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所承担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我国提出了建造美丽中国重要发展战略,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较为重要的发展实践,要想更加全面的实现美丽乡村理念,就必须详细研究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文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环境的具体要求,第二部分阐述了美丽乡村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要求,第三部分从农村环保思想意识、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和法制建设四个角度详细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名片,也是亿万农民美好生活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归属,创造使整个生活环境更加整洁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存在、生态体系健康稳定的宜居生态美丽农村,是科学有序进行乡村的振兴战略,并全面决胜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重要的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正在不断积极的进行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并建设更多的美丽的城市、美丽小镇、美丽乡村,并使其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发挥了极大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参观学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
  一、农村在生态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需要
  第一方面,在景观层面来说,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不只是需要促使乡村的景观规划成效得到提高,还有对于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而且应当着力使得乡村土地的应用率得到合理提升,对于当地的优势条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来营造出一个环境较为优美乡村景观条件。而且,在实施田野滨水还有林间小道的设计进程当中,还需充分地运用着生态环保的观念,强化对于环境的保护,进而来使得乡村环境得到美化、降低对于原生态体系损害这个目的获得实现;第二方面,在社会层面而言,实施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不只是需要着眼在对于乡村的产业构造进行调整,使产业的规模得到扩大,而且还应当关注精神文明方面的相关建设工作,促使乡村居民间的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沟通,进而来营造得到良好乡村文明,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朝向更加深层次方面发展。
  二、农村的环境污染成因
  1.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情况认识不足
  伴随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致使整个环境污染状态不断突出。在农村村庄附近及周边农户当中的生活周边垃圾是随意堆放的(特别是塑料物品)没有进行一定的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的直接排放带来恶劣的环境情况,对于境内溪流、土壤以及河流造成严重污染问题,还有的对于人畜的饮用水源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但农民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认识不足,对污染严重的环境对自身安全构成的威胁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环保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将环境保护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市、工业污染防治上,认为农村广阔,少量的污染不足以影响整个环境,因此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引起重视,管理缺位。
  2.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是环境管理制度没有完备,监督的力度是不够的。现行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依然是较多部门共同进行执法管理制度,其中的各类使权责没有确定,权力相对较为分散。二是乡村没有一定的部门负责环保工作,仅仅包含兼职人员,但常常没有有效的履行一定的职责。三是基层缺乏监管执法的强制手段,尽管有关部门也逐步加大对基层的权力下放,但往往受不同客觀因素的制约,最根本的管理权下放还是形同虚设。
  3.企业布局不当、治理能力不足
  目前,在涌宝农村落户的小型工业企业中,有的把关不严,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绝大多数小型企业在农村随意租用农地建厂,绝大多数没有办理环境审批手续,落户地点基本没有任何规划;部分污染环境的小型企业还是租用农民自建的厂房,这些企业基本没有建设或根本无力建设污染治理装置,随意污染环境。因此,无序的农村土地流转是小型污染企业在农村落户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众多小作坊式的公司发展至农村,这类较小的单位由于没有依据较为一定正规的程序进行相关报批,大多是在乡村进行租用农田进行扩厂建厂的各种工作,但其中的规模相对较小且资金实力相对不足,缺乏相关污染的防治装置,导致各类污染工业的各种废水较为随意的排入生态环境当中,污染工业的各种固体废物在农村当中是可以任意摆放的,对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这种小作坊式公司点多、面广且规模较小,并且场地较为分散,难于治理,对于环境有着严重污染。
  4.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云县污染防治投资在农村较少。与此同时,在进行农业与农村环境的保护建设工程方面,目前仍存在重复建设、资金分散、自上而下决策等问题。与污染治理一样,资金也用于环境保护、农业和水利建设,造成一个需环环相扣才会有效果的治理措施变为各个单位步调不统一的局部活动,所以效果是不够好的。由于没有一定完善的垃圾收运的体系,当中仅仅只有少数农村地区建有少量的垃圾的收集池,造成了集镇生活的垃圾于村郊的周边进行堆放,构成了垃圾围城问题,这对于农村的环境有着较大影响。
  三、治理农村环境的污染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要想将强化农村的生态条件建设当做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得到彻底贯彻的关键且紧迫的课题。要想把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与城市环保一样关键的位置,纳进全镇生态以及环保建设总体的规划中,而且当做进行的重点内容,完善与制定相应政策、法律以及法规。一定得抓住完善与制订无公害的化肥、农产品和农药运用规程等多种相应准则,对于农药与化肥运用进行规范,推广与生态需要相符的施药与施肥工艺。
