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威 曹伟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其中最大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依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不足以及运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缺陷 应对措施
  
  一、引言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引进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更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饱受争议,有人把金融危机归责与公允价值,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不完全正确,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允价值存在缺陷。所以,应该全面认识公允价值以及公允价值存在的不足,使其更好的完善和应用。公允价值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公允价值研究的重点,也是深入公允价值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和关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等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表述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中,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IAS32和IAS39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在全面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2和IAS39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内容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中我们能看出来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该金额是双方都愿接受的公允交易中产生的价格,即交易的双方对标的必须了解且不存在恶意的欺诈,即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交易。在清算等其他非持续经营的情况下的交易价格、或强迫情况下交易的价格都不是公允价值。第二层,公允价值是价值的计量。与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本质上是市场的价值认定,而非特定主体所做的主观估计,认定依据来自于理性双方自愿的交易价格或市场对资产(负债)所决定的公平交易金额,具有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同时,它也是根据当时的交易状况对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所做的点估计,是一种近似相对的真正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缺陷分析
  ( 一 )内涵表述上的不足 通过以上公允价值的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内涵表述上主要有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公平交易的问题。在市场交易中公平只是法律意义上的表述,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必然存在利益的博弈,都有希望从交易中获取更多利益。同时,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等的,在交易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交易价格往往是偏高或者偏低的。再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关联交易行为,公平交易很难得到保证,公允价值的计量也就成了“雾中花、水中月”。二是熟悉情况的前提。这一点其实也是很难做到的。交易的双方不可能完全熟悉对方的情况,因为对方的有些信息属于商业机密,不可能让对方理解,没有任何企业愿意把自己的商业机密提供给企业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所以,笔者认为,这里表述的熟悉情况只能是双方根据公开的市场信息并通过职业判断作出的结论而非熟悉情况。在现在商业欺诈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熟悉情况更是难以做到。三是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问题。于永生(2005)认为公允价值是所有现存会计计量属性的核心,各种会计计量属性只不过是公允价值在不同时日对不同资产、负债进行计量的不同手段、不同方式的表现形式而已。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五种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而仅仅是这五种计量属性的一种再现或重复,是多种计量属性的交叉复合,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但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概念界定中,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其他4种计量属性并列,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其他4种计量属性之外一种单独的计量属性。据此,采用历史成本(或采用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等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均不属于公允价值。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概念分类界定的缺陷,不仅影响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信息质量,也给公允价值审计带来困惑。因此,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使用和推广。对于公允价值内涵的不足,有关组织正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该定义为:公允价值计量是以交易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各自根据自身掌握的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并和对方进行讨论并得到双方认可的金额进行计量的一种计量属性。
  ( 二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判断上的不足 (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判断依据。公允价值计量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该市场价格最好是计量当日的市场报价。当找不到计量日的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稍微提前的市场价格,但计量日与市价日之间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市场条件变化而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应当可以估计。二是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和类似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参考价值,还应该根据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三是不存在活跃市场,同类或类似也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是指通过资产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售出一项资产所能得到的金额;或通过负债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重新产生一项负债所能收到的金额,或在清偿负债时所应支付的金额。估价技术法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争议最多、对公允价值计量客观性影响最大的一个。(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判断上的不足。根据以上的判断依据,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判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如何界定。笔者认为这一点必须建立在市场价格不存在人为操纵的情况,如果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难免出现有些有上市愿望的公司去设计操纵市场价格,以提高其盈利水平,最终达到公司上市的目的。云南普洱茶市场价格操纵事件是个极好的例证,人为操纵市场价格是存在的。这一特殊情况,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它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判断方面的不足之处,这同时也是新会计准则需要加以限制的地方,配套监管体制也显得非常重要。第二,获取公允价值信息的难度。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计量项目同类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但如何获取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获得的市场价格是否可以代表该项目的公允价值还需要考量。第三,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可操作性不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笔者认为这一技术难度太大,就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量,也不易采用这个方法,而且估计技术的运用存在一定的职业判断,会给企业操作利润提供了空间。

  三、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障碍分析
  ( 一 )公允价值存在被企业利用操纵利润的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的计量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后续计量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实际状况。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人为的因素,这恰恰给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工具。例如,在关联交易中, 关联企业在购销往来、资产转让和出售等业务中, 通过操纵购销差价来获取利润。这样就导致了关联方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公允价值与它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相背离的情况, 并通过关联方之间这种非公平的交易而达到粉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降低税负、转移公司利润等目的。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严格公允价值属性运用条件的考虑,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的焦点。为了保证会计行为的真实、可靠及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国家对公允价值的使用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与限制, 以增强公允价值使用的可靠性, 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 二 )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难度 我国目前的企业决策层的能力参差不齐,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受主观影响过于严重, 导致公允价值不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和成熟,某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部分金融资产无法在市场上找到相应的公允价值做为定价基础,即存在着大量的不活跃市场, 导致其市场价值难以确定。