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情”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瞿敬平

  摘 要: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授,需要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需讲究“共情”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共情也称为共感,移情,就是要有同理心。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共情”技术,对于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如何增强“共情”艺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情;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80-02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际关系沟通理论指出,“共情、共感、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它体现了沟通方与被沟通方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是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因素。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艺术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师生沟通,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会“感同”,学会体验,以期达到师生心灵之共鸣。
  一、共情的含义
  “共情”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这个词中文中有多种译法,如共感、同感、同理心、移情、同情、投情、拟情、神入等。心理学上的“共情”是指,咨询员一面聆听当事人叙述,一面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来访者主观的想法与情绪,对来访者所处的情况要达到心领神会,然后跳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将他对来访者的了解,传递给来访者知识,对其进行帮助。所以共情,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是指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即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且把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表现为关注、理解、尊重,达到对当事人近况的心领神会。
  二、“共情”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确立的强力支撑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被形容为“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必须威严、庄重。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教师总以长者身份自居,以过来人的口气对学生说教、讲道理,将自认为行之有效、合乎情理的方法强加于学生身上。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只有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达到教师的要求,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地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共情”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绝对地位的撼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充分利用“共情”艺术,才能使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不是一味教诲、劝说,它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能以同理、一致、真诚、关爱与支持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才会让学生从心底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得到沟通,消除隔阂,从而培育学生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完善和健全他们的人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共情艺术的几个因素
  共情艺术是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它原本是一种心理辅导艺术,是一门沟通心灵的学问。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的交流,达到思想的共鸣,真正做到师生“共情”,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增强“共情”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认真倾听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前提
  倾听是共情的前提。学会倾听,避免主观臆断和推测。在具体的思政工作中,教育者多是一味地对学生说,而很少认真去倾听学生的诉说,这是传统思政工作存在的一大缺陷。我们知道,在心理咨询中首要的就是认真地、仔细地“倾听”,并应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感受和当时的心情。咨询工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者是否把握了来访者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能否有的放矢地解疑释惑。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如果能耐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诉说,我们就可能知道问题的深层原因,避免主观臆断和推测。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我们要通过表情和目光引导学生,表明对他们的尊重、关心和理解,要善于在和风细雨中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给学生“说”的权利,留给自己“听”的机会。在聆听学生讲话时,要试着不带权威感和优越感地去听,不轻易给学生下断语,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进入学生的内在世界并正确过滤信息。通过提问了解对方的思想。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还要尽可能从对生活中小事的询问或关心开始,然后再逐渐切入主题,并且最好在肯定、理解和尊重的气氛中委婉地提出要求,既要让学生认识错误,又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倘若教育者能够与被教育者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自由和托付感等成分的关系气氛,即便不应用特别的技术,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充分理解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基础
  理解是共情的基础。理解与同情不同,同情只是给对方感情上的安慰或物质上的帮助,而理解则要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
  共情艺术要求我们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都有自尊和他尊的需要。”即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是基础。学生对老师敞开胸怀沟通和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和信任的关系。众所周知,共情是咨询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把心理咨询中的对应关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建立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的从属地位,将直接带来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要做到更好的理解,共情艺术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即将双方相互置换角色,从对方角度出发去体验当时的情感和心情。这对于教育者理解对方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即使学生犯有非常严重的错误,也需要我们平等对待,尊重理解,而不是责怪和鄙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切忌板起面孔,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关闭自己的心灵之门。
  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尝试着学会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他们的心情”,以学生的逻辑来思考“他们的一切”。这样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受尊重的权利,从而诱发形成彼此充满体谅和关爱的教育氛围。掌握同感共情的艺术,要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观察、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困难与迷惑加以正确的心理指导。只有在共情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才能畅所欲言。
  (三)处处体现关爱是增强共情效果的核心
  关爱是共情的核心。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会关爱,学会体验,以期达到师生心灵之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的,没有爱,也不会有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也失去了自己人格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作为教育者和辅导者的资格。“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是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感同”,学会体验,以期达到师生心灵之共鸣。

  首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以及当前的思想状况,才能因材施教,把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其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再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潜在能力,从而做到人格与心智的同步发展。
  (四)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增强共情效果的技巧
  非言语传递通常包括目光注视、点头示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音语调、相隔距离等的运用。面部表情轻松自然,生动传情富于变化,却又不显夸张;保持视线的接触及适时的变化;人际距离大致在一米左右,身体姿势自然松弛,适当倾向学生,维持一种开放而非封闭的姿态;恰当运用点头示意、语气语调,这些都有助于心理沟通。但同时,应注意双方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以免产生不当或相反的效果。所以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沟通过程中仅仅靠语言技术并不一定能打消学生的顾虑,伴随着一系列非语言的技巧,学生逐渐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关心、友爱,才愿对老师坦诚心迹。
  (五) 教师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是增强共情效果的源泉
  教师只有有了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各种困惑;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学业指导和成才指导。这样的老师无疑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更容易达到师生共情的效果。
  求共识和共情,需要教师深入把握理论观点,将教育理论和知识融入自身的主体结构之中,在教育中让其以自然的方式流淌出来。同时要研究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活的学生表像。这样,才能把握共识和共情,准确言说和提问,得到倾听和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单一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的孩子,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快又新,并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见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则有助于对学生的快速沟通和了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尝试了解和接受新事物,有助于对学生经验、世界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共情”的发展,从而为顺利解决问题作出铺垫。而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汲取日新月异的知识,为自己的传统思想所局限、禁锢,又何谈了解、帮助这些存在困惑的学生。
  总之,寻求共识和共情并不是目的,它是建构对话情境的基础,是对话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若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就需要掌握“共情”艺术。
  
  参考文献:
  [1]王晓春.试论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几运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秦颖.“同理心”在教育中的运用[J].心理天地,2004,(7).
  [3]王晶晶,桂守才.班主任“共情”管理艺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4).
  (责任编辑/石 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1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