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及干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阚云静
【摘要】当前,大学生面临诸多的应激与冲突,其心理危机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就如何化解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26-02
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场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会给人
们造成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之呈正相关的是,随着高校人数的激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由心理危机导致的校园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干预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其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1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学家认为危机是个体遭遇了超出他们的现有资源和惯常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时,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是一个非常玄妙的词汇,即凡是有危险的地方都潜藏着机遇,体现了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思想。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当他们面临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和生活事件时,容易引发不良心态,从而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持续到一定时间,就可能诱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来说,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灾难,而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成长、复原及进一步分化所必须的资源。危机在于它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与失衡,而机遇则在于危机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在“学生为本”的原则指导下,高校为防止由心理危机导致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施加干预显然非常必要。
2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后期和成年初期,这是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之前最不稳定的时期。从新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到毕业生进入社会前的准备,从恋爱心理与性健康到人际交往艺术等都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我们发现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应激源因素,也有个体易感性因素的作用,概括起来具
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因素
2.1.1价值观的迷失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竞争机制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杠杆。基于此很多大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短期目标,注重现实,讲求实效,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滋长了学生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其意志消沉,甚至走向堕落。
2.1.2社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却越来越少,这迫使大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完善自己。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外语以及各种相关证书的考取都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上百万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行列,由于各种主客观环境的限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专升本、考研、考博、出国已成为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这在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也是引发部分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2.1.3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当一个人遇到心理矛盾和困惑时,有无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完善与否,是个人能否及时排解心理矛盾和困惑,保持平稳心态的重要因素,是潜在的心理问题能否发展成现实的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落后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二是目前急促上岗的心理咨询人员大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其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心理咨询的需要,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危机干预工作。
2.2家庭因素
2.2.1早期教育方式的缺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形成的认知结构将影响他的一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已建立,个体的心理特征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未曾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已成形,大学心理教育已是亡羊补牢之举。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重新整合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构建现代化人格和价值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
2.2.2家庭心理支持的不适由于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常常采用“非打即骂”或放任自流的传统教育模式。
2.3学校因素
2.3.1高校教育方式的不适在高校的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的现象。此外,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整体,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2.3.2经济压力的影响缴费上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扩招,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既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又是担心就业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生活比较艰苦,他们有强烈的自卑感,交往退缩,有的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一旦再受到打击,如他人的讽刺嘲笑、学习成绩不好、失恋等,就会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
2.4个体因素
2.4.1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仍被家人和社会寄予厚望,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角色期望。这些小学、中学的佼佼者进入高校,在人才荟萃之地,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必然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定位,无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从而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陷入困境。
2.4.2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误区心理学观点认为,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感觉不在于所遭受的应激事件,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观念和态度。存在心理缺陷和人格缺陷的大学生对意外遭遇往往采取荒唐的认知和应对措施,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割断内心同外界的一切联系,把全部思维都聚焦在眼下的遭遇上,阻断其它思维途径,使自己认知偏差,直至危机个体发生心理失衡,甚至自残生命或伤害他人。[2]例如:某些同学在和他人比照下,显示了某些不足,便拽住不放,忽视自己的过人之处,走向自卑;恋爱失败时,往往对这份感情死守不移,最后希望破灭时,就发生心理危机,引起诸多心理问题;失去朋友时,从自我责备到产生怨恨心理,失去了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把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在他们陷入危机时能及时跟进,帮助其进行思维发散,焦点转移,就可以很快化解危机。
2.4.3个体应对策略不当与个性缺陷应对策略是个人面对应激事件和压力所采取的行为方式。面对危机,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去应付。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正视危机,冷静解决。而有心理缺陷的大学生却常因认知偏颇、情绪失控、意志丧失而造成严重后果。这些学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有一些自我封闭、孤独的学生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干预的最佳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伤害。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心理危机干预,从广义的角度讲,就是调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建立完备的预警与处置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设计预备性方案,帮助学生消除危机行为,解决危机事件,减少心理危机对大学生身心的损伤。造成大学生心理出现危机的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等多个方面,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之后,结合作者本人的工作实践,本文着重就高校如何应对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期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3.1.1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心理危机应急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后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工部、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校团委、校医院、后勤集团、各院系等部门主要领导及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应急小组” 要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最大程度降低因重大心理危机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各种损失。
3.1.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者包括专业人员与相关人员。专业人员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相关人员包括学生工作者、教师、相关学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各高校要通过专、兼职等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专职人员比例要适当,兼职教师要覆盖到各个教学系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各高校专、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能恪守职培业道德,不断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3.1.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明确生活的目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增强对危机事件的承受力。因此,高校要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提倡学生自主参与、相互促进。
3.1.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高校应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分年级分主题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小班课与大班课结合。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生命教育及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二、三年级开设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沟通管理、挫折教育、大学生人格发展、社交礼仪、形象设计等小班课,供学生选修;四年级选择就业指导、社会交往等课程,列为必修课。在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耐受挫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工作能力等;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防止自杀的课程或讲座,了解自杀先兆,如情绪行为反常、写遗书、向亲朋好友道别、流露出自杀意念和企图等,使大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心理知识。
3.1.5心理素质教育要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此外,还要完善学校与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预防并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周海咏.完善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