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08年1季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8年3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增幅比上年末低2.8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9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今年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交易总体低迷,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以沪市为例,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1点,3月末收于3472.71点,下跌1800.1点,跌幅达34.1%。3月份,股票市场加速下行,月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472.71点,比上月末下跌20.1%。一季度,股票市场成交量萎缩,成交量5770.15亿股,同比下降38.24%。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预计央行在短期内加息几无可能,但资金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且待外部市场稳定后,不排除央行重新启用利率工具的可能。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报告
  (2008年1季度)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状况
  
  2008年一季度,央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正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力度,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总体看,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回落,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
  2008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增幅比上年末低2.8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9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见图表1、2)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较多
  2008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5%,增幅比上年末高1.2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3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6353亿元,同比多增7606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4978亿元,同比多增3927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5735亿元,同比多增1476亿元;
  财政存款增加5009亿元,同比多增1870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0766亿元,同比多增1970亿元。
  3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53亿美元,同比下降5.78%,一季度外汇各项存款下降55亿美元,同比多降89亿美元(去年同期增加35亿美元),其中,3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增加15亿美元,同比多增49亿美元(去年同期减少34亿美元)。(见图表3)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减缓
  2008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50 万亿元,同比增长14.78%,增幅比上年末低1.3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9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394亿元,同比少增9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05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0933亿元,同比多增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132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43亿元;票据融资下降795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834亿元,同比少增1583亿元。
  3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56.92%,一季度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88亿美元,同比多增462亿美元。其中,3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04亿美元,同比多增76亿美元。(见图表4)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平稳
  2008年3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86万亿元,日均成交4219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08.6%,同比多成交2196亿元。
  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26%,比上月低0.3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52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27%,比上月低0.5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6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539亿美元,同比多增182亿美元。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50亿美元,同比少增97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19元人民币。
  
  第二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008年一季度,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3月份,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同比大幅增加,发行期限结构以中期债券为主;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同业拆借量较上月大幅上升,债券回购量较上月略有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下降;现券交易保持活跃,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略有上升,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整体小幅下移;股票市场指数加速下行,成交量略有增加。
  
  一、债券发行情况
  (一)债券发行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2008年一季度,债券发行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比增长51.71%,主要表现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量的增加。今年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4690.18亿元。其中:发行国债849.1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2677.6亿元,短期融资券1115.9亿元。截至3月底,债券市场托管量达13.2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为12.92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托管量的97.6%。(见图表5)
  
  
  
  (二)期限结构以中期为主
  2008年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以中期债券为主。其中,发行1年及以下债券(不含央行票据,后同)1115.9亿元,占比23.79%;发行1年以上到10年债券2714.88亿元,占比57.88%;发行10年以上债券1154.7亿元,占比24.62%。
  (三)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大大加强
  今年春节以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的力度大大加强。春节长假后的七周时间内,央行通过公开市场累计回笼资金22711亿元,对冲这一期间到期的10359亿元资金后,实现12352亿元的巨额净回笼。由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仍处于宽松的状态,加上四月份到期现金流压力较大,短期内公开市场资金回笼的力度会有加强的趋势。
  3月份央行继续加大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共发行央票12次8340亿元,发生正回购操作11次,规模6320亿元。(见图表6)
  
  二、拆借交易情况
  (一)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放量增加
  2008年一季度,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放量增加。一季度,拆借交易量为35154.1亿元,同比增长264.61%。3月份同业拆借成交14057.33亿元,较上月增加43.0%;交易品种以1天为主,1天品种共成交8897.16亿元,占本月全部拆借成交量的63.3%。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26%,较上月下降39个基点;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2.53%,较上月下降75个基点。(见图表7)

  (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由于没有大盘股IPO 的干扰,3月份货币市场利率呈现出近来少有的风平浪静之势,R01D、R07D本月最高分别为2.436%和2.893%,最低分别为1.89%和2.353%,波动幅度均只有54BP。本月R01D收于2.297%,较月初上升14个BP,R07D 月末收于2.893%,较月初下降8BP。由于市场资金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低位运行。
  在实际利率为负的环境下,为保证央票对机构配置的吸引力,3月份央行继续维持央票发行利率与上月持平,3月期、1年期与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分别为3.3978%、4.0583%和4.56%。(见图表8)
  
