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柳瘿蚊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柳瘿蚊是柳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旱柳、垂柳危害严重。以幼虫从寄主植物嫩芽基部蛀人或由伤口裂缝处蛀入。被害处因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树木枝干迅速加粗,形成呈纺锤形瘿瘤,俗称柳树癌瘤,若经连年为害,瘿瘤逐渐增大,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枝干枯死。
  关键词:分布;管理;生物
  一、背景
  1.分类地位
  柳瘿蚊(Rhabdophaga salicis Schrank)属于双翅目(Diptera)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
  2.生物学特性
  成虫形似蚊子。卵长椭圆形,橘红色,半透明。幼虫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成熟幼虫橘黄色,前端尖,腹部粗大,体长4 毫米左右。蛹赤褐色。成虫体长2.5~3.5mm,紫红色或黑褐色。腹部各节着生环状细毛。触角灰黄色,念珠状,16节,各节轮生细毛,雄成虫轮生毛较长,前翅膜质;透明;菜刀形;翅基狭窄;有3条纵脉;翅面生有短细毛。足细长。卵 长椭圆形,长0.3一0.5mm,两端稍尖,桔黄色,略透明。幼虫椭圆形,初孵幼虫体长1~1.5mm,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3~4mm,桔黄色,前胸有一“Y”状骨片。蛹椭圆形,长3~4mm,桔黄色。
  柳瘿蚊每年发生一代,以成熟幼虫集中在危害部树皮中越冬。一般每年3月开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多在上午,以9~10时为多。成虫发生期持续一个月左右。羽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羽化数量显著增多,尤其在雨后晴天羽化量大,成虫羽化后的蛹皮密集在羽化孔上,极易发现。羽化后的成虫很快交配产卵。雌虫一生平均产卵l50粒左右。卵大多产在原瘿瘤上旧的羽化孔里,深度在形成层与木质部之间。初孵幼虫就近扩散危害,从嫩芽基部蛀入或由伤口裂缝处蛀人,6月下旬绝大部分幼虫蛀入韧皮部,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雌成虫寿命2~3天,雄成虫1~2天。卵期6~10天,蛹期20天左右。
  二、风险评估
  1.分布情况
  柳瘿蚊国内分布地区主要在东北、西北、华东等地,是柳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旱柳、垂柳危害严重。化隆县柳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群科、甘都、牙什尕三个川水乡镇,在本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化隆县柳瘿蚊仅在牙什尕镇发现低虫口密度分布,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幼虫进入叶部后,取食刺激叶片,产生小型疱状虫瘿,少见枝干被害而形成的瘿瘤。
  2.检疫和铲除难度及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柳瘿蚊危害症状特征比较明显,现场识别可靠性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症状及各个时期不同虫态特点进行现场检疫识别。
  柳瘿蚊防治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比较费时费工,被危害树木较小或初期危害的,在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把危害部树皮铲下,或把瘿瘤锯下,集中烧毁。防治根据不同虫态发生时期可采用化学药剂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涂药部位;树干根基打孔注药或刮皮涂药等方法进行除治。也可在春季成虫羽化前用机油乳剂或废机油仔细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杀死未羽化的老熟幼虫、蛹和羽化的成虫。
  雌虫一生平均产卵l50粒左右,繁殖能力比较强,适生范围较广,可通过苗木、插穗等繁殖材料传出或传入。
  3.定量评估
  根据上述定性分析,按照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和评判标准进行定量分析。
  B: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公式及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
  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柳瘿蚊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三、风险管理
  1.加强检疫,严禁传出或传入,杜绝其蔓延。
  2.将化学、机械、人工等单项技术措施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实行综合防治。
  四、结语
  通过对柳瘿蚊定量分析,R值=1.56,在全国的定量评估为中度危害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防治管理。
  参考文献:
  [1].汪军良,何长平.柳瘿蚊的防治[J].安徽林业科技, 2007(6):46-46.
  [2].趙玉珑,王建义,杨自力,田桂芳,买自林. 柳瘿蚊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初报[J].宁夏农林科技,1984(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37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