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拓展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 琳
对中小企业来说,缺钱是常态,而融资难也是个老话题。2009年初,中国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中小企业业务部,负责全行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管理和推进工作。一年多来,该行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业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采取一些有效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光大银行介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年末光大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余额3334.27亿元,比年初增长1228.97亿元,增幅高达58.37%;中小企业信贷客户达到8000多户,增幅达26%。在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实现了双降,新增贷款未出现一笔不良。
定位准确 取零为整
光大银行首先选择在中小企业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区开展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确立了立足于配套型、集聚型、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三大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抓住中小企业主流客户,努力成为其主流服务银行。
面对中小企业广泛的融资需求,光大银行采取庖丁解牛的方式,筛选成千上万份中小企业案例,最终取零为整,研发出九大类融资模式,将授信业务标准化、精细化,符合了中小企业融资“短、频、快”的特征。
信用连接 银企双赢
放款易,风险控制难,这是各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对此,光大银行做了积极探索,如通过嫁接核心企业信用,形成中小企业链式融资模式;通过多个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叠加,形成中小企业联保模式等,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光大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积极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在防范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综合收益水平,全行中小企业一般贷款综合收益高出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银企获得了双赢的共生格局。
目前,光大银行已初步完成了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四个阶段的转换,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以“战略引领、制度先行、模式推进、重点突破”为思路,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
营销未动 理念先行
光大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的开拓首先源于理念的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特点,光大银行创新地提出了中小企
业金融业务的系统观、风险观和效益观。
中小企业金融是大企业金融的延续和提升,又是拉动个私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光大银行中小企业金融的系统观;风险的大小、抗风险能力的强弱与企业规模不存在单向关系,如能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簇群结成协作体系,发挥整体合力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授信风险,这是光大银行中小企业金融的风险观;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以及相对稳固的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重交叉销售、控制经营成本,获得多方面的经济收益。这是光大银行中小企业金融的效益观。
走出经营道路 细分目标市场
在理念创新的同时,光大在中小企业业务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小企业模式化的经营道路,主要利用“蚁象共生”、“抱团取暖”的基本原理,构建和优化局部信用环境,实现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缓释和转移。通过细分目标市场、整合外部资源、优化内部流程、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中小企业设计一揽子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综合价值的提升。
在细分目标市场上,该行确定以“配套型、集聚型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三大目标市场,并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分行的管理能力实行梯级管理;在整合内外部资源上,一方面加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另一方面主动与地方政府、区域性组织、社会服务团体、担保机构等单位合作,推动社会资源的二次配置;在优化内部流程上,该行通过制定区域营销政策、推行专业化高效的信贷审批机制、设计符合区域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实现对中小企业快速授信。
除了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光大在中小企业业务机制、服务方面的创新也可圈可点。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构建有效的中小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矩阵式营销协作机制、中小企业客户管理体系、独立的分账核算机制;广泛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创值增值服务,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阳光创值服务”品牌,变单一产品为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打通资金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屏障。
“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占就业75%,占GDP60%,占税收50%,事关国计民生大局,它们才是真正的‘甲方’……”在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的演讲中,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以此结语,不仅让人看到了光大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更彰显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巨大潜力与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82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