  三、债券流通市场分析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活跃
  2008年1月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量有所萎缩,22个交易日共发生结算67404.15亿元,较上月减少4761亿元(减幅7.06%),交易笔数小幅增加,共发生21055笔,较上月增加了1042笔(增幅4.72%)。单笔平均结算量3.05亿元,日均结算3063.83亿元。本月债券市场呈现价升量跌态势。
  2月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量较为活跃,18个交易日共发生结算62590.26亿元,较上月减少4813.89亿元,交易笔数19362笔,单笔平均结算量3.23亿元,日均结算3477.24亿元,较上月增幅13.5%。
  3月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异常活跃,21个交易日共发生结算79025.7亿元,较上月增长26.26%,交易笔数25490笔,单笔平均结算量3.1亿元,日均结算3763.13亿元,日均结算笔数1214笔。(见图表9)
  (二)银行间回购交易保持活跃
  2008年一季度,回购市场交易保持活跃,交易量同比大幅增加。一季度,债券质押式回购成交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54.22%。3月份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交易量4.12万亿元,较上月小幅增加了0.22万亿元。采用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进行质押融资的比例,分别为32.09%、32.49%和29.25%,三者水平相当。从融资角度看,全国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基金是市场资金的净融出机构,其他类机构均为净融入。全国性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1.55万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则继续表现为资金净融入,且融入资金力度延续逐月增大的趋势,本月净融入资金高达1.23万亿元;农村银行(含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分别净融入资金量也较大,分别为0.5、0.3和0.21万亿元。本月银行间市场买断式回购交易量901.3亿元,较上月增长42.3%,其中央票占比高达56.2%。
  (三)银行间现券交易量激增
  2008年一季度现券交易量8.2万亿元,达到2007年同期水平的3倍之多,以此推算2008年全年现券交易量将突破30万亿元。3月份银行间现券交易结算量3.66万亿元,较上月激增63.39%。
  3月央票交易量2.17万亿元,占银行间市场交易总量的59.26%,占比进一步提高,这与央票发行后以现券方式进行分销有关。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交易量,分别为0.46万亿元和0.7万亿元,较上月均有所提高,交易量占比分别为12.47%和19.01%。
  随着股票市场的重挫,相关机构的资金回流债市,加大了对债券的投资,其中基金公司延续了上月的高额净买入,3月净买入面额高达2120.12亿元。此外,信用社、保险机构和外资银行净买入量也较大,分别为343.52亿元、296.85亿元和183.86亿元。而城市商业银行卖出力度较大,净卖出量1690.28亿元。全国性商业银行本月也发生了765.12亿元的净卖出。
  (四)交易所债券市场行情振荡走低,交易量有所下降
  2008年3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和企业债现券交易共成交406.28亿元,是上月的2.6倍,国债新质押式回购成交988.77亿元,较上月萎缩386.27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和企业债现券交易成交14.77亿元。(见图表10)
  
  四、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债综合指数高开低走
  2008年3月份中债指数保持强劲上扬势头。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指数和中债综合指数净价指数,分别从2月末的120.2108点和98.8418点上行到3月末的120.9988点和99.1703点,上涨幅度分别为0.66%和0.33%。在宽松的资金面的助推下,中债综合指数屡创新高,目前已达到2006年来的最高水平。
  (二)收益率曲线大幅上移,扁平化特征愈加显著
  由于信贷规模的控制贷款增速放缓,银行存贷差的扩大使得债市的机构配置需求继续加大;同时,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挫和风险的加大也促使保险、基金等机构加大了对债市的投资力度;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回落、美国利率的降低,市场加息预期也逐渐弱化。在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3月份债券市场走势良好,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各期限收益率较上月平均下移13个BP。
  由于短期通胀预期以及维持高利率预期较为强烈,而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导致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特征明显,2007年11月以来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曲线10年期~2年期利差围绕50BP变动,为近两年来最低点。(见图表11)
  
  
  
