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形资产发展趋势的相关概念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玉林
无形资产创新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无形资产,即无形资产定义是什么,同时,还要探讨与其相关的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等的关系,是否会如有些学者提出的,进入21世纪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出现以知识资产或智慧资产、智力资本、智能资本代替无形资产的趋势。
一、无形资产的界定
(一)无形资产概念界定综述 对无形资产的概念,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全共同的认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长、社会日益进步,其概念的内涵(特征)和外延(范围)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相应地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仅在有关会计准则的规范中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定义)就有多种。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1998年10月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指出:“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
(2)国际评估准则的定义。《国际评估准则――国际评估指南四――无形资产》中对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以其经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无具体的物理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收益。”
(3)《企业会计准则》(1992)的定义。该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4)《企业会计准则》(2001)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2001)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5)《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6)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定义。《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1996)中规定:“无形资产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资产评估中的无形资产可分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和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商誉,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包含专利权、专有技术(诀窍)、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矿藏勘探成果资料等。”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定义。《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1)中规定:“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上述各种认识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种观点:资产论,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资产或长期资产,如上述(1)至(5);资源论,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资源,如上述(6)与(7)。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人们从不同方面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但什么是无形资产,还需要对各种无形资产的认识进行分析。在无形资产概念中各种定义相同和基本相同的是: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是一种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能带来收益;无形资产是获得的某种权利;无形资产是所有者持有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不相同的是:无形资产能长期使用;无形资产是可以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二)无形资产概念的科学界定 无形资产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要求。要科学界定无形资产概念,还必须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的界定,以促进无形资产的发展。
对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首先要明确:(1)无形资产概念的外延(范围)不只是财政部规定列入会计核算的几种无形资产,而是涵盖全部无形资产。(2)无形资产概念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反映其特征的基本要素,有无实体、收益、所有者持有、长期使用、资产(非货币)或资源、权利等。(3)不能以可辨认性来区别是否是无形资产,凡符合条件,可辨认的是无形资产,不可辨认的也可以是无形资产。(4)知识形态不是确定无形资产的必要条件,凡符合条件,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是无形资产,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也可以是无形资产。(5)是否能进行货币计量不是确定无形资产的必要条件,凡符合条件,能以货币计量的是无形资产,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也可以是无形资产。(6)在无形资产概念的定义中,不宜列出具体的功能(具体用途)。(7)无形资产既是一种资产(非货币)、资源,也是一种获取的权利。
无形资产的内容包括:(1)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2)特种权利。(3)关系无形资产,如企业的专家网、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关系、销售网、代理销售关系、顾客关系、客户名单等。(4)企业形象――商誉。(5)人力资本。
综上所述,可将无形资产界定(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没有实物形态、长期使用、预期会带来效益,并获得一定权利的资产(资源)。无形资本是无形资产的货币表现。这说明:无形资产是一定主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拥有;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由一定主体长期使用于各个方面;无形资产预期会带来效益;无形资产是获得的一种权利;无形资产是一种资产(资源)。可见,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是无形性、资源性、垄断性、高效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等。应该指出,无形资产是人类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既是商品,又是一种以知识形态体现的经济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资产(知识资本)
(一)知识资产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也在逐渐发展。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以产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经济。称知识经济或高技术经济、信息经济、智力经济,在内容上没有本质区别,但一般都称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软资源比硬资源更重要;高技术成为核心;信息技术成为支柱;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学技术一体化;资产投入无形化;强化创新;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终身教育。
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关注建设知识型企业和提倡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正成为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之后的新一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正从传统的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企业管理进入新的阶段――知识管理阶段。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点,成为各部门行业的管理者、管理界学者、信息专家所讨论与研究的热门课题。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的管理。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内容,是企业已有、获取和创新的知识资源,是对知识(包括技能)的获取(收集)、开发、创新、存储、学习、传递(沟通)、共享、扩散和利用的管理。
知识管理者运用的知识体现为知识资产。对知识资产的定义,有多种认识,如:“知识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物形态、对生产和服务长期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企业的知识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并对企业的发展有作用的知识。”“知识资产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对生产要素不断扩展内涵所赋予技术、教育、管理、信息等知识资本以资产的含义。”“知识资产是指那些可被界定、保障及买卖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品牌、商标及数码内容,但并不包含不能买卖之无形资产,如企业文化。”有的是对知识资产的货币表现――知识资本下定义,如:“‘知识资本’或‘智力资本’被定义为公司账面价值和某人准备为它付出的价钱之差。知识资本是无形资产,往往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孙涛,1999)“知识资本就是存在第三个千年的企业无形资产总和,包括市场资产、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申明,1998)综合以上各种认识,知识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没有独立实物形态、长期发挥作用、会带来经济效益的知识形态的资产。知识资本是知识资产的货币表现。
知识资产是不同于有形资产的无形资产,具有创新性、垄断性、积累性、长期性、共用性、扩散性和效益性等特征。知识资产是知识经济形态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
