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参数估计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基于金融危机视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新霞 何开刚
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结下不解之缘。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孕育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思想萌芽,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获得了计量金融工具“最相关”、“最恰当”甚至是“唯一的”计量属性的美誉。然而,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却被金融业人士视为了“罪魁祸首”。美国银行家协会(ABA)和FEI等机构强烈反对FA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FASl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继续运用,认为正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导致了银行几十亿资本的损失,不利于金融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早日摆脱危机,并极力建议SEC停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EDHEC)2008年12月的调查研究表明:75%的国际投资者认为最近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采用和修订无助于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将会导致新的经济后果。美国FEI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46%的CFO赞同停止实施2007年11月正式实施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再次成为SEC、FASB、PCAOB、AICPA等监管机构和相关学术研究组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不容回避的迫切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虚拟性特征与估计参数级次的划分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计量方法,人的有限理性和市场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的虚拟性特征的存在。SFAS157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以持续经营为前提,通过会计主体在计量日或报告日模拟真实市场出售资产(清偿债务),从而推导当前市场价值的过程。公允价值的虚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关于资产或负债交易地点的假设: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主市场是会计主体所转让的资产或清偿的负债的交易金额最大、最活跃的市场,在主市场无法确定的条件下,则要求最有利市场来替代,最有利市场是会计主体转让资产收到价格最高或转让负债支付价格最低的市场。第二,关于交易者的假设:独立、自愿、有能力进行交易的买方和买方。第三,关于交易市场信息条件的假设:交易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因此,参与交易的买卖双方是知情的,不用支付昂贵的成本就能获得充分的信息。第四,关于资产的用途的假设:交易中的资产处在最优的使用状态中。如果该资产有许多用途,那么公允价值计量的是其在给使用者带来最大收益的用途下的价值。即使该资产的报告主体并没有将其用于最佳使用,在运用公允价值估价时,仍然以最优使用状态下的价值估价。
现实交易市场的多样性、非完美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虚拟计量对象的差异性。对此,SFASl57将交易市场分为活跃市场(acfive)和非活跃市场(inactive)。二者的不同在于交易量、要价和出价之间的差价、交易频率、供需之间的平衡、信息的可获得性或充分性等方面。活跃市场的交易量大、市场要价(bid pnee)和市场出价(ask price)的差价小、交易频率高、市场的供需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对整个市场的市场交易者而不是特定交易者来说,容易获得达成交易所需的信息。但在非活跃市场上,交易量小、交易频率低、要价和出价之间的差价大、供需之间不平衡、交易价格呈现剧烈波动、由于市场交易者难以获得充分信息,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因而在非活跃市场上,要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十分困难。
市场的差异性需要多种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的存在。SFASl57号将公允价值确定过程中的输人参数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级参数即可观察市场参数(observable markel inputs)是计量日会计主体准人的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活跃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为持续经营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计量直接依据,因而在计量时是无需调整的(unadjusted)。二级参数是非活跃市场下直接可观察到的相同资产(identical assets)或相似资产(simiIar assets)的报价,其公允价值需通过对该报价进行调整后来确定,调整主要依据资产的特殊性、计量资产与非活跃市场交易资产的相似度、非活跃市场上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来确定。三级参数是现阶段尚不可观察的参数,它反映报告主体自己对有关参数的预期,该预期是市场参与者在现有条件下交易资产或清偿负债所运用的假设。
二、公允价值参数估计的顺周期性
历次金融危机已经证明,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的表现(吴堵新,2008)。在过去几十年中,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贷和资产价格“繁荣萧条周期性”的增强,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以市场为导向的参数估计和输入通过资产价格确定、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的确认对投资者风险认知和承担水平产生作用,增强了金融市场原有的顺周期性程度,放大了原有经济活动的波动水平,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程度,从而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助推作用。在不同的经济时期,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也呈现不同的方式。
在经济下行期,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通常会与某些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发生严重偏离,在以盯市为导向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这种偏离将通过一级直接可观察参数和二级间接可观察参数的输入向银行传导,使银行持有的资产大幅度缩水,继而被迫计提巨额资产减值损失,最终导致银行资本额和贷款能力的下降。在金融市场上非理性特征投资者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存在的条件下,这就增加了投资者对市场不安的情绪和稳定价格压力,使交易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在经济运行上行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市场制度缺失使各种各样的定价模型成为新型金融工具价格的确定依据。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由于许多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极不成熟,公允价值相关参数的输入由“盯市”转换为“盯模”。在这一时期。三级尚不可观察参数的广泛使用,使会计计量建立在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预期之上,随着金融工具交易链条的延长,公允价值参数估计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的主观预期,信息的可靠性大大下降,导致了不良后果的产生。根据Barth(2006)的模型,如果用x代表某项创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x为该公允价值的真实值,由于不存在该会融工具的交易市场,这个真实值是观测不到的,只能通过模型来测算;如果用ε表示公允价值计量误差,则下式成立:x=x+ε,在接近经济学完美市场的活跃交易中,ε的方差为a2,均值为0,x是x的无偏估计。然而,在交易市场不活跃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不可观察参数的输入将导致x成为x的有偏估计。
三、结语
公允价值参数输入过程实际就是对不同类型交易市场模拟的过程,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这种虚拟过程在反映市场波动的同时通过会计系统向外界金融市场传递了促使波动性增强的信号。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信号诱导投资者做出顺周期性的决策,进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原有“繁荣萧条周期性”波动幅度,当这种波动程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阻碍金融系统融资作用的发挥,并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当这种不稳定发展至完全使金融系统不能正常运作时,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正在快速地吸纳巨额境外资本。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开放方面又给我国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美国欧盟等重要经济体普遍遭受危机创伤,我国无疑将会成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金融投资目的地。美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经验表明,会计计量在被动地反映市场价格、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在通过对企业决策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对外部市场产生反作用力,将会通过增强金融体系特有的顺周期性导致严重经济后果。鉴于此,我国在制定会计计量准则时,应充分意识到会计固有的对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功能,建立一个新的有助于削弱顺周期性的、稳定金融市场的会计计量框架。
(编辑 熊年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6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