  五、债券余额分析
  2008年一季度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面值余额13.24万亿元,较上月末增长4145.19亿元。从债券种类来看,央票月末托管量4.17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680亿元;记账式国债托管余额4.62万亿元,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政策性金融债托管余额3.19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880亿元;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托管余额分别为4688.55亿元和3716.1亿元。(见图表12)
  从投资者持有结构看,2008年3月基金大幅增仓了1570.14亿元。全国性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持有量均以与以往相同的速度增长。从债券期限结构看,短期品种占比进一步上升。(见图表13)
  
  六、股票交易情况
  (一)股指呈震荡下跌走势
  2008年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交易总体低迷,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以沪市为例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1点,3月末收于3472.71点,下跌1800.1点,跌幅达34.1%。3月份,我国股票市场加速下行,月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472.71点,比上月末下跌20.1%。全月最高收盘指数为4438.27点,最低收盘指数为3411.49点,波幅1026.78点;3月,股票市场交易量较上月有所放大,沪市日均交易量为924.51亿元,较上月增加40.28亿元。(见图表14、15)
  (二)股票市场规模
  2008年3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包括A、B股)数量为1571家,较上月增加3家;总股本为22920.48亿股,同比增长48.29%;市价总值为226789.14亿元,较上月减少54843.88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76449.81亿元,较上月减少14290.45亿元。3月份投资者开户14320.62万户,较上月增加129.88万户。(见图表16)
  (三)股票发行情况
  2008年一季度,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1496.78亿元,同比增长68.81%,其中A股首发筹资546.31亿元,H股首发筹资26.67亿美元。(见图表17)

  (四)股市交易情况
  2008年一季度,股票市场成交量萎缩,成交量5770.15亿股,同比下降38.24%,成交金额96174.55亿元。其中,3月份,股票成交额为28532.42亿元,同比下降10.88%。(见图表18)
  
  
  七、外汇市场
  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原因,由国际压力转向国内需求,政府意识到人民币升值或许是当前对中国更有利的政策选择。
  首先,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原材料的成本,有利于治理国内通胀率的飙升。第二,加速人民币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资金流入、减少贸易顺差,降低央行的干预成本。
  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呈加速攀升态势,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加快,连续突破7.30、7.20、7.10 关口,直逼7.0 大关,本季度累计升2856个基点,升幅较上个季度的2062个基点有所扩大。
  本季第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呈现加速攀升态势,轻松突破7.30、7.20关口,一个月内累计升值高达1193个基点。第二个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实际只有16个交易日,较正常月份要短,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幅依然很大,一个月内累计升值幅度达795个基点。第三个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大幅走强,呈现双向波动态势,波动幅度也明显扩大,一月内累计升868个基点。本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幅达2856个基点。(图表19)
  
  八、期货市场
  2008年1~3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96416826手,同比增长196.24%;累计成交额为186065.99亿元,同比增长240.58%。3月,全国期货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放量增长,一举超越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三大交易所中成交额最大的交易所。而就单个品种表现而言,菜子油、棉花、玉米和铝等期货合约成交较为活跃。
  (一)分交易所情况
  上海期交所2008年1~3月份累计成交量49408724 手,同比增长50.03%;累计成交额75755.75亿元,同比增长98.02%。其中3 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17415224手,同比增长37.64%,环比增长31.19%,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72%;成交额24939.83亿元,同比增长60.97%,环比增长20.98%,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3.53%。
  大商所1~3月份累计成交量158133270手,同比增长240.25%;累计成交额75018.37亿元,同比增长607.71%。其中,3月,大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68936038手,同比增长416.26%,环比增长81.01%,占全国市场份额54.30%;成交额32633.33亿元,同比增长903.46%,环比增长72.59%,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3.87%。
  郑商所1~3月份累计成交量88874832 手,同比增长330.38%;累计成交额35291.87亿元,同比增长511.13%。其中3月,郑州商品交易所当月成交量40601982手,同比增长346.80%,环比增长37.16%,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1.98%;成交额为16806.02亿元,同比增长546.95%,环比增长41.78%,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2.60%。(图表20)
  (二)分品种情况
  分品种看,2008年3月,上海期交所期铜合约的交易量为2997198手,同比增长55.30%,环比增长3.89%;交易金额为10000.32亿元,同比增长73.37%,环比增长4.69%。期铝合约的交易量为2818684手,同比增长276.37%,环比增长123.00%;交易金额为2848.06亿元,同比增长289.32%,环比增长128.20%。期锌合约的交易量为5602146手,环比增长3.18%。黄金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514836手,环比下降6.72%。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3809062手,同比下降50.83%,环比增长80.76%。燃料油期货合约交易量为1673298手,同比下降22.37%,环比增长61.23%。
  2008年3月,郑商所棉花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565246手,同比增长769.66%,环比增长141.52%。菜籽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340180手,环比增长728.86%白糖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29604254手,同比增长735.37%,环比增长39.92%。PTA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180914手,同比增长369.68%,环比增长26.00%。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6899404手,同比增长35.02%,环比增长3.11%。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1984手,同比增长447.71%,环比增长95.63%。
  2008年3月,大商所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21973644手,同比增长722.90%,环比增长105.60%。黄大豆二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5494手,同比增长1598.90%,环比增长79.00%。玉米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21076406手,同比增长230.37%,环比增长136.54%。LLDPE 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278004手,环比增长7.87%。豆粕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14536812手,同比增长277.31%,环比增长22.07%。棕榈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753262 手,环比增长12.85%。豆油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10302416手,同比增长2191.90%,环比增长82.51%。(见图表21、22、23)
  
