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传统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玉米种植技术在不断发展中也开始走向成熟,因此对于玉米的产量需求开始提升。为了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应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更新,采用地膜覆盖的新方式,并对地膜覆盖的过程进行更新,提升了玉米种植的优势。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土地进行不同品种的种植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方式。
  关键词: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策略
  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主要农作物之一,国家应加大重视,通过采取高效的防控手段,保证玉米的高产量和存活率,以此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性。在种植玉米的环节中,需采用先进的科学种植手段确保玉米的产量,与此同时,还应采取高效的病虫害防护和治理手段,避免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干扰。
  一、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策略分析
  1.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地膜覆盖栽培作为现阶段玉米栽培的创新方式之一,对于提升玉米单产量具有一定的效果。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投资较少同时收益较高,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现阶段应用广泛。
  地膜覆盖通过提升地表土质层的温度,大概温度提升在2-3℃左右。首先,地膜覆盖技术相对传统的栽培技术,发芽较快,同时出苗时间大概提早4天左右。出牙时间提早,因此对于玉米生长的营养期来说,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次,地膜覆盖有效避免了大气和土壤表层的直接接触,对于土地的保水工作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地膜覆盖通过有效疏松土质,促进了肥料的分解转化,对于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来说成效显著。
  2.在合理密植中采用宽窄结合种植的方式
  对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来说,栽培密度一般在每亩3000株左右。玉米与玉米之间的距离大概在30厘米左右,同时窄行的行距在40厘米,宽行的行距在80厘米左右。对于紧凑型品种来说,栽培密度一般在4500株,其宽行行距在70厘米,窄行在35厘米左右。现阶段可以进行种植距离的优化,采用宽窄行结合种植的方式,有利于提升种植效果。
  3.选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同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方式相结合,通过进行玉米优良品种的选取,采用中迟熟的玉米进行品种的杂交,延长玉米的生长期,对于生长期来说一般能长10天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玉米的累计温度提升,同时叶片数增多,对于玉米种植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提升。
  4.合理施肥
  底肥作为提升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促进玉米质量的提升。通过使用含有氮磷钾的肥料,但其肥料的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磷肥的用量要低于氮肥,同时磷肥要早一些使用。钾肥对玉米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也不应使用太多。对于肥料的合理使用是一个关键因素,应在保证玉米生长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施肥。
  5.适时双膜育苗
  对于玉米种植来说,在原有单膜育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层地膜,从而进行温度的提升。双膜育苗温度相比单膜育苗,温度大概提升2℃。通过双膜育苗新方式的应用,能够提升土壤水循环的速度,保证玉米种子的充分吸收,同时在玉米苗出芽的同时,选取合理的时间进行移栽,提高优势。玉米苗在出来之后,一般都会进行间苗和移植工作。通过对种植区域的玉米苗进行合理的分布,确保玉米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养分的充分吸收。间苗工作一般是由于部分玉米种子没有发芽的情况下完成的,通过合理的排列,确保玉米苗能够有规律的成长,保证玉米的产量。
  二、玉米病虫害的防护和治理
  1.病害的防护和治理
  病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成活率的突出因素之一,需严格对其开展防护措施。最为常见的病害包括纹枯病、黑粉病、玉米斑点病等。首先,纹枯病,主要体现在玉米杆出现腐烂状况,从而引发玉米的枯萎,严重情况下会危及到玉米的收成数量。预防和治理纹枯病的最好手段是针对前期发病阶段,利用药物在第一时间消除病毒,减低纹枯病对玉米的危害影响,有效控制玉米的收成数量。其次,黑粉病是由黑粉病毒對玉米进行感染,使玉米出现黑粉病,并且在不久之后发生病变。黑粉病具有传播传染的特征,只要一株玉米感染了黑粉病,那么其余玉米也都会感染此病毒,所以,需要对黑粉病开展高效的防护与治理,第一时间消除已经发生的黑粉病毒,防止玉米收成缩减,影响农民经济收益。在进行玉米播种阶段前,利用有效的药物提前和玉米种子进行混合,通过选取有效方式进行黑粉病的预防,也可在种植之前选取抵抗黑粉病的种子进行种植,有效防止黑粉病的传播,减少玉米感染的风险。最后,玉米斑点病。其中包括两种情况,分别是大斑点病和小斑点病,通常情况发生在温度较高并且降雨量充足的时节,玉米叶子发生斑点的情况,治理如果不及时则有可能分散到其他范围。预防玉米斑点病的具体措施有:一确保玉米种植区域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二是利用化学肥料方法防控玉米斑点病;三是选取具备良好抵抗玉米斑点病能力的种子。通过以上方式都能够高效预防玉米斑点病,提升玉米的收成数量,增强农民的经济收入。
  2.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玉米蚜虫和玉米螟作为最常见的两种虫害类型,这两种虫害对玉米的生长态势具有严重影响,致使玉米的收成数量减少。因此,在种植玉米的环节中,需加强对这两种虫害的防护和治理,从而控制玉米的收成。治理玉米蚜虫,可以使用自然环境中的玉米蚜虫的天敌进行治理,从而减少蚜虫对玉米的危害,也可使用化学物品消除虫害,确保玉米的收成数量。在治理的环节中,要控制药物的数量,防止出现因药物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等情况,达成对虫害的高效预防和治理,为我国玉米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玉米在种植中,应选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加强玉米种植过程的规范性,在充分了解玉米病虫害特点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护。本文通过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剖析,并结合病虫害提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在玉米产量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志文.关于玉米种植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分析与技术推广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02):91-92.
  [2]王植义.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189-190.
  [3]蔡桂荣.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180.
  [4]朱凤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04):54-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03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