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袁钢明:政策与落实南辕北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斌

  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国家早有认识,也出台了不少调整措施和政策。但是,在实际落实中,说法与做法总是完全相反,南辕北辙。
  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强调扩大消费。实际中,投资过重,消费过轻;国民收入中的积累过高,消费过低。2008年,由于之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下滑。年底,国家即推出了大型基本设施建设规划。在经济十分紧缩、企业生存困难、老百姓就业形势非常不好的情况下,搞大型建设,这是雪上加霜,导致经济结构更加恶化。
  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往更有效益、更有利于民生、更有利于就业、更有利于收入分配的方向调整。大型建设项目是投资多,产出少,而且是长期工程,应该等到经济比较宽松,国家的钱多得用不完的时候再上。在资金那么紧张的时候,应该把钱用在特别需要的方面,朝着民生和中小企业方向去投,这样,经济的负担才能减轻。
  在产业经济中,强调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际中,国家始终支持低效益的大型国有企业项目,使本来低效益的项目继续低效益;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国家感觉缺什么东西,就支持什么东西,感觉电力短缺了,就支持电力投资,感觉石油短缺了,就支持石油投资,从来不考虑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房地产的投机狂潮,使过多的资源和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使房价暴涨,造成了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建材行业的产能过剩。现在,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中国经济过热时代的速度。这种调控偏离了重视就业、重视民生的说法,造成了国家在结构调整上越来越严重的偏离。
  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中,强调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实际中,国家对于大型国企偏爱有加,非重点的国企或地方民企,国家就不支持。像宝钢这样代表国家产业方向的重点项目,国家就会大力度支持。宏观调控中“有保有压”这个词就是用在项目和企业的调整上的。国家的项目都按照设置的优先顺序来进行产业安排和投资安排,把央企和国企等垄断企业放在保的地位,把有竞争力、有市场活力、地方民营企业放在压的位置。但是,国家保的企业,恰好是市场竞争中经济效益处于劣势的国企,国企因为效益低,竞争不过民企,所以国家要保。如果效益很好,国家根本用不着保。
  但是,国家要保的产业常常是市场经济被淘汰的东西,而在市场经济中富有活力的产业,国家反而要压,这是与市场经济相背离的。如今,“有保有压”已经成了经济结构调整中一个不可逾越的红线。“有保有压”的原理就是不接受市场的不同意见,不通过竞争决定,也不通过效益评判决定,而是通过行政机关的标准来决定。
  按照国家的大政方针,要通过消费带动投资或经济增长。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提高收入,提高收入的前提是提高就业,提高就业就要加强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中小企业比较大的支持,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老百姓就业同步提高。老百姓收入的慢慢增长,才能带动消费回升,这才是调整结构的正确之路。
  在农村问题中,强调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实际中,农村问题始终得不到支持。每次出现问题,国家都会强调农业,但就是没有真正支持过。农业到现在为止是得到国家支持最少的,农产品价格涨一点,农民收入刚刚有一点提高,国家就很急,怕影响城市生活,就开始压农产品价格。如果真的怕影响城市生活,如此高的房价,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国家却迟迟不去调整。
  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强调提高老百姓收入。实际中,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不到50%,改革初期还占60%。全世界的国家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都在60%以上。现在,很多收入都变成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不能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提高老百姓工资待遇上,包括提高社保待遇、提高个税起征点,在这些方面都没有采取措施。 (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4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