  第三部分 金融业经营状况
  
  一、上市银行一季度净利润翻番
  2008年一季度,A股上市银行共“赚”了1189亿元(不含南京银行)。净利润规模前三名分别是工行、建行、中行,分别是332.82亿元、321.29亿元、229.93亿元;净利润增速前三名分别是北京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为189.8%、187.4%、156.66%。14家上市银行中,基本每股收益最高的是浦发银行,达到0.65元;所有银行每股收益平均为0.27元。
  在业绩大增的同时,银行资产质量也稳步提高。有可比数据的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平均不良贷款率约为2.1%。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截至一季度大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已超过100%,其中最高的是宁波银行,已达363.95%。银行季报显示,一季度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所得税实际税率大幅下调、加息效应释放并拉高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大涨等因素。但分析人士表示,利好因素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
  首先,所得税率下调成为拉动银行一季度业绩增长的首要因素。今年开始,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下降至25%,多数银行一季度实际所得税率在23%左右。以建行为例,实际所得税率从去年末的31.43%下降至一季度的23.13%。
  其次,利息净收入仍是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80%以上。去年6次加息对银行净利差的贡献在今年一季度充分释放。比如,一季度深发行净息差达到3.36%,比去年提高0.24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净利差3.03%,同比提高0.46个百分点。不过,利息收入对银行业绩的贡献率在下降。可比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平均增长48.66%,不到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的一半。究其原因,一方面,信贷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股市调整导致存款回流银行,银行利息成本增加。与去年末相比,多数银行贷款规模增速低于存款规模增速,差距在0.2~6个百分点不等。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差距更大。

  再次,一季度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超过银行平均净利润增速,成为报告期内银行最亮丽的“风景线”。可比银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平均增长133.39%,其中最高的是民生银行,该业务收入增速达到314.3%。10家可比银行中,共有6家银行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速超过100%。在中间业务中,银行卡收入仍是重要收入来源。
  此外,资本市场带动的理财和投资银行业务、资产托管、基金代销、财务顾问等收入增长迅猛。
  
  
  二、保险业资产和保费收入继续增长
  2008年1~3月,保险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979.10亿元,银行存款6906.02亿元,业务及管理费234.80亿元,投资总额达1.97万亿元,资产总额达2.94万亿元。
  2008年1~3月,保险行业实现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中,财产险641.54亿元,寿险2130.59亿元,健康险151.35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48.99亿元。原保险赔付支出844.14亿元,其中,财产险288.76亿元,寿险504.25亿元,健康险34.47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16.67亿元。(见图表24)
  