  2.加强农村的基层干部群众环保观念
  环境保护与全民族发展与生存有着重要关系,环境的保护实质上是对于人类自身以及生产力的保护。要不断提升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意义的认知,把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贯穿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要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环境科学普及可公开的宣传活动,进行开办相关展览、分发环境类图书、海报、文艺节目等形式,促进了农村在环境科学各类知识的普及,共同推进了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树立了人与自然共同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应当努力打造美丽的村镇、生态文明的新农村、环保绿色家园、绿色生态校园等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各类农民群众及不同的农村中小学生对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他们自觉保护和美化好当地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环境。   3.建立起农村环境的保护责任体制
  实施乡镇与村环境质量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实施年度与任期的目标管理措施。需有目的的来对于水源实施设点监测工作,对于本行政区的用水问题、废水排放量、废弃物以及粪便运用率以及废水的处理状况等实施调查,水环境的调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意识的污染预防和控制在肥料和农药的活动应用程序中,秸秆处理、畜禽育种包括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乡镇环境质量评价,定期发布评价结果。
  4.加强饮用水源、江河、山川环境保护
  依据实际的状况,应当划分禁止排水区和禁止维护区。要进行科学的划定和合理的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建立一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档案。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方面制定应急计划,加强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紧急治疗,并确保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使用各种沼气,综合利用各类不同的生物资源。更加积极的争取并且能够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相关的环保类计划项目和国家大中型沼气项目探索水产养殖企业解决水产养殖污染类的问题。
  5.加强对村庄的脏乱治理
  政府要投资建设规模适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依据集中分散的原则进行处理利用、就近排放、就近利用、就近再生處理,进行雨水、污水分流和垃圾分类储存、垃圾统一收集深埋等有效措施,彻底改变乡镇的脏、乱、差状况。同时,在众多的农村大量的展开爱国类卫生活动,开展卫生教育工程,抓好各类水污染的防治、对其中的饮用水源进行一定的保护,鼓励广大农民自觉采取行动,全面控制农村污水、垃圾和废弃物。并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清洁和卫生习惯。
  6.对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进行相应转变
  伴随现代科技与机械化的持续发展进步,现代科技还有机械对农业生产措施转变具有非常大的推动影响,这类生产方式转变不但促使生产率得到有效提高,使得劳动的强度获得有效降低,劳动力得到解放,而且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制度的建立也是有帮助的,利于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现在中国在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方面还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都是以户当做单位,且土地分散,所以大量农民为了使得单亩的产量得到提升,盲目增多化肥与农药的用量,这对于农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再加受到传统农业发展的模式作用,农村的发展是以产量当做衡量的准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忽略,长时间以来就会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劣。所以,在农村实施生态文明的建设就一定得借用现代经营模式以及理念,将粗放生产经营的方式摒弃掉,持续对于农业的生产环境进行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事关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事关农村和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危及到城市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农村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美丽的乡村建设一方面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较为重要的载体。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思想意识上,景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法制建设等层面出发,更好更快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程守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8(30):77-78.
  [2]段睿雨,王宇.美丽乡村建设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6):143-145.
  [3]周美秀.美丽乡村在生态环境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212-214.
  [4]胡洁,张雪辉.“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治理问题研究[J].化工管理,2017(32):240-242.
  [5]张启志.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美丽乡村建设[J].农业工程,2017(6):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03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