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应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2019年《社会蓝皮书》中可了解到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内外部经济环境等引起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制造业就业景气指数略有下降,就业形势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而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应重点关注的新增就业人群则需更多的关怀与帮助,新时期的就业形势需要各界的正确认识,找到良好的应对之策,以期增加就业岗位,改善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并完成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心理压力;应对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的大学生,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这十几年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高校毕业生成为了新时期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可以说是最具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优秀群体之一,他们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岗位中,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创新创业型经济的重要力量。所有的高校学生在最终毕业时都不可避免的要走上工作岗位,就业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各个阶层高度关心的工作,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然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都要重点关注的工作。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面临的新挑战
  (一)就业人群总量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据统计,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20万之多,就业状况基本稳定,可用企稳回升来形容,但伴随2019年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至834万,新增就业人群的基数增大无形就使得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特别是找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艰难。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与改革开放初期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大有不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协调、产业结构布置、科技飞快发展、经济格局时有改变等因素致使劳动力与供给不适应。
  (二)外部经济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当今的中国经济环境绝不是只依靠国内环境就可以决定,外部环境也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关联。简单来说,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直接会对很多企业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消费市场,进而引起就业岗位的改变。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就可能会使得一些贸易类企业会减少用工,进而对就业形势产生影响。
  (三)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社会有很多行业和岗位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带来了新的就业格局,这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技术的进步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持续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有可能令“唐山收费站大姐”的故事继续上演。当然,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必也会带来新的产业链,形成个性化强、灵活性高、技术性强的新兴就业岗位。
  (四)高校毕业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不再拥有像刚恢复高考时期的“天之骄子”光环,由于社会和自身的种种原因甚至形成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以下问题:对自己个人能力的过高或过低认识,从而不能够较为清晰而又准确地自我定位;高校培养模式以專业理论知识为重点,对学生的专业实践不重视或重视不够,致使学生本人的理论未能联系实践;安逸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没有利用好课余时间学习专业技能,也没有获得相关工作经验,致使刚一毕业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工作环境。
  二、针对以上挑战而做出几点应对思考
  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形成合力以使得高校毕业生快速、优质就业。以下主要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在面临以上挑战时做的几点应对思考:
  (一)科学而又全面认识自身,准确自我定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前几年就已显现出来,但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从而陷入为找一个好工作而焦虑之中。部分高校毕业生自身可能并非名校出身、学历不突出、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且没有什么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却给自己限定了如“钱多事少离家近”等求职岗位要求,从而将自己深深陷入其中。在找工作前,应当要对自身职业规划、知识技能、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有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找工作中根据认识不断调整工作岗位目标,进行准确自我定位,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情景,这样会促进自己更快地找到合适岗位。
  (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竞争力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会成为 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可能同时收到若干份offer供选择,而有的毕业生可能所有求职简历都会石沉大海,再无音信,这无疑是自身实力所决定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会显现出竞争力,实力并非仅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为人处世、与人交流沟通、组织些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书本知识、专业技能基本都是由同样的老师所教授,但最终每个人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能力却不尽相同,大学生要学会运用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知识运用能力。当然,仅有学历和人脉仍然不够,还要有能力和水平,要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掌握核心本领,提升自我竞争力。
  (三)不断丰富求职经验,坚定自我内心
  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签订是一个双方的选择,不可能一方强迫另一方。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刚开始找工作时,会选择一个专业匹配度较强、薪酬待遇较高且相对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进行应聘,但是好的岗位可能会吸引很多毕业生蜂拥而至,这就会使得部分毕业生不能如愿以偿,从而自我形成内心的巨大压力,认为自己没人要,更有甚者会形成心理障碍,以至于对自我的放弃。比如在世界五百强应聘或各地方人才引进面试中,用人单位可能要求本科以上,但是同台应聘的求职者中不乏有名校毕业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于是乎,自我内心开始疯狂贬低自我,觉得自己肯定比拼不过别人,于是自信心完全崩塌,认为自己就是来打酱油的,从而随意应对以至于自己的应聘表现不佳,对于面试官的提问也是思路不清地支吾答复,从而先败给自己再输给他人。其实每一次的应聘对于自我都是一种成长,即使求职失败了,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也可能会在下一次面试中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坚定自我内心,认真对待每一次求职,不断丰富求职经验。   (四)摆脱“坐等靠”状态,自我积极求职
  很多高校中出现高校及用人单位“两头热”,而学生“中间冷”的情况。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必然会有时间、精力、金钱等方面的付出,部分毕业生会因为觉得麻烦而直接放弃找工作,有些毕业生会因为曾经求职受挫而不再继续寻找岗位,更有毕业生认为就业是拿到毕业证以后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有点家庭关系,或是亲戚朋友能够帮忙提供就业机会的毕业生,他们总认为这是最好的就业形式,从而产生一种不良心态,认为自己不论大学学习如何,毕业即可有一份合适工作,所以消极怠慢学业,进而引发学业困难而不能正常毕业。这部分同学还可能会带动身边同学消极就业,认为找工作就是拼关系,从而不能调整好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也加入“坐等靠”群体中的一员。其实现在很多高校所组织开展的大型招聘会、地区性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所提供的优质就业岗位是能够满足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需求的,但就是由于这种“坐等靠”心理,使得有“两头热,中间冷”的情景,这就只能引导毕业生自己能够积极主动求职。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就业政策,使得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得到重视;用人单位做好招人、用人、育人、发展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引导,实现晋升通道透明化和薪酬待遇合理化;高校教师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帮扶,增强其自身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生本人要准确自我定位,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以时刻学习的态度面对工作。通过以上多方联动,方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快速、优质地就业。
  参考文献
  [1] 刘辉.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考[J].改革与開放,2018(9):90-91.
  [2] 刘益迎,王浩.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8,v.35,No.114(2):34-37.
  作者简介:张吉勇(1993.08- ),男,江西九江人,硕士,助教,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王振环(1976.11- ),男,陕西渭南人,硕士,工程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赖华(1986.05- ),女,江西石城人,硕士,讲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余夏静(1984.05- ),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团工作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8276.htm