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方挖掘,平行拓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导语】
  高考作文权威专家何永康教授曾反复强调,写议论文“决不容许眉毛胡子搅在一起……什么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先看这一半——瓜瓤红红的、瓜子黑黑的,尝了一口甜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向阳,光照好。再看另一半——瓜瓤白白的、瓜子瘪瘪的,尝了一口酸酸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朝北,光照不好。这就是‘分析’。这就是通过剖析,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做到了这一点,‘道理’和‘理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由此可见,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必须有效地打开思路,进行层层剖析,从而正确而严密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何打开思路呢?横向展开议论就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所谓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各个角度(或曰各个分论点)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
  【技法指导】
  横向展开议论,关键是要找准角度。常见的角度主要有:
  1.概念角度。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比如有一篇反弹琵琶的议论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总论点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只有登上最高的那座山峰,才能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主体部分分为三层:(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进取开拓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精神;(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豁达开放、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三个分论点立足“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内涵,从“是什么”的角度有理有据地展开诠释,读来既言之成理又新人耳目。
  2.原因角度。任何矛盾的产生,任何现象的出现,背后总有着主客观原因。分析前因后果,弄清来龙去脉,就能顺利地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比如有一篇时评《中国人为何会普遍患上手机依赖症》,对相关现象的归因包括三个方面:(1)运动场馆建设,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与方法,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之间的关系,等等,有太多事情需要快马加鞭,有太多问题需要尽快改善;(2)我们的旅游观光成本太高;(3)至于参加各种艺术体验、学习阅读活动,更是谈何容易。三者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人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包括运动健身、旅行观光、艺术体验、读书学习……这些‘线下’活动的普及程度,跟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差距还很大”。
  3.作用角度。对事物(行为)的作用、价值等进行分析,也是横向展开议论的基本路径。例如宋代学者罗大经写有《勤有三益》一文,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从“创财”“健体”“修身”三个角度逐一道来,勤劳“可以免饥寒也”“可以远邪辟也”“可以致寿考也”三个主干句言简意赅,令人印象深刻。
  4.条件角度。就是将中心论点视为结果,然后合情合理地找到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涉及办法、举措等)。比如有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在这个时代)》,首段亮出“对于营造绿色氛围,创造绿色生活,我们该如何践行呢”的问题后,从三个层面给出回答:(1)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净一净(净环境);(2)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静一静(静心态);(3)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敬一敬(敬自然)。这三个分论点分说环境的净、心灵的静以及理念上的敬畏自然,它们均指向“怎么办”。
  需要提醒的是,横向展开议论时,各个角度、层次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逻辑混乱。比如有同学写“留一道缝隙”,先谈“给自己留一道缝隙,轻松快乐地生活”,再说“给理想留一道缝隙,坦然面对失去”,最后是“给子女留一条缝隙,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在这里,“给自己”“给子女”是合理的横向并列,中间插入“给理想”就不够妥帖了。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无数人曾“孔雀东南飞”,离开农村到城市拼搏。如今,有一部分人正“梧桐家乡种”,重新扎根农村。数百万“归雁”群体以及带来的“归雁经济”,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时代现象。一方面,他们凭借在外拼搏积累的见识、经验、技术、资金、渠道,在家乡播种和耕耘新的憧憬;另一方面,求稳定、求健康、求舒适、求发展已成为“归雁”们的诉求,也在倒逼地方提高本地区吸引力。
   對上述“归雁群体”现象,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语言得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评论型材料作文题,确定立意时应抓住“归雁群体”回乡实现自己梦想、城乡双赢以及思念故乡等内容来加以评论。评论时还要把握时代脉搏,如目前乡村建设正展现美好未来,需要“归雁”回来建设美好新农村,而“归雁”可以适当缓解城市人口、交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此外,“雁”归故里,也是感恩故乡之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9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