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的不确定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左璇
清洁能源是奥巴马政府2009年提出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其解决失业问题的药方。依照法案设想,美国政府将在十年内通过刺激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
然而,法案实施两年多以来,美国经济仍然深陷无就业复苏的泥沼,就业增长的主要部门也并非来自清洁能源领域。
面对质疑,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于9月23日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在很多经济部门创造了就业机会,在未来的每一年里还将创造更多职位,因为这一领域的技术为全世界所需。
发展清洁能源,也是奥巴马政府降低对化石燃料,特别是进口石油依赖的重要手段。
但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重回高位,给美国经济复苏带去了巨大压力,美国能源部在今年6月一度动用战略储备以平抑油价。近日,高盛公司从经济情势判断,美国很有可能大规模重启国内石油开采,再度成为第一大产油国。
对此,朱棣文没有正面回应。但他既承认了近海油气开发是美国整体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又强调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效对减少进口石油依赖的作用。
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
《财经》:在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清洁能源被称为将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短期政策与美国持久繁荣相结合的“粘合剂”。但两年来,清洁能源战略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似乎都弱于预期。不少人由此产生质疑。你如何评价清洁能源战略两年来的表现?
朱棣文:我不认为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或在提高能效方面的投资,对就业没有帮助。
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1月就任的时候,美国经济如同自由落体般下滑,我们每个月都要损失大量的职位。但借助《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我们止住了失业率攀升的速度,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缓慢的、并不明显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或是为了提高能效而做的投资,已经在很多经济部门创造了就业机会。
而且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在即刻看到的就业增长上,其实在未来每一年里清洁能源产业将创造更多职位,因为这一领域的技术为全世界所需。
中国现在就注重发展太阳能、风能、高压输电线路等产业,这是因为中国把这些产业视为其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同样看重这一经济领域。
《财经》:清洁能源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涵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核能等。你认为哪一领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虑到美国政府预算有限的现状,政府投资会更倾向哪一领域?
朱棣文:人们需要所有的清洁能源。你既需要风能,也需要太阳能,生物能也对于发展下一代自然燃料非常有用。
我认为投资清洁能源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哪种能源是最有前途的新能源尚未有定论。比如在生物燃料方面,谁也不能预料到什么时候我们能拥有一次充电就能让汽车跑200英里-300英里(320公里-480公里)的电池,而这种电池可能比我们现在的电池小得多,或者虽然跟现在的电池差不多大小,却能跑300英里(480公里)而且更加经济实惠。你猜不到什么时候这些情况会发生,可能五年,也可能十年后。
我们也实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发出能与石油在同等价位上相竞争的生物燃料,但我们认为这很可能终将发生。
就像中国现在同时给原子能(核裂变能)、核聚变能、太阳能、风能等投资,因为你不能分辨哪种是最好的,而且实际上你也需要所有的这些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美国的投资也是这样的。
重启国内石油开发
《财经》:美国于6月底动用3000万桶石油战略储备,将国际油价从近100美元/桶的高位降至目前的近80美元/桶。这被普遍认为是在不影响经济复苏的前提下,成功遏制美国CPI升高的举措。随着美国推出QE3的期待升高,你如何看待国际油价的走势?
朱棣文:首先,我们动用石油战略储备是因为利比亚局势破坏了石油供需平衡,国际市场日供应量的损失接近150万桶。因此,美国决定和国际能源署(IAEA)携手合作,动用战略储备以弥补供应量的减少。
我们在动用石油战略储备时,就曾表示过会依据事态变化,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自那时起,随着利比亚局势的变化,市场上产生了一种预期,认为其石油生产将会恢复。但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等待,并观察事态发展。
油价走势问题非常复杂,受到许多重要因素的影响,包括未来经济走势――这可能是市场需求方面最重要的变量、供给面情况,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
因此,我认为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出国际市场石油供需的变化,以及价格走势。
《财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美国会再度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干预油价?
朱棣文:动用战略储备只是为了抵消利比亚局势带来的影响,并非有意干预市场以操控石油价格。
《财经》:高盛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美国将再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一些人认为奥巴马政府上台不久就推动开放了近海油气资源开发权,是一个例证。你如何看待高盛的观点?美国能源部是否有大规模重启国内石油资源开发的意向?
朱棣文:美国在内陆和墨西哥湾开采石油,是我们整体能源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确实旨在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这一点奥巴马总统澄清过了。
我们将从多方面着手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提高国内石油生产率外,我们还将致力于提高交通工具的燃油利用率,并发展相应科技,以电气化个人交通工具。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提出了一个颇为激进的2025年车辆平均油耗标准――54.5mpg(约为23.1km/l),这几乎是现行标准27.8mpg(11.8km/l)的2倍。
上述措施都将有助于多元化美国的能源供应,降低对石油,以及对海外进口的依赖度。这些也都是美国整体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当然,美国深海勘探技术和页岩气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财经》:你刚才提到要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但据美国和加拿大媒体报道,你最近表态支持美加Keystone XL石油管道项目,并乐见美国从加拿大进口油砂石油?有评论分析这将改变美国石油进口格局。
朱棣文:我是在美国政府作出决定之前发表评论的,而且我想我的话被误传了。我能告诉你的是,如果有人仔细倾听了我的用词,便会得出更好的结论。
《财经》:页岩气正在成为美中两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页岩气的开发使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但有不少环保主义者质疑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你对此有何看法?中国能从美国开采页岩气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朱棣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具备足够的技术条件来开采页岩气。
我认为一些媒体关注环境因素的报道有失偏颇。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应该仔细考虑环境因素。在油气开采问题上,先进的钻井方式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多项先进的页岩气开采技术,这就意味着在开采的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环境。美国能源部希望,也正在与一些相关企业探讨如何最小化开采带来的环境风险,使其造成的损害最多与铺设水下电缆相当。
和石油开采类似,就算在陆上钻井也会给环境带来损害。只有年复一年地提高技术水平,才能降低油气泄漏的风险。美国已经是页岩气开采的领头羊,我认为中美两国间会有相应合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0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