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优势 科学发展 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庶新烟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市辖5区、1县、7个县级市,是中国十大商贸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海洋文化、齐鲁文化、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焕发出绚丽多姿的风貌。近年来,烟台市作为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立足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赶超发展、走在前面”的要求,解放思想,拼搏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山海风情 魅力烟台
  
  七月的烟台,海风拂面,绿树葱郁,鲜花盛开。记者站在烟台山四周环望,被壮观豪迈的山海景观和鳞次栉比的现代都市建筑所吸引。位于滨海广场周边的一座座欧式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海滨城市昨天的沧桑与今天的美丽。
  记者在烟台采访时得知,烟台市的名称,源于古代的海防设施。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防海寇侵扰,明政府在芝罘临海北山上筑烽火台,也称“狼烟墩台”,此山便被称作烟台山,烟台市也由此而得名。烟台年均气温在12.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水适中。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得天独厚。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赢得了黄海明珠的美誉,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观光旅游。这里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全国著名的渔业基地、水果之乡和最大的黄金产地。
  作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烟台市始终高度重视人文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大力弘扬以“创新、拼搏、协作、包容”为核心的新时期烟台精神,并以此凝聚全市力量,振奋干群精神,激发市民热情。烟台,以其美丽的山海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明的社会风尚,赢得了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殊荣。
  
  改革开放 活力烟台
  
  烟台作为沿海城市和全国开埠最早的城市,得地利之优,成为全国最早迈出改革开放步伐的城市之一。经过30年的机制体制创新以及与国际市场和产业资本的对接,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日益增强。
  烟台是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她不仅以其雄健豪放、秀美绮丽的风情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更以她宽阔博大、海纳百川的胸怀招唤着海内外的投资者。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骨干城市,这里已经有美国通用、韩国大宇等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在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剧、我国已全面融入WTO的新形势下,烟台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开放策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已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0亿美元。2007年,烟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9亿美元,其中出口141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55%和23%,欧美高价位市场出口份额达到52%。烟台西北林业公司承建的中俄―托姆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成为全国首批11个国家级对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54个国家级园区中综合评价由第14位上升到第6位,出口加区实现功能升级,新建了栖霞台湾农民创业园和3个省级开发区、7个国别工业园区,并成功举办了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APEC及亚欧会议系列经贸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烟台是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9家,累计融资156亿元。财税、投资、金融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改革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规模和层次快速提升,实现增加值和上缴税金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78%和67%。
  
  科学发展 实力烟台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烟台市委、市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提出了“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和“经济更加繁荣、发展更具活力、城乡更加秀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烟台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经济总量日益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80亿元,是2002年的2.2倍,五年年均增长17.3%。经济总量在省内和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实现了位次前移。境内税收收入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0.8亿元,年均增长30%。龙口、莱州、招远、蓬莱四市在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位次提升,莱阳市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亿吨,集装箱125万标箱,进入了全国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
  烟台市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教兴烟”战略,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高,连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中科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已在这里开工建设。到2007年底,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5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在第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烟台有3项专利被评为金奖,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十五”以来,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198项,1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强节能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烟台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0.2%。2007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减少8.24%,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5.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为推动经济的集约化、节约化发展,烟台市加大了城市经济的培育力度,通过载体建设和产业发展,使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过努力,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了“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五年中,打通了塔山、魁星楼、黄金顶、通世南路等山体隧道,建设改造了滨海路、连城路等80多条城市道路。新建了体育公园、国际博览中心、滨海景区,启动了大南山生态景区开发,综合整治了南大街和54个社区,升级改造了部分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加大了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力度,市区13万多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城市化水平由48%提高到54.6%。烟大铁路轮渡、威乌高速和威青高速烟台段以及蓝烟铁路复线、大莱龙铁路投入使用,引黄调水、烟台港西港区、龙烟铁路、火车站改造、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2007年,城市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1%。
  今天的烟台,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广大市民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770元和6980元。多年来,“感动烟台人物”评选在市民中的影响广泛而深入,一批批先进人物感动着烟台的人民,塑造着烟台的灵魂,引领着烟台的发展。“山与海的情怀,你和我的烟台”、“爱在烟台,难以离开”、“文明山东从我做起,我为烟台增添魅力”的意识在这里深入人心。在烟台实地采访,记者切身感受到,这座中国滨海城市既有着北方的豪放和壮美,也有着南方的婉约和秀丽,这两种美体现在烟台人的脸上是自豪、从容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信,这也成为烟台市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2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