  三、券商一季度佣金收入约为349.35亿元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就呈现快速增长。目前经纪业务占券商营业收入的比重已提高到60%以上,成为券商重要的收入来源。
  2008年一季度,106家券商席位双向共成交23.29万亿元,按目前全行业佣金实际收取比例约为0.15%测算,这些券商佣金收入约为349.35亿元。其中,国泰君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的成交量居前三位;而排名前十位的券商市场份额占比达44.74%,券商经纪业务两极分化趋势明显。2008年一季度,沪深股市股票、权证、封闭式基金、债券累计成交11.66万亿元。除去5 家信托公司外,2008年一季度全国106家券商席位双向共成交23.29万亿元。其中,国泰君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国信证券排名前五位,分别成交了1.62万亿、1.4万亿、1.13万亿、1.04万亿、1.03万亿元,市场占比为6.95%、6.01%、4.85%、4.44%、4.4%。紧随其后的是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国建银投资。前十位券商一季度累计成交10.43万亿元,市场占比达44.74%。另外,成交额超过5000亿元的券商有14家。这14家券商2008年一季度共成交12.86万亿元,占比达55.17%。2008年以来,市场份额向优质券商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券商经纪业务继续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第四部分 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一、货币政策从紧意味浓烈
  (一)央行要求2008年新增贷款量不得超过3.63万亿元。
  近期,数据反映出从紧货币政策在总量控制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信贷结构依然延续中长期贷款快速增加的态势,央行仍需采取进一步措施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以在换届之年有效抑制投资反弹和经济走向全面过热。央行各分支行已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2008年新增贷款量不得超出各行2007年实际贷款量。这意味着,2008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量将不得超过2007年全年的3.63万亿元,也意味着贷款增速将不会超过13.86%。
  (二)从1月25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5%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由于近期到期资金量较大,国内物价也没有明显回落,加上一季度是各商业银行放贷的高峰,为了控制信贷增长幅度,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不仅加大央票发行量、正回购力度、对商业银行信贷额度进行限制,还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深度冻结银行体系内流动性,今年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此次央行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冻结资金约1900亿元。或为避开春节资金需求高峰,此次央行留给商业银行的调整时间为9天,较之前一般预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所减少。
  (三)从3月25日起央行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冻结商业银行资金约2025亿元。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在通货膨胀预期持续升温、流动性增加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凸显了央行维持从紧货币政策的姿态以及紧缩操作的力度和决心。但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使得中美利差加大,对我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了制约,同时考虑到我国面临着美国等国家的经济衰退,加息很有可能会抑制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央行选择了提高准备金率的紧缩政策而非加息。
  由于大中商业银行富余资金充沛,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使高速增长的银行业绩在2008年增速放缓,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因此其利润不会负增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倒,小银行受影响较大,为了满足存贷比不能超过70%的监管要求,目前一些小银行开始想方设法吸收存款,若对其监管跟不上,很容易造成高息或变相高息揽储现象。
  
  二、金融形势展望
  (一)长期来看紧缩力度或将加强
  从国内情况看,目前国内的通胀形势稍有缓解,自然灾害等短期助推CPI的因素的影响略有减弱。但是,考虑到农产品价格回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食品价格回落的速度非常缓慢,再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及非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4月份的CPI依然将维持在8%以上的高位,且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同比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使得CPI的后续走势仍不容乐观。
  
  但是,从外部形势看,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月30日再度降息0.2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由2.25%降至2.0%后,美联储5月2日又宣布,为应对信贷紧缩压力持续的形势,该委员会将扩大与欧洲央行及瑞士央行的货币互换额度,同时采取其他措施努力增加市场流动性。美国的一系列举措充分显示出美联储挽救美国经济、阻止衰退的决心。美国连续七次降息,不管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不顾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口头上讲支持强势美元,行动上却相反;不问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甚至不问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客观上造成“放水”冲击世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状况,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得不谨慎考虑使用利率工具。
  美联储在连续降息之后,市场均预期联储已经进入本轮降息通道的末期。若确如此,则中美利率悖行将暂时告一段落,中美之间的基准利差也将暂时企稳。但是从一季度不明外汇流入达850亿美元来看,热钱的流入并未因央行停止加息而减少。因此,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央行的调控政策仍将以数量调控为主,但如果国内CPI持续保持在8%以上的高位,不排除在经过一段时间,美国利率已企稳且没有再度减息可能的情况下,央行重新启用利率工具的可能。
  (二)资金面逐步趋紧,短期加息可能性很小
  在短期内加息可能性较小,公开市场操作将是央行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支撑点,同时五月份央行到期资金相对较少,极大地减轻了其收缩流动性的压力;第二,贸易顺差的显著回落,降低了外汇占款的数量,抑制流动性增长;最后,高达16%的准备金率,也将逐渐显示其紧缩的累积效果。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虽然央行在短期内加息几无可能,但资金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且待外部市场稳定后,不排除央行重新启用利率工具的可能。

