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生视角看自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监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编辑、转发、评论各类信息,社会步入了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复杂的网络舆情,亟需疏导、研判,因而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尤为必要。作为高中生,现在也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更是全面的融入了自媒体环境中,文章从高中生视角探讨自媒体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及路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自媒体;舆情
一、什么是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是指社会公众(通常是说的网民)以互联网为平台,采取网络语言,以及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阐述观点的特殊性舆论方式。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获知国家事务,广泛、全面地交流与发表观点、意见和建议,并对国家的经济、政治、自然科学、教育、法律、文化等活动给予褒贬评价。相比传统的舆论,网络舆论已经冲破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范围变得更广,社会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评论变得更宽泛,不但廉价易得,而且还变得广阔畅通,变得更加具有效率高,方式更加灵活,信息变得交互流动。
二、自媒体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10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大巴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大巴车从万州长江二桥冲下,坠入江中。“据目击者称,事故是女司机穿高跟鞋逆行导致的”成了下午让整个微博义愤填膺的依据。无论在微博或是各大论坛,各大媒体以及网友都开始对这名红车女司机展开了一系列的炮轰。甚至还引出了“因女司机逆行,大巴车避让不及导致坠江”的事故鉴定原因。一时间女司机成了“全民公敌”。这些虚假的信息不但没有形成一定的舆论监督,而且还对公民个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这也警示我们,“网络暴力”不但降低网络传播的可信度,而且还使受众对媒体的信任造成危机。这属于自媒体下网络舆论的一种典型的暴力事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自媒体下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必要性进行认识。
自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为社会广大民众提供了主动传播信息的平台。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发表的言论没有森严的等级之分,也不再有领导对下属的压力,即使是一个市长和一个小学生,他们在媒体上发表的言论也不会有一点不同,在这个平等的环境中减少了人们更多的顾虑,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等方面的权利。人们的话语权平等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话语达到某种效果,甚至对某种事件的走向起着决定作用。但是自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复杂的网络舆情,亟需疏导、研判,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网络的匿名性,话语权的使用自由,言论就增添了非常多的随意性,一些多言论就变得更加的不负责任,虚构事实,使得网络成了谣言的发源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某些“无稽之谈”“以讹传讹”凭借“自由之风”越演越烈,给社会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好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尤为必要。
三、自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监督路径思考
(一)推进网络法制建设
互联网及自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监督得以迅速发展,而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为网络舆论监督夯实基本的法制保障和法律规范,是促进网络舆论监督更科学化、规范化,保证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从世界大范围来看,各国正积极将现实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延伸至网络上,有70%的国家不断修正原有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发展,而92%的国家已着手对互联网进行程度不一的监督及审查。我国首部关于网络舆论的法规是发布于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此后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表明了国家对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视。但总体来说,网络法制化的进程仍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步伐,网络谩骂、人身攻击、网络暴力等现象仍不绝于耳,进一步推进网络法制建设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通过网络法制建设,将网络舆论监督纳入到每个公民的权利当中,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及其法律责任,确定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效界定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和人身攻击之间的范围。完善网络舆论监管机制,对网络媒体内容、网络舆论、互联网信息传播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制定针对举报人的相关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使举报人免去后顾之忧,积极参与网络舆论监督,进一步实现依法监管、社会监督、公众监督的有机融合。依法规范网络舆论行为,完善针对网络行为、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立法,针对违反网络管理、恶劣的网络舆论行为,如恶意散布虚假信息、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名誉权行为,诬陷他人、打击报复行为等,需结合其危害程度及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自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监督需要一套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有力的支撑,因而需不断推进网络法制建设,以促进网络舆论监督有序良性发展。
(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自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成千上万分布在各个地方的网民通过新媒体网络匿名互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舆论涉及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文化等诸多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化的特点,且网民们由于背景各异、诉求不一,对不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不一,对于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网络舆论,广大传播主体容易受感性思维的影响而人云亦云,若是被恶意利用,将威胁到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结合国情、党情、世情等实际情况,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自上而下地占领网络舆论的高地,通过正确有效地网络舆论引导,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自媒体下,各类信息趋向公开化、透明化,这就需要政府掌握好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稳步占领好现代文化思想阵地,准确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准确的事实,第一时间发布政策、热点信息,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针对政治原则、大是大非等重要问题,需加强引导的力度,使广大群众得以划清是非界限,加强正确认知。与此同时,加强正面的引导和宣传,有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社会进步的主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发展并不断巩固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畅通网络民意的诉求渠道,坚决制止虚假信息、防范不良信息的侵蚀。加强网络管理,监督并管理网民的网络行为,把握网络舆论发展动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营造有序、文明、健康的网络社会。
(三)促进公民道德自律
自媒体下的网络舆论监督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而诸多网络舆论失范问题,归根结底是网络道德问题。一方面,当前有关部门需要系统性针对性地加强网络普法教育、职业操守教育、法制道德教育,提高民众的法治意识、网络伦理道德,促进公民道德自律,使广大民众真正了解到网络舆论的可为、不可为,在应对各类信息时能正确分别其优劣,始终秉承理性的头脑,杜绝不良网络舆论信息及行为的影响,在发表网络舆论时能自觉、自律,做到不逾越法律底线,不侵犯他人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身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网络传播道德知识,加强对网络道德的认识,不断自爱、自省、自制,發展批判性思维,提升自我道德判断能力,完善自我道德体系。在应用自媒体传播资源、表达意愿、发表观点等过程中,真正将网络道德意识内化成为自身的潜意识行为,实现网络道德自律,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并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肩负起网络文明发展的重担,为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略尽绵力。通过普及教育及公民自我教育的方法,提升公民的网络道德素养,实现网络舆论主体的道德内化,从而真正由他律转出成为自律,促进网络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晏齐宏.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5).
[2]徐正.传播的博弈: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研究江大学出版,2011年.
[3]李江涛.自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4]乐兵.自媒体得规矩起来[N].经济日报,2018-11-14(009).
[5]陈树鹏,石庆红.关于患者人格权保护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法学,2018(03).
[6]崔安琪.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8(07).
[7]杨黎红,刘五景.问题与解题: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05).
[8]邓纯余.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5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