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灯泡的终结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菲 尘

  灯泡的未来应该成为历史博物馆中的展览品
  从爱迪生发明第一盏白炽灯到今天足以让头顶星空黯然失色的万家灯火,我们拥有电灯的历史在不经意间已经过了百年之久。电灯之于我们的生活,早已如同空气一般须臾不可离。电灯所带来的光明,不仅驱散了足以让人类惊惶失措、恐惧无助的黑暗,还为我们夜生活平添了诸多曼妙的景致。城市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后,总显得要比白天更梦幻、迷离,让人觉得它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而是亦真亦幻瑶池仙境。
  然而,人天生就向往自然。太阳始终是人类潜意识里最明亮的灯,能在地球转到背阳面时依然拥有它的光亮是我们最自然不过的渴求。为此,各路科学家都在忙碌着,当然不只是为了这个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渴望,还在于地球上支持我们生活下去的能源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必须找到能维持现代生活运转的新技术。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们几经努力之后,终于在2006年4月13日出版的《自然》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发光装置,只要一通电,这种装置就能给房间提供相当于自然光的照明。然而,它更具想像力的一点还在于,它完全颠覆了我们现实中关于灯泡的概念――这种发光装置是极其纤薄如纸的塑料薄片!也许因为它的出现,灯泡使命的终结将为时不远了。
  这一重大发明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联合攻关的结果。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找到一种透明的薄片,通电就会放射出明亮的白光。在对不同的材料进行选择、放弃后,科学家们把目标锁定了塑料。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样一种发光材料――从外观上看它只是一张透明的超薄塑料片,它有多薄呢?其厚度只有几百万分之一毫米。但只要施加一定的电压,它便会持续地发出红、绿或者蓝光。这些光合在一起,就会发出白光。该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将电流转换为光子流,从而取得了与自然光无任何差别的效果。这样的好处是,在室内各种物品看起来和室外一个样。
  这种新型的发光塑料薄片可被覆盖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例如贴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甚至包裹在家具上,或是植入各种器具的内部。这样,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可以获得光线充足的自然光照明。此外,与传统照明灯泡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变热所不同的是,这种发光塑料在工作期间基本上不会释放出热量,因此其节能效果差不多是传统发光设备的5倍。众所周知,目前建筑物消耗的电能有20%用于照明,而照明用电中接近一半被白炽灯耗去。此外,照明薄片不发热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用5到10年才需要更换,显然它们的寿命要比传统的灯泡长许多。
  这就难怪它的发明者――密歇根大学的材料科学家斯蒂芬・福雷斯特这样评价灯泡了:“我们希望这意味着电灯泡使命的终结。我们真的不想要它们,灯泡的耗电量太大。灯泡是一种有大约135年历史的老技术,且技术进步不大。它就像吞噬能量的海绵。因此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不再使用灯泡,灯泡的未来应该成为历史博物馆中的展览品。”不过福雷斯特博士对照明薄片当下的景况还是很清醒的:“任何一种新的照明系统因为经济因素都不会迅速在全世界推广。但是我们希望首先在自行车灯,接着在台灯上开始推广这项新技术,然后达到生产规模以降低价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9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