(二)知识资产的要素 一般认为知识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资产、市场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等四类:(1)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所取得智力成果依照法律享有的权利的资产。它包括专利、技术秘密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商标、著作权(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2)市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它包括各种品牌、客户的信赖、长期客户、销售渠道、订单、特许经销证或合同、协议等。(3)人力资产,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可以运用的以人为载体的,以体力和脑力表现能力的资产。它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技能、创造能力、开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一切才能。(4)基础结构资产,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知识因素的资产。它包括反映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的管理哲学、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财务结构和市场数据库等。
三、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
(一)智慧资产(智慧资本) 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智慧资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
什么是智慧资产,台湾学者成树芬在其所著《企业智慧资产管理》一书中认为:智慧资产是指尚未被会计制度承认,但已具备市场价值,具有高知识含量工作的经验的人、环境、制度、技术与知识。也有人认为:智慧资产是人工成品具有的显性知识和个人、社群拥有的隐性知识。文献中更多地是对智慧资产的货币表现――智慧资本下定义,如:智慧资本是能够提升公司竞争优势,或能产生出超过公司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智慧资本是创意、发明、技术、主要知识、计算机程序、数据技术、流程、创造力以及出版物的总和,是能够转化为利润(财富)的知识。“智慧资本是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张寿宝,1999)综上所述,智慧资产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没有独立实物形态、能提升竞争优势、能创造财富的智慧形态的资产。智慧资本是智慧资产的货币表现。智慧资产(资本)具有高增值性、长期受益性、与主体不可分割性、不可继承性和价值易损性等特征。需要指出智慧资产不同于智慧财产。在台湾使用的智慧财产,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是对知识产权所使用的概念,智慧财产即知识产权。在台湾设有智慧财产局即知识产权局。
智慧资产按其知识载体不同,分为人才资产、市场资产和结构资产。或智慧资本包含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人力资本主要由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学习知识的能力、技能、发明创造力、完成任务能力等人力因素所构成。……结构资本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不依附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的组织的其他能力,它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因素。如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形式、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市场资本则指市场营销渠道、营销网络、企业商誉及客户评价等经营性资本。”(张寿宝,1999)
(二)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亦称智力资产、智慧资产,有的学者提出:智力资本的理论是从知识管理理论发展而来,所以国内很多学者将“智力资本”译为“知识资本”。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在1969年最早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他将智力的含义由个体范围拓展到组织范围,描述那些存在于组织中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无形资产。对智力资本还存在多种定义:智力资本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一种能够创造价值或效用的能力,也是智力和知识相互融合而带来效益的资本。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智能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财富的资本。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技能、诀窍、经验及创新能力的知识性资源型的资源。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智力资本是无形资本的总和。智力资本作为物质资本的一个相对概念,指在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形资产所不能反映的部分,也就是使一个企业组织得以运行的无形资产的总和。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智力运作发挥知识的创造力,在运行中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增值。“智力资本是对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安妮・布鲁金,1998)综上所述,智力资本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以知识为基础,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财富的智力形态的资本。
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部分。或者,智力资本的构成分为四类,即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市场资产是公司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其中包括各种品牌、客户和他们的信赖、长期客户、备用存货、销售渠道、专利专营合同协议等。……知识产权资产包括技能、商业秘密、版权、专利和各种设计专有权。它们还包括贸易和服务的商标。……人才资产包括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企业管理技能。……基础结构资产中使企业得以运行的那些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其中包括企业文化、评估风险的方式、管理销售队伍的方法、财政结构、市场或客户数据库。”(安妮・布鲁金,1998)
(三)智能资本 在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智能资本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三资源”。对智能资本有多种定义:智能资本是指个人与团队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智能资本是一种对知识、实务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事业技能的掌握,让企业或组织享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在商业实践中,无形资产通常被称为智能资本,智能资本被广泛地定义为:在工作时间内,工作区域内产生的所有和能够被转化为价值的知识。智能资本是企业在市场上的价值与现有资产价值间的差距。智能资本是技能、知识与信息等无形的资产。智能资本是无形资产的总和,能增加组织价值有助于完成组织目标。综上所述,智能资本是指一定主体拥有或控制,运用知识和技能,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增加价值的智能形态的资本。
智能资本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力资本、顾客资本、创新资本及流程资本。或者,智能资本由两项要素构成,即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结构资本细分为顾客资本和组织资本;组织资本再细分为创新资本和流程资本。一般将智能资本分为人力资本、顾客资本和结构资本(再分为创新资本和流程资本)。
四、无形资产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的比较
(一)定义比较 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的定义如表1:
从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正是“知识资产是不同于有形资产的无形资产”,智力资本的理论是从知识管理理论发展而来,所以国内很多学者将“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译为“知识资本”;还需要指出,同是“Intellectual capital”一词,可以译为智慧资本、智力资本和智能资本,说明其定义基本上是相同的。
(二)特征比较 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的特征如表2:
从表2有关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出,其特征是基本相同的。
(三)内容比较 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的内容如表3:
从表3有关无形资产(无形资本)与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内容的分类虽有不同,但其具体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通过以上比较说明,进入21世纪,不论是知识资产(知识资本),还是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或智力资本、智能资本,都不能代替无形资产概念,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其时代特征,从某一个方面突出其内容而相应提出或强调某个概念,正如在强调发展知识经济和知识的重要性时,而提出知识管理、知识资产或知识资本,在强调发展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和智慧的重要性时,而提出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或智力资本、智能资本,并强调“资本的革命”,“智慧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基础”,“智力资本是第三资源”。
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智慧资产(智慧资本)、智力资本、智能资本的提出,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无形资产的本质,进而发挥无形资产的巨大作用。可以预见,无形资产还会以各种形式按其本质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相子国:《知识资产会计的研究与探索》,《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第10期。
[2]万君康、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袁庆红:《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4]景莉:《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冉秋红:《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孙涛:《知识管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7]申明:《知识资本运营论――第三个千年的企业管理核心》,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8]成树芬:《企业智慧资产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张寿宝:《智慧资本――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基础》,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10](美)安妮・布鲁金著,赵洁平译:《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英)博伊索特著,张群群、陈北译:《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编辑 熊年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5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