但实际中,制定人员因对其他部门或基层单位工作情况不熟悉,存在复制其他企业制度的现象,导致制度不能很好地贴近各部门的实际业务,达不到全面控制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使内部控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脱离了实际。
(三)信息技术落后
供水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成立时间较早,管理模式较传统。目前,多数供水企业仍采用人工亲自审批模式。不管是日常的业务开支还是特殊请示或是重大事项,超过部门负责人权限的事项都要逐级上报,审批签字。有些基层单位与总部领导分属不同区域,签字需耗费一天甚至几天时间,大大消耗了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管理效果不佳。且企业许多工作都是习于简单的手工模式,信息的采集与传输都不能快速传达到目标人物,领导的决策也不能快速传达给下级。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制定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发展,防范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当然这需要企业付出成本购买软件和技术。可实际中,愿意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投资的企业较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控制执行监督不到位
在设计监督结构体系时,不论是决策事项、执行情况还是监督效果,都需要全程跟踪。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未能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同时对控制效果未能进行监督。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表现在:
1.管理层重视不足。目前,多数企业管理层不重视财务内控工作,导致工作进展不顺,控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企业经济业务的长期发展。
2.日常防范不足。有些供水企业虽设有审计部门,可该部门只是对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日常对内控工作的进展未能定期监督检查,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3.监督流于表面。有些审计部门虽有对内控事项进行监督,可只是流于表面,仅由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自查自纠,填制表格,达不到控制效果,且未对后期问题是否已整改进行再次跟踪,监督不到位。
二、完善供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及建议
(一)增强供水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
供水企业内部控制不是某个员工或某个部门的工作,具有全面性,涉及全部员工和全部岗位。为了保证内控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如邀请专家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等,让全体员工从大局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二是召开分层会议。企业内部应从上至下分级召开部门会议,让每个部门的员工都明白内部控制与本职工作的紧密关系和要求。三是借鉴优秀单位,可学习和借鉴同系统其他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
供水企业需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管理。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导层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明白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内部控制工作,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二是打造特色企业文化。企业可以通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内控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展内控工作。三是提升内控工作水平。供水企业应选拔思想品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员工主管财务内控工作,并定期安排他们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扩充理论知识,转变管理思维,提升财务内控工作水平。 (二)完善内控结构
1.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招聘新员工。对于工作效率差的员工,要作出惩罚、降薪降职甚至淘汰;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列入储备人才,其他岗位有空缺应该公开双选,优先考虑储备人才,从而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公司领导的选拔,应注重德才兼备,从文化水平、处理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在编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案时应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财务内控制度应覆盖企业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明确责任分工,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宏观政策的更新,有些工作会受其影响,公司应制定相应的调整制度,按流程调整控制制度。企业应定期分析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内部控制责任部门,避免多重领导、多重管理、多重工作,影响工作执行效率。
(三)引入信息技术
企业内部控制涉及面广,单独依靠传统的书面形式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控整个企业的生产经營情况。引入电子化信息功能,能够归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将信息传输给每个部门及公司领导,使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的内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风险。
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开支传统的手工审批程序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工作效率。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执行电子审批,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当然,信息技术也存在隐患,如水量抄错、水费代扣差错、系统统计错误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利益和公司的管理问题。为保证服务质量,企业应提高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排除隐患。
(四)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财务监督可以检视企业财务工作是否规范、是否合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企业也可根据监督情况不断完善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供水企业可以制定具体的监督项目和内容,引导监督人员落实监督项目,使监督工作科学合理。
1.重抓应收账款管理。供水企业的应收账款是自来水费的核算科目。应收账款管理是否严谨合理,直接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收入、税费和现金流,也影响着用户的根本利益。供水企业可以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购买营销软件,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等,保障应收账款的科学性,为各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提高水费回收率,提高系统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吻合度。
2.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内部控制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供水企业的项目投入和技改项目支出金额都比较庞大。而营销增长点较少,导致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管网爆漏、设备故障等都会造成额外的成本费用开支,降低供水压力,减少售水量,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因此,供水企业必须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优化企业资本配置。
三、结语
在新的网络信息市场环境下,供水企业的服务质量、供水品质、供水压力等要素都是用水客户的关注点。供水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管理,才能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水质标准,保证供水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为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赵军.供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分析[J].山东农经,2018(24):104-105.
[2] 王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探究[J].管理观察,2019(12):34-36.
[3] 郑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商论,2019(16):140-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