目前条件下在对此类资产使用估值技术计算公允价值还有一定的困难。运用估价技术时,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模型的选择等对公允价值都有影响,还需要考虑非流动性和市场非完美性等其他因素,有时这些因素是不可确定的。此外,企业所使用的估计应当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即使在对于某些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企业自身的估计和假设是其唯一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这些假设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是一致的,这些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尽可能合理地、客观地选用合适的估价方法,是公允价值会计推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 )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的计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现在的价值,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允价值也不断变化,每个时点的公允价值可能都不相同。因此,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价值的计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当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且并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往往会助长宏观经济景气下的乐观预期,市场疲软时会增大经济悲观期下的悲观预期,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加剧了经济波动,无法有效对冲和熨平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预期。在市场非理性繁荣时,资产价格往往容易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指标被虚假地提高,虚假的夸大了公司融资能力,金融机构可能会因报表质量改善而增加贷款的冲动,助长了经济的非理性繁荣;相反,在经济衰退时,资产价格往往被低估,负债被高估,导致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提高,进而增加公司的筹资难度。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四 )审计监督无效管制 对于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限制,除上述的三个级次以外,我国再没有其他硬件要求。如运用时应采用什么样的程序、满足哪些技术要求、运用哪些估值模型以及相应的审计制度均没有相关规定。同时,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和应用中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公允价值概念本身的疑云、以致其定义在国际上至今仍然常变常新。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某些方面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市价不存在需要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技术或估值模型进行估值时。这些都可能引起或诱发会计报表的错误和舞弊,加大了审计师的执业成本和审计风险。加之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健全,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会计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会计监督体系往往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数据进行审计时,对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验证,公允价值运用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等无法发表正确意见。
  四、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基本观点及对策
  ( 一 )公允价值应用的基本观点 公允价值作为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计量方法,有其特殊的市场背景。我们知道公允价值与历史计量最大的区别是:公允价值反映现在的价值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过去的即资产取得或者建造时的价值,二者是体现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公允价值反映现在的价值与新会计准则倡导的资产负债表观是一致的,而且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表日需要计提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等,不仅加大了企业的核算成本,也给企业盈余管理乃至利润操纵创造了温床,多数企业盈余管理都会在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上做文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公允价值计量饱受质疑, 但事实上, 公允价值归根到底是一种计量工具,不是也不可能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公允价值由于是以虚拟的交易估计为基础,不可避免的受到时间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因此,也不能否认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不能就此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而全盘否定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金融危机, 但绝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源, 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仍不能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总之,尽管公允价值存在不足,公允价值主观性强因素等影响,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作为操作盈余的工具,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符合资产负债观,更能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所以,笔者认为虽然现在我国广泛采用公允价值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公允价值的采用将会最终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允价值对于我国参加全球经济利益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公允价值可以说也是全球国家经济利益博弈的一个工具,这从各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务必保持“与时俱进”的谨慎态度。
  ( 二 )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既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不足,就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其更好的运用创造条件和环境。(1)加强市场监管。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有别与发达国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公允价值运用的利弊,确定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及其程度。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因此要完善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如健全且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是很发达,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必须加强市场监管,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获取不当利益。尤其是资本市场的监管,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集中了更多的中小投资者,为了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加强相应的监管。(2)完善市场价格反映机制,提高市场的成熟度。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决定了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了不同的需求,从而决定了我们在会计计量上采取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因此,要稳定公允价值的主体地位,必须要提高市场的成熟度。市场成熟度一般是指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有关影响股票价格信息反应的灵敏度。完善市场价格反映机制,规范市场价格的反映和表达,严格规范市场交易,防止价格操纵,使相关的价格信息能够畅通的反映在市场体系中,使交易的双方能够比较容易的取得所需要的价格等信息,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公允价值的使用和推广。(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一方面比之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更加接近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另一方面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的计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 用该报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用这种相似的报价经过调整后的价格来进行公允价值估计;第三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都不可能时, 应用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估值技术来确认公允价值。可见, 公允价值具有比较明显的估计性质, 尤其是第二和第三层次如果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很好地运用。因此,要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必须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成为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这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计量成本,为公允价值使用扫清障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姚巍:《浅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理论科学》2009年第1期。
  [3]乔玉洋:《公允价值的适用性分析及启示》,《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4]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
  ( 编辑 聂慧丽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0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