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经济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会计信息又需要全面、正确、系统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正确掌握和运用谨慎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上的体现以及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两面性,并就谨慎性原则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运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0.01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0-00-02
  1     謹慎性原则的定义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原则,自身具有稳健性、保守、小心谨慎的特点,又被称为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保守主义等。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出现一些不能确定的意外或风险,这是会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会使会计中的相关要素预测和推断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利用合理的会计工作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积极处理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会计预算、预计工作的准确性,减少损失。
  2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方面的体现
  在会计计量工作中,谨慎性原则是有相关要求的,要求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数额。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提取的八大准备中涉及资产5个、投资3个。这些准备的计提对合理计量资产、投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企业要使自己有效地保持竞争优势,拓展生存空间,在经营决策中更应该坚持谨慎性原则。
  2.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积极完善相关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效果提前进行准备和预防。
  2.2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首先,企业自身的会计工作规定中有描述,企业自身应该积极计提折旧工作,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方面。其次,对于继续使用但是之前已经进行过计提折旧工作的相关固定资产和单独入账的土地,就不能适用于这项工作。即使是企业不使用、不需要和闲置的固定资产也照样计提折旧。防止企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任意调整固定资产的类别,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来人为调节利润,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新《企业会计制度》对相关工作内容有简要阐释,要求企业应该以自身的固定资产特征和消耗模式为依据,以此进行后期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残值的预估工作。与此同时,在企业选用相关折旧方法时,相关企业还应该积极考虑如社会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再次,提及折旧工作需要获得企业最高管理人员、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人员的批准才能够进行实际落实。最后,在开展工作时还应该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和规定,积极将折旧工作的相关备份数据送至相关机构和部
  门备案。
  2.3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表明,谨慎性原则在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核算等工作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自身在获得无形资产时,首要关键是判断其使用寿命,以此来为后期的摊销工作进行铺垫,将一些能够明确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且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而对于寿命有限的相关无形资产,通常残值视为零。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在可供使用(即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其中如果以其他固定资产发生方式,例如经营租赁的方式,存在长期待摊费用。而对于长期待摊费用,除了有固定资产外,其他筹建时期的费用都应该实现整合、归集,等到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工作时,才从经营首月计入,以此对企业经营的损益进行计算和整理。此外,企业处理长期待摊费用还需注意,一旦有不能为企业以后在会计期间带来收益的,其都应该将没有进行摊销的残余价值算进当前月份和时期的损益计算中。
  3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优缺点
  3.1   优点
  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是以保护企业为根本工作宗旨的,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减少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以此为后期的会计工作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推动后期企业经济制度确立和战略调整,对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此外,这样的工作原则还能促进企业债权人和相关股东的利益保障工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风险;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
  3.2   缺点
  ①确认与计量工作难度较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经济市场价格的相关机制,且我国对债务企业和相关投资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财务状况调查能力较低,不能对其有一个准确定位。此外,在进行确认和计量工作时,主要是靠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而这些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减值准备的再确认工作缺乏权威性。目前,我国从事企业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还缺乏实际的经济信息数据,没有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的资产状态、使用途径以及资产价值,对减值准备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③成本计价缺乏一致性,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有的资产按市价计价,缺乏一致性。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专业人员和部门能够对其工作有一个全面认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进行工作。保证工作过程中,收缩有度,既不夸大、也不过于小心,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理念优势,减少企业经济风险。通过这样的工作,大大保障企业实际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4.1   加强对“度”的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促进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但是一旦使用的度没有掌握好,过于谨慎或者过于夸大,其作用就不能凸显出来,甚至会有反作用。这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建设都造成巨大影响,极不利于企业会计工作开展。在开展会计实务的工作中,对于不确定的会计信息,在使用谨慎性原则前,应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分类工作,确定一些能够确定的会计信息费用,并积极落实于企业报表工作中;对于较为模糊的,就作为报表中的附加项目,简要提到就行。此外,对于根本不能确认的会计信息,就不对其进行费用调查,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
  4.2   进一步完善细化原则运用过程中的约束制度
  为保证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较为合理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企业应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并对企业运用过程进行规范。例如,在实际资产减值工作中,制度明确规定企业不能够随意进行会计估计,应该运用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企业由于自身使用错误的方法,应用会计估计进行资产减值工作,遵守制度规定,对其进行原渠道冲回工作,以此确保资产减值工作稳步进行。这一规定,使企业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大额冲回调整本期利潤的企图落空,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来人为操纵利润,能够大大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过程,在全面建立和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情况下,约束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4.3   对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
  在开展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合理选择和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选择工作和运用效果由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基于此,会计人员对实际工作有绝对的影响力。谨慎性原则对实际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但其应用效果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控制,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充分认识到谨慎性原则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此外,相关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够保证准确、全面地认识当前的发展环境,把握好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定期组织职业培训,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4.4   建立会计资产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
  由于谨慎性原则的全面运用,会计核算计量中更多运用了资产的“市场价格”。但“市场价格”可操作性较差,估计的主观性较大。因此,国家应该积极完善市场机制,不断将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企业提供数据资料,以此辅助企业做会计工作。财政部门可考虑建立全国会计资产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这样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价格”的会计核算中,充分提高可操作性,抑制估计的主观性,减少企业确定“市场价格”的工作成本,既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又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了基础。
  5     结 语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风险,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谨慎性原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会计人员一定要用专业知识,在会计实务中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兼顾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大多数管理者的理财观,防范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此降低实际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权益,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企业提高对其经济风险的把控能力;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来设置秘密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抬高负债和费用,导致会计信息失实,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促进企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S].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工业企业财务制度[S].1992.
  [3]龚巧莉.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应用[J].工业会计,2002(8):1-3.
  [4]赵聪.论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时代经贸,2006(3):80-81.
  [5]张林云.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32-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29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