  (三)人民币升值或减速
  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已改变了2007年持续贬值的态势转而企稳,进入4月以来,出现了约1.3%的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放缓。我们预测,美元持续贬值的拐点即将出现,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的趋势亦将趋缓。一季度人民币快速升值,除了美元疲弱的因素外,更多是考虑到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过高的通胀水平。而一些机构预计4月份CPI涨幅有望继续小幅下降,通胀数据暂时脱离了接近10%的“危险区域”。同时,部分专家对升值抑制通胀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从国内外经验看,至少短期升值对抑制通胀难有显著作用。而且,升值过快可能危害国内部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此外,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吸引热钱流入的担忧也在升温。一季度,各种渠道流入的外汇大幅上升,外汇储备增加1500多亿美元。我们认为,二季度人民币升值速度可能放缓。一方面人民币仍面对一定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为防止热钱大量进入,预计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扩大,双向波动加剧。
  
  第五部分 专题: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在金融一体化及其联动效应的影响下,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事件。尽管中国资本管制相对严格,国内机构对海外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程度不高,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由于此次事件将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造成一系列后续影响,对此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一、对银行体系的直接影响较小
  中国的金融企业中,只有中行、工行、建行和中信银行等持有一定数量的MBS和CDO,在各自的证券投资总额中比重不大,特别是相对于银行总资产来讲十分有限,对各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影响不大,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
  
  二、欧美国家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
  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较大,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尤其高,2007年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达19.1%,美国经济增长如果放缓,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速会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低增长。IMF和世界银行因次贷危机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但两个机构都预测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1.9%,这一速度与2007年相比回落的幅度有限。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大约在1.9%~2.2%之间,同期中国对美出口增长了14.4%,GDP增长超过11%。因此,只要美国经济2008年不出现衰退,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是温和的。
  但如果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使得美国经济增速回落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则势必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宏观上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微观上可能使得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从历史上看,中国出口增速与美国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如2001年,中国出口增速从上年的35.8%大幅回落到8.2%,与全球性的贸易增速回落有关,其中美国需求萎缩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美国因IT泡沫破灭和“9.11”事件,经济增长从上年的3.7%回落到0.8%,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则从上年的24.2%回落到4.2%。
  
  三、可能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美联储连续降息和美元资产遭抛售,美元加速贬值,中美利差进一步缩小,加上部分资金出于避险要求可能流入国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因此进一步加大。2007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已有所加快,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幅度约为6.96%,高于2006年的3.37%,其中受9月18日以来美联储三次降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三个多月内上升3.11%,到2008 年1月16日已突破7.245 关口。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也难以有效缓解。虽然近期美国、欧洲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但这主要是信用危机后的恐慌,是市场信心不足的表现,而不是资金的绝对短缺,因此产生流动性回抽效应的可能性和力度不会太大。相反,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时,国际资本很可能将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 从而进一步转向中国市场寻求庇护。
  
  四、加大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高位运行的快速增长期,2007年全年经济增长11%,这也是中国经济连续第五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主要受成本推动和国际传导影响,价格涨幅迅速扩大,通胀压力达到1996年以来最高。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次贷危机后美国连续降息并可能进一步降息,使得中国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收缩货币信贷的空间明显减小,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对中国的警示
  目前,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还是集中在资产支持债券,但如果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导致全球范围的风险资产价格调整,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而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市,如果出现大幅调整,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对此,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当前,在美联储降息和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背景下,最重要的是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进一步积累。
  中国长期以来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居民银行存款。因此,一旦长期居高的储蓄率下降,就可能导致银行面临资金短缺危险。从2006年初开始,由于股市行情火暴,大量存款开始流入股市,国内储蓄率出现下降,银行发放抵押贷款可能的资金短缺问题不容忽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行抵押贷款债券,引进抵押贷款投资者,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分散贷款的非系统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提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2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