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识教育条件下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新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军良 刘晓东

  摘 要: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才能实现通识教育的任务与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通识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现实问题。文章从教学运行管理的学业指导、选课、考试、成绩等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策略,论证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运行管理是通识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通识教育 教学运行管理 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37-02
  
  随着学分制在高校的不断推进,通识教育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得到渗透。通识教育及学分制的深入开展,对教学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方式方法,是通识教育更好开展的必然要求。
  一、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它崇尚的是价值理性,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使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强化历史意识、了解多元文化。有人这样形象地认识通识教育:通识如催化剂,在某些层面上通识似乎不是必须的,但它可以补充主修科目未能提供的知识,帮助人了解和融入社会,令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因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大连民族学院2009版培养方案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了本科通识教育平台建设,并在教学管理中配备了较先进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为培养方案的科学运行提供了保障。只有全体师生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付诸探索和实践,才能使这一目标实现成为可能。
  二、科学的教学运行管理促进通识教育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1.加强学生的学业指导,使学生清晰认识本科学习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本科阶段的学生基本在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面对升学压力,疲于应对各种会考和升学考试,非专业的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熏陶极少,关注度几乎为零,对自己学业计划没有概念,通识教育在中学阶段难以得到实际上的运行。所以在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尤其在刚进入大一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业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指导,使学生在头脑中对自己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在手中有一本指导性培养方案,这样能使学生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广泛的汲取知识营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继续深造或者投身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业指导对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者队伍提出的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班导师,其次才是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些高校由于从事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各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素养和管理水平较低。甚或有很多都不是真正从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或者直接从富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他们要么是毕业后直接上岗,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甚至不懂常规教学;要么是由于身兼行政管理与教学双重职位,科研、教学任务与行政管理任务太多,无暇多顾,造成了管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生工作者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整体认识和熟悉程度,只能在学生遇到实际学业问题时到教学管理部门寻求帮助解决或直接将学生转送到教学管理部门询问,深陷于事务性的繁琐工作中,而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实际接触学生学习生活的机会较少,减少了对学生直接学业指导和自身素养提高的机会。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者队伍互相学习管理制度、原则方法,互相合作促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成为行内专家,共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业指导,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无疑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2.利用管理系统科学保障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分制的特点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以修读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以获得一定学分平均绩点为取得学位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得以逐步落实。学分制作为通识教育的实现方法,在有些高校得到稳步推进,并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作为平台,实现了学生选课的科学管理。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我发展需要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课程。提高了选课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制定个人发展方向、自主规划学习目标和任务、自主设计修读方案。
  教学运行中,排课工作是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为选课环节打下基础,而选课环节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选课环节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选课指导,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避重就轻,凭感觉选课,一方面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协调维护与管理,包括学籍注册的管理,数据准备及进度安排,选课过程的监控与管理,选课结果数据的管理等。
  将选课环节纳入学生学业的重要过程,使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充分认识和理解学分制,有效的指导学业,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各种功能,如学生选课中的学业情况预警,实现通识教育模式下对学分制管理运行过程的准确掌握和科学调控。
  3.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运行过程中,除了培养方案的实习实践活动外,应该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开展多种学习竞赛,继续积极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另外,开展教师的教学竞赛、才艺大赛等,使教师提高素质,成为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全心研究通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的讲授方法,真正让通识课程走向规范化、深度化、精致化。
  4.改革考试及评价方式方法,完善通识教育评价制度。当今高校甚至教育行业的考试,都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一卷定素质。”考试的公平与公证性问题,试卷试题的信度、效度问题,考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评价方法的单一性问题等等。毋庸置疑,对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有风险、曲折甚至反复,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必须打破以部分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要关注综合素质和发展性目标,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为了引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试要关注研究性学习成果,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要构建一个侧重发展、侧重综合、侧重过程、关注质量评价和多元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性的考试评价体系,完善通识教育的评价制度。
  在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制定适应的管理制度,配备与之适应的管理系统,要求教师既要关注知识评价,更要重视道德、人格的测评,在形式上,可以改革成绩计分法,如继续严格执行并完善大连民族学院民考民学生成绩管理政策,可以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一次考试与多次考试相结合,演讲、做实验、写小结和论文等,达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知识评价与素质评价的统一,并以评价来影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5.成绩的科学管理。成绩是评价的结果,学生的成绩单是学生学业过程的重要体现,成绩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尤其重要。加强对成绩的科学管理,可以对学生的毕业资格综合审查及学业情况预警起到重要作用,严格成绩管理政策,实现不同课程之间学分替代、互相认定功能,民考民学生成绩管理功能,减免学分,课外活动加分功能。

  6.建立健全学生学业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快成才。
  (1)转专业的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通识教育的要求,在教学管理中,继续完善转专业的管理,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尊重学生的志向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坚持转专业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转专业条件的设置合理及转专业程序的清晰明朗。
  (2)辅修专业应深入开展。让学业优良、学有余力的学生主修一个专业,辅修另一个专业,以便掌握两个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形成理科与工科、理工科与文科以及不同学科交叉的培养机制,如大连民族学院应在开设财务管理专业辅修、英语专业辅修取得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辅修管理制度,开设更多适合学生发展,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辅修专业。
  (3)弹性学制管理。继续强化对提前毕业和延长修读年限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对延长修读年限学生的管理,一般这些学生都有思想上的负担,在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监控和指导,在学籍管理、选课、重修、考试、成绩管理等环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保证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业。
  (4)加强班导师队伍建设。班导师负有对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指导的责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班导师都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大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在60%以上,由于地区和民族差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也是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班导师应避免每学期只开几次班会的形式,要真正深入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思想动态等为学生做好人生导向。
  三、保障通识教育条件下教学运行顺利开展的因素
  1.制度保障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制度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并整改,并定期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转变观念,协调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事务繁杂,头绪多,责任重,教学管理人员直接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更需要在工作中转变思想,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和自身素质,弱化“管”的作用,全身心的服务于教学工作,为保障教学运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3.加强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通过学籍管理系统、网上选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自动排课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等教学管理软件设施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科学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实现宏观协调与微观指导相结合,及时沟通上下信息,提供技术上的保障。网络教育平台、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是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任务,全面实现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蔡映辉.对学分制的认识及其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议[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2.何芳.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实例研究.科技博览,2009(8)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