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话语表达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影响。文章在归纳网络流行语含义基础上,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当前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内容,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引导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新兴话语表达方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中。此种语言具有娱乐性、简洁性、时代性等特点,恰好满足大学生群体喜欢追求时尚、好奇心强等心理,因而备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探讨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一、网络流行语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流行语是指由普通网民创造,一定时期在网络或者现实生活中迅速而广泛流行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包括字、词、短语和特定句子。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特定时间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状态等。通过对不同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娱乐性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很大,迫切需要宣泄紧张情绪,而幽默诙谐的网络流行语就成为他们暂时释放现实压力,获得轻松的重要娱乐方式。网络流行语中富有娱乐精神的语句很多,如“额滴神啊”、“你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吗?”、“hold住”、“扎心了,老铁等”,轻松幽默的语言使得人们交流更加愉快。
  (二)简洁性
  现代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时,由于时间、金钱等因素的限制,需要用一些简洁的单字、字母、缩略语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赞”、“雷”、“3Q(谢谢)等,这些词大都不超过十个字,结构简单,内涵丰富,能够简单准确的表达意思,简化了输入,提高了效率。
  (三)时代性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通常与时代发展有关。网民们对社会热点如“房奴”、“卡奴”、“蜗居”、“逃离北上广”、“工匠精神”等。这些词语的“窜红”反映了时下人们对于热点问题的看法与态度,深深富于时代气息。
  (四)不规范性
  由于网络社会的虚幻性与匿名性等特点,网民不用担心现实社会规矩的束缚,因而语言表达展现出更多的随意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性倾向。如“草泥马”、“然并卵”、“XB(学霸)”、“凹凸(out)”等,这些不规范甚至是粗俗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污染了人们的思想,也严重破坏了汉语的语法结构。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建立一个宣泄情感的空间,能够满足大学生群體的心理需求。网络流行语不同于严肃的主流文化,它本身带有幽默诙谐的属性,因此备受大学生的喜欢,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充当他们的心理减压器。首先,网络流行语可以让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很多大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主观情感来选择网络流行语表达自己的心境。其次,网络流行语可以让大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个性建构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最后,网络流行语可以满足大学生对集体归属感的一种心理需求。社会心理学表明,当代大学生更需要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不同性格习惯的大学生接受同类文化熏陶,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逐渐趋同,形成相似群体。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流行语不仅涉及了当代社会中各种政治、经济、民生等现象,还包含了民众对于这些现象的评论,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网络流行语作为案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丰富其内容,集中大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如网络热词“压力差”来源于官方对一座在建楼房倒塌事故原因的解释;“开水死源于被看管人员在监狱内意外死亡管理方的解释;“我爸是李刚”源于交通肇事者为了逃脱罪名而口出狂言,炫耀家人身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这些网络流行语,不管是对政府官员职责缺失进行解释还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都能够更加吸引大学生注意力,从而使大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提高自身价值判断能力。
  (3)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图片、符号等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其教育方法更能被大学生群体接受,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教育方法更加生活化。如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用网络流行语,借助其具有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底蕴,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课堂中接受教育者传达的大量信息,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使用网络流行语能够将内容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教育有效性。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当代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多元态势,网络流行语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产物,也存在一些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如曾经有段时间在网络上兴起以讽刺民族榜样为主题的网络流行语,“我是雷锋的后人,请叫我雷人”,“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但他都记在日记里”等,这些调侃民族英雄的流行语借助网络不断散播,这些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来丑化我们的民族英雄,借此来扰乱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但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却因为有趣竞相模仿,传播,从而滋生出对民族榜样的不敬,甚至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
  (2)阻碍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当代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个性张扬,思想开放,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幽默诙谐、富有娱乐精神的网络流行语能够让大学生群体产生共鸣,并且为他们所接受。但以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己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由于受自身教学工作的影响,主要关注点多集中于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方面,对社会中流行事物的认知没有那么及时,对网络流行语的关注也较少。如大学生经常说的“吃土”并不是表达吃泥土的意思,而是表达花钱很厉害的意思。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融入大学生的语言体系之中,将会对师生之间的顺利交流造成障碍。   (3)污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一些网络流行语格调不高,粗俗、暴力化倾向严重,被用来损贬与谩骂他人,极大地污染了网络语言环境。如称呼别人为“恐龙”、“胖妞”,去恶搞别人,如在网上论坛、微博中经常出现的运用谐音掩盖脏话内在的词“TMD”、“SB”、“74”等,严重妨害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一些网络运营商为了达到高关注度、高点击率的目的,喜欢用一些含有色情倾向、露骨的网络语言作为网站首页的标。
  三、网络流行语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形成时期,仍具有一定可塑性。他们喜欢接受新鲜东西,但是缺乏对其进行鉴别的能力。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鉴别力,容易被吸引传播一些格调不高的网络流行语,甚至创造一些不合适的网络流行语发布到网上。究其原因,是部分大学生出现思想上的迷茫、动摇,为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引导措施具体包括在相关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自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其中可以设置网络流行语主题专栏,宣传正确的网络流行语;开展校园内优秀网络流行语的评选活动,让大学生积极投票,选出最受学生喜爱的网络流行语等。
  (二)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新时代国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努力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熟悉和掌握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培养自身网络意识,积极主动借助网络媒体了解社会热点事件,扩充自己的知识面,选择性的掌握网络流行语。同时还可以主动融入校园贴吧、QQ群、微博等平台,了解大学生的动态,方便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流行语。另一方面,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时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方便进行深入交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主动、适度的引入网络流行词,让大学生对于教师所引导的话题感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深做透。
  (三)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内容,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是一个公众的平台,是人们自由交流的空间,没有太多规章制度的束缚。但网络虚拟空间太大,缺乏有效管理,使得出现了根多不健康甚至恶俗的网络流行语,这些网络流行语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首先需要鼓励大学生从我做起,做到文明上网,说文明网络流行语,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和思维行为习惯,不使用、传播不健康的网络流行语。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环境的建设,监督鼓励人们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尽快落实与网络流行语有关的立法工作,用法律保障正确网络语言的使用;各大网站平台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监督,做到客观公正,增强影响力。学校也要对校园公众平台进行审核与监督,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孫一鸣.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学理论,2014(33):288-289.
  [2] 游庆括.“学生微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1):73-76.
  作者简介:束玉莉(1995-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伦理与企业伦理;谢洋洋(1995- ),女,汉族,河南新乡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文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4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