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审计成果转化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鸿章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的问题,在分析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审计 成果 运用
  
  审计成果是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被审计单位(部门)有关业务活动信息、审计发现、结论以及审计和建议。审计成果能否得到很好地转化运用,其作用大小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的价值所在,将影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在广大官兵中的印象,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发展。当前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级党委、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部队官兵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度不断加大,实现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义
  (一)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审计服务水平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也带来各级领导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科学发展观客观地要求审计机关要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审计思路、审计理论、审计管理、审计方法、审计内容上积极探索,深化审计监督的新路子,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为各级党委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为领导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多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审计部门一直致力于促进结果运用,并努力做到常用常新。在现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的时期,提出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更需要认真审视当前成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打破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使审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消防部队的中心工作,贴近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推进审计由传统向现代转轨的重要举措
  现阶段,为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为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是审计部门和审计工作者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各级审计部门在查清、查透、查深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机制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注重审计方式、审计技术等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实现审计成果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转变,由注重外部成果运用向注重外部和内部综合运用的转变,在部队经济管理中发挥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同时,推进自身的转轨。
  (三)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级审计部门审计人力资源短缺与审计任务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突出,而加强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可以适度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表现在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上,一是通过对审计部门自身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探求审计工作规律,相互借鉴,成果共享,缩短和减少了摸索过程,提高了审计效率。二是通过建立机制,加强上下审计部门之间、各单位、各业务处室之间的沟通协调,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发挥了协同作战的作用,形成了审计整体合力,达到了一定的效果。表现在外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上,各种审计项目审计报告、信息进入党委、领导的决策范围,提出的审计意见、建议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认真整改,审计工作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受到部队全体官兵的公认,从而调动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审计人员的潜能。
  (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在对干部管理和规范部队经济管理上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审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监督领导干部经济管理活动,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成为各级党委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一是从审计的实施到审计结果的运用都是直接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服务的。二是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为监督管理干部提供了量化的依据。三是审计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规范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促进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使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战士受到警示。四是审计结果能有效地揭露被审计单位在经济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与促进该单位加强经济管理。
  二、当前影响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审计成果转化滞后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是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期审计问题比较突出。对领导干部离任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公安现役部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有明确规定,然而由于干部调整有其办理时间短的特殊规律,审计机关的力量又有限,目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或者是“边离边审”,导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任用、提拔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二是由于干部任免时效性强,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一个操作流程,在目前程序规定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都要先受组织部门委托的情况下,干部部门出于组织工作的保密性,往往都要在明确某一领导干部调整后,才给审计部门下达审计委托书,这样审计机关在选择项目上和时间安排上是被动地接受委托,容易造成审管审,用管用,审任脱节;在审计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审计,给审计实施增加了难度,给审计人员核实取证带来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审计风险,也不利于审计意见与审计决定的落实与执行。上述现象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削弱了审计监督的作用,影响了审计机关权威。
  (二)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经济决策、社会效果审计
  一是在审计工作中偏重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情况,而忽视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依据、程序的合法和真实性的审查,对经济决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果的审计效果不足。而这些又是干部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平时考察干部和考核后勤工作成绩时很难涉及,却又十分需要了解掌握的内容。二是没有围绕审计项目确定的内容和重点开展审计,只是对被审计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的审查,缺少归纳、提炼、上升到被审计者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决策水平、勤政廉政情况及应承担的责任方面的审计水平。究其原因是:从目前审计机关工作情况看,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审计任务普遍较重,既要完成年初计划的审计项目,又要完成干部部门调整干部后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还要完成各级党委、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因此给审计机关带来较大的压力;尤其是总队、支队级审计部门,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在赶任务,难以抽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审计人员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各项审计工作,业务素质已远远不适应审计工作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重审计项目实施轻审计成果的运用
  一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行政执法收费、专项审计涉及纪检、干部和其他一些相关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作规定,制度上的执行难以得到保证,目前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具体规范,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与审计成果作用的发挥。二是审计结果转化运用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干部管理监督部门没有真正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干部监督和管理中,没有真正认识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审计部门对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要求缺乏了解,审计取得的成果有个别方面不适用于干部管理监督要求;纪检部门虽重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但平时介入较少,仅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很难把审计成果全面运用到干部的任免和管理监督上,审计结果对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参考价值受到影响。从现实情况看,目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多为“先离后审”,导致审计的警示功能削弱,造成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几点建议
  加强外部审计成果运用的总体思路:加强对带有共性的和具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挖掘,从宏观层面上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服务宏观决策上有新提高;要加强对典型问题的梳理,在规范引导上有新发展;加强对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在审计宣传上有新举措,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形象,让部队官兵认识到开展审计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是增强领导干部执行党和国家财经法规、保证部队经济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总体思路:在审计业务、队伍建设和科学高效管理三个层面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惟有审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现代创新型人才不断培养,让最有活力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审计成果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审计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培养审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敢于碰硬、秉公执法的职业道德,倡导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要加强审计人员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对时代、形势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增强审计的发展后劲。特别要想方设法积极解决现行审计部门体制、机制上的不利因素,营造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活力。
  (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是要按照“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审计质量责任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必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增强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要按照《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规定,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各环节是形成审计结果的一个过程,而审计公文是真正体现审计工作成效、发挥审计对部队经济宏观管理建议作用的重要载体。要以“审计公文让使用者满意”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审计公文写作和处理质量,力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
  (三)建立审计结果综合分析制度
  一要加大审计成果资源的开发力度,着眼宏观,服务大局,从满足领导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否从体制、机制的高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形成有较高价值的审计成果。二要整合审计资源。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审计成果整合任务、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根据职责分工,确定责任部门和协作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使各部门能够协调运转、相互配合,通过多部门分工协作,对同类项目、同步项目和某一时间段项目的审计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和提炼,真正做到“审”与“用”的有效结合,杜绝领导干部“带病上岗”“带病履职”“带病提拔”,切实抓好审计结果的转化运用。三要加强审计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其纠正或改进。同时,对审计中发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促进广大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奉公,依法办事。四要认真抓好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的督查。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加强对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
  (四)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公告审计结果是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向,是审计机关的必走之路。要遵循“积极、稳妥、严谨、细致、谨慎”的原则,实行有选择地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制度,并逐步扩大对外公告的数量和范围。公告方式可以选择网络、书面公告等。公告内容以目前各级领导和广大官兵都比较关注、涉及面较广、负面影响较小的结果为主。总而言之,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范围,扩大审计成果的效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