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校开展田径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田径运动是一项内容丰富并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然而调查发现在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中却不被欢迎,现在已面临着生存危机。作者主要针对当前普通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田径运动在大学生中受到冷落的原因,并就怎样使田径运动重返校园,发挥其健身、娱乐功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运动;现状;对策
  前言
  田径运动是一项健身功能很强的运动项目,是人们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她不仅是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教材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能经常从事田径运动,能有效的促进新陈代谢,全面的改进和提高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从而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目前我们的体育教育受学科中心论的影响,比较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的是给学生灌输,让学生掌握所有的运动项目内容。例如让学生学习规范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等动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全沿袭了竞技运动的训练模式。可以试想一下,高校体育教学究竟是为了培养运动员还是为了培养普通的大学生?因此我们的田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高校体育要实现提高国民体育素质的终极目标,教学内容是关键,因此要精心选择既有健身价值,又能满足学生兴趣的项目。而现在的高校田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还局限于五六十年代的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如标枪、铁饼、跳高等。这些项目早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娱乐、健身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不断翻新设计内容和比赛方式,使田径运动项目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所谓的教学内容的教材化是指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选择,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并把它改造,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如,短距离跑是大纲规定的内容,传统的办法是用相同的距离跑,但学生有能力强弱之分,有的学生能力强,同慢的一起跑提不起兴趣;有的跑的慢,同快的一起跑缺乏信心。怎样才能使他们提高竞争意识并提高兴趣呢?教师可以采用10秒定时跑步的方法,在10秒内有的学生跑了70米,有的学生跑了80米,然后是各人站在10秒时跑在的位置,反向跑步,以起点当终点。从理论上说,他们应当同时到达起点(新的终点)。在此时比赛就能提高竞争意识,也提高兴趣,特别是那些平时跑的慢的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极有可能首先跑到终点。这就是教学内容教材化的典型例子。另外,在改造已有的项目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开发和研究新的项目,大胆吸收其他体育项目中的趣味因素,创造出既有竞争性又充满趣味性的新的田径运动项目来满足大学生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
  改革现行的田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现行的田径教学模式还是以竞技体育的标准来学习、考核田径运动,如使用标准的器械、统一的规则等等,这些死板的、教条的东西严重的降低了人们对田径运动的喜欢程度。因此,田径运动要想成为一项大众健身的手段,首先要改革田径运动器材的竞技规定模式,设计出安全性高、趣味性强、老少皆宜的健身器材如,推铅球可改为推实心球、推气球,掷标枪可改为投飞镖,跨栏跑可改为集体跳山羊(参赛者体前屈)比赛等。其次要改革竞技田径运动的复杂的规则,使其与项目内容及比赛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改革评价体系,淡化技术要求有什么样的考评体系,就会有与之相应的、围绕体育考评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也会有学生相应的学习活动。“传统评价观”局限于可以测量的目标,忽视难以测量的重要目标,一味地用“高度、远度、速度”来要求和评价学生的竞技手段已遭到学生的反对。因此,评价应是综合的,考试内容应该多元化,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特别应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因为高校体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目标,教师教学的重点就不应该是技术教学,而是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实施自我健身的能力,保证通过锻炼,促进健康,改善健康,保持健康的目标得以实现。技术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手段,技术不好、考核不好,只要喜欢这项运动,仍然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去实现健康的目标。相反,技术好、考核好、体育成绩高,不一定就代表着健康。也就是说“健康第一”的目标与技术考核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考评应围绕态度养成、兴趣培养、习惯形成来进行,而且要淡化技术要求和考核分数的意义,使学生的体育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每个人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所必需的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2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