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识教育:中国研究型大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磊

  [摘要]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把创办研究型大学与贯彻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985工程”、“211工程”绩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中国研究型大学;“985工程”;“211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169-6
  
  通识教育和研究型大学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缺乏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本文力图将研究型大学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对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作出有系统的探讨。
  
  一、通识教育及其概念把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亦译“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最早于19世纪初期由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提出。它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实施的相同内容的教育,把接受教育者看成是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和谐发展的教育。目前,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国内一些大学也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等。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
  对于通识教育概念,通常的论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诸如: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诸如:“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些论述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阐述。如:“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这类论述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从上可见,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陛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大学理念是其大学文化的客观反映,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不同类别的大学有其不同的文化,所折射出的教育理念不尽相同,其开展通识教育的育人观是不同的。下面就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展开一定程度的探讨。
  
  
  
  
  
  二、研究型大学及其基本特征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具有美国特色和指标的概念。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The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0fteaching)制订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对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表示为“具有较高的学科综合性、较广泛的博士学科布局、较强的博士培养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工作组对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研究型大学进行分析后指出: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研究型大学对本科生的录取有很强的选择性或竞争性,教学科研人员的课堂教学任务较少。在教学中更为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培训。在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聘用和晋升上更多地注重他们的学术成就,科研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推广。简言之,研究型大学更多的注重科学研究,“关注新知识的增长,关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新突破,并将重要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
  我国著名学者武书连将研究型大学定义为:“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当前,研究型大学的概念表述虽然众多,但却都有其相同点,即研究型大学应以培养知识的创造和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是其主要任务,科研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地位。
  研究型大学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基本特征见表1。
  
  三、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概况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1998年又启动了“985工程”,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并呈现出了若干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离开了人才培养,研究型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广泛认同,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模式大致分三类:一是公共必修加通识选修模式;二是开展通识核心课程模式;三是学院模式。一些研究型大学力主在通识教育上实现新的突破,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行文理交融注重学科交叉、能力培养方面不断进行尝试和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笔者对其开展的通识教育状况进行梳理,按

照武书连等对2010年度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所得出的科研得分,进行了如表2所示的排列。
  其中,以开展公共必修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高校最多,占38.9%;其次是开展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占19.4%;第三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高校,占16.7%;第四是成立各种通识学院的高校,占11.1%;第五是成立基础学(课)部的高校,占8.3%;最后是开展公共基础课的高校,占5.6%。
  
  四、推进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识教育作为打造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研究型大学文化中的育人理念应主要是培养大批高水平、创新型的人才。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将有利于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
  1.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定位要明确
  大学文化始终主导着通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但在我国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针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却比较模糊,多数只是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的层面上。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研究型大学文化应该是一种知识创造与创新的文化,追求创新精神的文化,而不仅仅是知识简单运用。研究性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科学知识的创造者而非简单应用者。
  2 提高通识教育的意识是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纵深发展的关键
  研究型大学与专门学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体,后者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但由于在历史上受西方国家,特别是前苏联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重点专注于专业人才的的培养,对通识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忽略的。当今,一大批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中国高校正在按照国际的办学水准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要对通识教育有相当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加强在研究型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必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得通识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确保其各项改革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高校有关领导和教师的通识意识要急待加强。当前,在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中的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很大的偏差,没有对通识教育形成足够的重视。对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区分也不明确,这就使通识教育的推行异常困难,即使勉强授课,质量也很难有所保障。
  3 正确理解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①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基础;②认为专业教育以通识教育为基础;③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④认为专业教育包含在通识教育之中。四种观点的前两种都是正确合理的,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一种补充,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这是非常片面的,它没有看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而第四种观点则过于放大了通识教育的功能,不利于专业教育地开展。
  事实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统一的,通识教育是基础,是更好地接受专业教育的先导。当受教育者接受一定的通识教育后,他就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素养,从而能更好地吸收各种与自身发展有关的文化知识,在精神上有独立性,不易于受到专业的思想束缚,从而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发展。反之,只有自己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领会通识教育的内涵。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正如欧内斯特・博耶所言:“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应视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而不是相互排斥”,实践中要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及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4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其长远发展的保证
  勿庸讳言,只有内容丰富新颖、设计合理、正确实施的课程才能很好地吸引受教育者的目光,更全面地培养人才。因此,要保证通识教育有效长远地实施光靠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去。目前,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对通识课程的设置很不合理,不能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相互之间脱节很大。不少学校把通识课程规定为选修课,仅仅把通识教育放在“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的层面上,而不把通识课程作为必修课。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进行如下努力。
  首先,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规划要有严格的针对性,其目的性要突出。
  通识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本科生,故所设计的课程应以提高大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为目的,使其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普遍联系的观点。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理交叉的培养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但这绝不是简单地在理工科学生中加上些文科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在文科学生中普及一点理科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了解相异学科间的演化发展历史和学术精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维,掌握新方法。构建自身的思维模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通识的学习,使当代大学生在基本技能、科学基础、人文艺术、政治理论、逻辑思变等方面融会贯通,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从多角度来把握、理解各学科的精髓所在。现代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创(创新)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通识课程授课形式要多样化。
  通识教育要追求新颖,要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力图新意。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教材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取多视角教学,如组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参观、报告专题讲座、影像资料、参加各种科学兴趣小组等方法来实施;也可以采取授课、提交作业、写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
  5 通识课程师资能力的加强是授课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
  现今通识课程的师资有很大的缺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识教育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专业教育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又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其一,通识授课教师选拔是关键。为了能使广大的学生得到真正的益处,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既要求“专”又要求“全”,所以要尽量选择有较强专业素养,知识面宽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开设此课。
  其二,通识授课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要常抓不懈。学校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激发优秀教师开设通识课程的兴趣,要给他们机会,鼓励他们开设通识课程,并组织他们到校内外进行相互的通识教学观摩,互相汲取经验,学习他人的长处,进而切实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
  其三,整合教师资源,提升通识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校应提倡教师间,特别是文理科教师间的学术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通识领域的研讨会。可请通识专家给多个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教师进行通识培训,让其更深入地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目的,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每名教师制定适合其自身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与教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何翼扬.提高全民科学索养与大学通识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7,(4).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3]张振刚.中国研究型大学分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
  [4]崔连震.大学排名与研究型大学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
  [5]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
  [6]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10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
  
  (责任编辑 王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3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