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新牛市 通胀新变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军 刘向东
风起于青萍之末。最近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地缘政治引发国际原油、黄金价格显著上涨。
这进一步强化了之前人们对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引起了发达经济体对经济复苏受阻的担忧,加剧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输入型通胀压力。
大宗商品价格飙涨
综合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以及中国因素在内的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自2009年2月见底以来持续攀升,2011年1月再创新高,预计该指数将在今年2月底超过危机爆发前的高点,昭示新一轮商品牛市正悄然形成。
以近期主要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为例:纽约商品交易所WTI油价2月23日再次突破98美元/吨大关逼近100美元/吨,而伦敦国际商品交易所北海布伦特油价更是大幅上涨至110美元/吨以上,均创出危机后的新高。当前中东地区爆发的政治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石油危机将一触即发。
在油价高涨的同时,金属、铁矿石、农产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2月15日创下10190美元的历史高点;纽约金属交易所COMEX黄金期价2月21日再次站上1400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中国铁矿石1月进口均价151.4美元,仅次于2008年8月的高点;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迅速攀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价格及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棉花的涨幅呈现越来越脱离供需基本面的新趋势。
新一轮“牛市”探因
为什么是大宗商品?为什么在此时?为什么如此引人关注?除了众所周知的全球流动性过多的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恐怕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联:
美元加速贬值推动商品价格高企。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出现了一丝曙光,但高失业率问题仍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美联储在2011年可能仍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使得弱势美元的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从而间接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构成重要的支撑因素。
美元指数已从2009年3月中旬的阶段高点89点,回落至2011年2月21日的77点左右。这使得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强势上扬。历史上看,美元指数与商品价格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在美元指数走弱的同时,CRB美国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和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都出现了连续震荡上行。
全球需求稳定回升推动商品市场行情看涨。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近40亿人口带动的能源、资源和粮食需求,导致对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续性增加。仅拿石油来说,根据欧佩克最新预测,2011年世界石油日需求增长将达到120万桶,整体需求有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这形成了推动油价上升的基础性因素。
国际能源、资源以及农产品供给依然偏紧。动荡的石油国家已开始停止原油生产,利比亚甚至暂时关闭了所有港口和码头,地缘政治因素将可能导致原油供应更加偏紧。全球各地的恶劣天气是粮价飙升和供应偏紧的重要推手。
东南亚稻米出口国、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国先后遭遇大旱,导致稻谷、小麦减产,澳大利亚的洪水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天气持续炎热引发的旱情影响了阿根廷玉米、大豆的播种和生长,美国的严寒天气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和运输,受这些大范围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近期迅速上涨。
另外,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引发商品投机增强。2010年,随着汇率战愈加激烈,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全球货币流动性激增,导致资本流动加剧。此前,美国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多数囤积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手中,增多的投资资金部分将会涌入短缺商品,尤其是资源性产品市场和部分农产品市场,推动部分商品价格出现暴涨。
价格变动将更复杂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各种新老涨价因素叠加影响下,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将呈现趋势性上涨且各品种的分化波动会加剧。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虽然脆弱但向好方向不变。从经济数据看,美国新增就业人口数没有切实好转,结构性危机依旧存在,短期内美国不会调整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主要国家德国和法国经济表现还不错,整个欧元区经济虽有放缓但仍处在复苏通道中。
其次,美元可能继续走弱。受美国定量宽松预期的落定,美元指数短期内曾经出现走强态势,但长期看美联储启动的6000亿美元的“印钞计划”则会在2011年全面体现出来。预计未来美元指数可能会呈现箱体震荡,振幅区间大致在75-85点之间。在日益强化的通胀预期下,资金更偏好持有大宗商品保值增值。这些都使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升空间,继续上涨应是大概率事件。
再者,国际原油价格或将出现明显上涨。考虑到先期原油库存减少和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影响,特别是北美与中国的强劲需求,2011年石油价格将可能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高位。
最后,大宗商品间联动涨价效应明显。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之间存在价格联动机制,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往往能够带动煤炭、天然气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涨价。另外,能源价格上涨将逐渐拉升其他商品价格,包括粮食、电力、汽车、劳动力等商品价格,而且还会带动生物质能源的需求扩大,特别是抬高玉米等农产品价格。
加大中国宏调难度
不难想象,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输入型通胀不容小觑,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会大大增加。
这将加大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推动本轮物价上涨的因素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明显存在的。研究发现,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领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PPIRM)三个月至六个月,这说明该指数可以作为分析国内PPI的领先指标,而考虑到PPI上涨会逐步传导到CPI上面来,借此可以预先判断未来时期是否会出现输入型通胀的风险。
今后,随着中国资源性产品改革步伐加快,PPI向CPI传导的渠道将会比较通畅,传导速度将会相应加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会有相当部分的PPI上涨最终以成本推动的形式传导到CPI中去,推动其持续性抬升。因此,受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这将加大国内企业转型的压力。高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到挤压,出口竞争力削弱。高企的资源品价格促使产业资本金融化明显,过多的资金流向商品投机市场,不仅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也容易形成泡沫。
这也会加大控制价格主导权的压力。随着大型外资金融集团进入国际商品的全产业链,更加凸显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对商品定价权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应对输入型通胀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需要早做应对预案,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统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与调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长短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打破跨国公司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垄断,增强中国企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话语权。利用中国需求的力量,积极发展期货市场,抓紧建立和完善重要战略性资源的期货市场和战略储备,增强中国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发言权”,力争使中国成为某些大宗进口商品的全球定价中心。
重点是尽快建立中国在原油、铁矿石和稀土等工业原材料期现货市场影响力,完善和提升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具有竞争力出口商品的价格,避免出口企业受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利益受损。高度关注外资企业在中国商品市场的并购和价格操纵行为,鼓励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向全产业链延伸。
加快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按照市场化改革取向,利用当前物价上涨总体上还较为温和的有利时机,加快理顺国内资源品价格,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较大的成品油、天然气、水、电等价格机制的调整,消除价格倒挂现象,避免将输入型通胀压力长期化、机制化。
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建立资源海外供应基地。通过获得更多海外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和基地,从源头上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保证大宗商品的安全供应,以打破跨国公司对资源和价格的垄断,打破经济长远发展的能源资源瓶颈约束。
为此,应积极开展国际资源竞争与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资源战略。不仅要鼓励大企业“走出去”,更要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收购资源时,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建立财团式的投资团体,特别是获得东道国财团的支持,以改变东道国态度,减少交易风险,提高成功几率。
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通过增强汇率弹性、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近期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舒缓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1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